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淑蓉
(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計劃生育服務指導站 四川 會東 615200)
隨著我國剖宮產率逐年升高,妊娠中期進行引產的患者數量也越來越多,通過相應的措施對瘢痕子宮患者中期妊娠進行安全、有效的終止,患者在中期妊娠過程中常會出現排胎大出血、子宮破裂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引產方法的選擇對確保患者生命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就我站2002~2012年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宮中孕引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站2002~2012年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宮中孕引產患者,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35歲,平均年齡27.6歲。本組患者均屬于首次于子宮下段進行剖宮產手術,患者在完成手術后到本次妊娠最短的時間是1.5年,最長時間為5年,本組患者的懷孕周數在17~28周之間,平均懷孕周數為22.3周。隨機將患者分成3組,每組患者30例。本組選擇的患者通過相關檢查,均沒有出現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依沙吖啶等藥物的禁忌癥狀。
1.2 方法:本組患者在采用藥物進行引產前均對病史進行詳細詢問,對患者肝、腎功、尿、血常規等進行全面體檢,且通過B超對胎盤以及胎盤的情況進行細致的了解。觀察組患者在進入醫院的第一天則采用100 mg的依沙吖啶通過羊膜腔內進行注射。對照組患者在進入醫院的第一天則給予75 mg米非司酮口服,次日清晨給予75 mg米非司酮進行空腹口服,患者入院第三天,對于懷孕周數<20周的患者,將400ug的米索前列醇放于陰道后穹隆約4~5h出現宮縮;懷孕周數>20周<28周的患者,則應該通過分析宮縮的情況,將100~200ug的米索前列醇放于陰道后穹隆約3~4h出現宮縮。治療組患者在住院當天采用100 mg的依沙吖啶通過羊膜腔內進行注射,同時給予75 mg米非司酮進行空腹口服,次日清晨再次給予75 mg米非司酮進行空腹口服。患者用藥后應該對排出胎盤胎兒、宮縮、不良反應等情況進行嚴密的觀察。
2.1 瘢痕子宮中孕引產效果比較,詳見表1。

表1 3組瘢痕子宮中孕引產效果比較
2.2 患者并發癥與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出現4例宮頸裂傷患者,并發率為13.3%,對照組與治療組患者沒有出現宮頸裂傷并發癥。本組90例研究對象在采用藥物進行引產后,均出現輕度嘔吐以及惡心等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在使用藥物進行引產后發生發熱等情況,通過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后癥狀得到改善。本組90例患者均沒有出現產后大出血、子宮破裂以及宮縮過強等嚴重癥狀。
一直以來,患者進行中孕引產時均將依沙吖啶藥物作為引產首選,該藥物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子宮出現收縮情況,造成患者體內的胎盤組織發生壞死變性等癥狀,成功的進行引產[1]。由于患者在中期妊娠時沒有成熟的宮頸,造成宮頸擴張以及宮縮不能同時進行,一般患者宮頸擴張會相對的延長潛伏期。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的患者在進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后造成宮頸擴張時有一定的難度,通常在患者宮頸未成熟的情況下宮縮癥狀相對強烈,會造成宮縮較為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產程,使宮頸在沒有全面擴張時則強行排除附屬物以及胎兒,導致患者出現宮頸撕裂或者瘢痕破裂等并發展。通過依沙吖啶藥物對中期妊娠患者進行引產時,有著較高的胎膜胎盤殘留率屬于比較明顯的缺陷,通常會造成患者在引產后還要進行清宮手術,患者進行清宮手術后造成宮頸瘢痕處出現破裂出血等并發癥。通過分析本組患者臨床資料得知,采用依沙吖啶藥物對患者進行引產會造成患者有著較長的排胎時間以及宮縮時間,且有著較高殘留胎盤胎膜的概率。本組患者沒有出現瘢痕子宮破裂的情況,有4例患者出現宮頸裂傷等癥狀,占總數13.3%。
米索前列醇屬于E1類前列腺素藥物,該藥物有著PGE等活性效果,能夠對妊娠患者的子宮平滑肌起到收縮的目的,由于患者的子宮在懷孕不同時期內對該藥物有著不同的敏感性質。該藥物對宮頸能夠起到擴張以及軟化的目的,其引起的宮縮主要是較為節律、高幅度以及高頻率等,輕微消化道以及發熱為該藥物的副作用。采用米索前列醇藥物進行引產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
米非司酮藥物屬于對受體水平起到抗孕效果的激素,該藥物與人體內和孕酮屬于競爭受體,患者妊娠的情況受到孕酮的支持,同時對子宮內膜受體還能起到相應的作用,造成蛻膜組織出現變性的情況,釋放內源性前列腺素,使宮頸組織進一步軟化,對宮縮能夠起到加強以及誘發的作用[2]。采用米非司酮給予患者口服能夠有著較好的吸收效果,使患者的血液能夠在較快的時間內達到高峰,通過光鏡進行檢查發現患者的宮頸組織內出現膠原纖維溶解的情況。采用米非司酮藥物對中期妊娠患者進行引產,能夠全面的排除絨毛組織以及蛻膜組織,同時還能夠降低殘留胎盤胎膜的概率。本組治療組患者在注冊依沙吖啶進行引產的基礎上,采用米非司酮進行口服,能夠相互協調宮頸擴張以及宮縮等,能夠提前發動宮縮的時間,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數據對比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采用米非司酮以及依沙吖啶藥物聯合對患者進行引產,能夠顯著減少排胎時間,提高成功引產的概率,降低殘留胎膜胎盤的概率,治療組患者中,沒有出現宮頸裂傷的情況,與觀察組患者比較,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依沙吖啶藥物與米非司酮藥物聯合使用能夠有效避免宮頸沒成熟的情況下,宮縮有著較為強烈持久的時間,并且導致附屬物以及胎兒強行排出,且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出現瘢痕破裂以及宮頸裂傷等并發癥,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具有較小痛苦、安全有效等特點。
總而言之,依沙吖啶與米非司酮藥物聯合使用對患者進行引產,能夠相互協調宮頸擴張以及宮縮的時間,提高成功引產的概率,且有著較小的副作用以及較小的不良反應,能夠方便的用藥,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對妊娠子宮中孕引產患者有著較大的臨床意義。
[1]趙可瑞.瘢痕子宮中孕引產方法探討[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4(07):278-279
[2]劉東華.瘢痕子宮中孕引產45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0,8(S1):5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