宋雪梅
(北京市第二醫院麻醉科 北京 100031)
醫院醫療器械的清洗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對其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及滅菌,才能確保醫療器械設備使用效果的提升和使用壽命的延長。為此,我院手術室2011年至2013年在醫療器械的清洗方面,配合加酶超聲浸浴與酸化水對3220件管腔器械及相關器械進行了清洗和消毒,并取得了較好的清洗效果。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材料:圣太科1000型酸性氧化電位水生成系統、3 M全能高效多酶清洗液、超聲波清洗機、棉簽、尼龍刷、流動水及簡易高壓水龍頭;污染醫療器械,包括管腔器械、持針器、鑷子、止血鉗等。
1.2 方法:從2011年至2013年,分別以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相應的醫療器械進行清洗,通過不同清洗方法觀察器械的清洗效果。其中,對照組不經過超聲清洗直接按標準流程進行清洗;觀察組采用加酶超聲浸浴配合酸化水進行清洗。
1.2.1 器械清洗[1]:對受到污染的醫療器械進行清洗前準備,將其軸節完全打開后,抽出各種管腔器械的內芯,利用1∶200的3 M全能高效多酶液超聲浸浴,前者與后者時間分別為5 min和10 min,且后者浸沒于水下3c m處,規定時間過后將其取出;之后利用尼龍刷在新制的酸化水中對器械的齒槽和關節進行刷洗,管腔的開口處通過棉簽進行擦洗,之后采用流動水對其進行漂洗;穿刺針采用高壓水注進行沖洗。沖洗步驟順利完成后,將器械取出,對器械的清洗質量進行觀察。
1.2.2 質量判斷標準[2]:經過清洗后的污染醫療器械需要對其清潔質量進行檢測,下一個步驟才能得以順利的操作和實施。目前,對于器械清潔質量的檢測,并無科學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下較之可行的辦法即是通過目測對其進行觀察,其合格標準的基本內容為:器械的外觀表面光潔、無血跡和水垢、無殘留物質,器械齒槽與關節無黑色腐蝕斑點或新鮮銹跡;如果檢查結果與目測合格標準不一致,則說明清洗質量不合格。
2011年至2013年,觀察組處理的各種管腔器械與醫療器械共達3220件,經目測法檢測合格數為3156件,合格率為98.0%;對照組處理的各種管腔器械與醫療器械共達3125件,經目測法檢測合格數為2365件,合格率為75.7;兩組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2009年至2011年兩組醫療器械處理質量檢測結果
3.1 加酶超聲浸浴配合酸化水清洗醫療器械的優點:(1)如血塊、黏液、蛋白質、膿液等殘留的有機物均會妨礙微生物與消毒滅菌因子有效接觸,細菌或芽胞保護膜的形成則對滅菌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要達到成功滅菌的效果,就必須進行徹底的清洗[3]。(2)3 M全能高效多酶液可以接觸器械的各個面,附著于醫療器械上的黏液、蛋白質、膿液、脂肪、血漬和組織均可以被完全快速的分解,尤其是一些難以清洗的管道和表面殘留的污物,均能被分解為碎粒而逐漸與器械表面相脫離。其屬于中性pH值,且無腐蝕性;因此,可以認定3 M全能高效多酶液作為清潔劑具備有較好的清潔效果。(3)超聲清洗機的高頻率聲波可以使小的碎屑松動并脫落,酶浸泡時間可以通過振動和超聲的作用發揮而逐漸縮短,對酶超聲浸浴的實施非常適用。(4)酸性氧化電位水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其機制是通過高氧化還原電位和低pH值的實現,對微生物的生存環境、細胞膜電位進行破壞,如此一來,就會逐步增強微生物細胞膜的通透性,之后在微量氯的作用下逐步滲透,以此破壞細胞代謝酶、細胞核結構,并最終起到殺滅微生物的重要目的。對此,可說明酸性氧化電位水是經濟環保、安全無毒的消毒液。(5)手工進行清洗,同時借助機械摩擦力,可以更為有效的對酶液超聲浸浴后殘留的頑漬進行全面的清除,小的銹跡的清除十分有效,器械光亮效果的恢復也是非常的強。為了對醫院感染進行有效控制,沾有患者排泄物、體液、血液、黏膜的器械均被視為感染源,進行手工清洗時需要消毒后再進行清洗,這與《消毒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也十分符合。
3.2 滅菌有效性的確保:(1)對徹底清洗流程的培訓工作進行加強,對醫療器械有效滅菌與徹底清洗的重要性進行強調,確保醫療人員對清洗工作的高度重視。(2)采用正確的方法對多酶進行使用,器械在浸泡時要完全打開軸節,抽出管腔器械的內芯并浸沒于水下3c m處,充分與多酶溶液接觸達到有效清除的目的。(3)多酶液超聲浸浴時,超聲清洗機空啟動5 min至10 min,使內部氣體有效的去除,超聲清洗機的洗滌功能才能得以充分的發揮,其使用壽命的延長也會得到確保。(4)酸性氧化電位水的性質不穩定,需要將其新鮮生成,同時每天進行監測,保證各項參數能夠達標[4]。(5)所有的器械利用流動水進行沖洗,殘留的消毒液、酶液漂洗干凈后,用高壓水注對管腔進行反復沖洗,沖出的水注為清亮時才能停止清洗。
總而言之,通過效果觀察表的數據對照,充分說明加酶超聲浸浴配合酸化水在器械清洗中的效果十分可觀,在日后器械的清洗工作中值得對其清洗方法進行推廣和使用。
[1]樓玉英,張周娟,蔣月芳.加強內鏡清洗消毒的規范化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117
[2]趙燕.加酶超聲浸浴配合酸化水在器械清洗中的效果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120
[3]醫院感染管理辦法[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6
[4]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消毒技術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