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訓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 湖南 長沙 410007)
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系胎兒在宮內或產時吸入混有胎糞的羊水,導致呼吸道和肺泡機械性阻塞,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失活和肺組織的化學性炎癥,生后出現呼吸窘迫為主,同時伴有其他臟器受損的一組綜合征。病死率高(11%~13%),一直為國內醫學界所關注。
一般資料: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3l例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其中男21例,女10例,自然分娩24例,剖宮產7例,足月兒23例,過期產7例,25例有產前宮內窘迫史,產時輕度窒息有17例,重度窒息6例;羊水:I度糞染5例II度糞染11例,III度糞染8例,27例經住院治療3~15天后治愈出院,4例病情好轉因特殊原因要求出院,無一例死亡。
2.1 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暢新生兒胎糞吸人綜合征是胎兒在分娩中將胎糞污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故胎兒娩出后在第一次呼吸之前清理呼吸道內的糞染羊水,是預防新生兒胎糞吸人綜合征的重要措施。對有胎糞污染的胎兒頭娩出時采用約束胸部,防止呼吸,迅速吸凈口咽鼻部粘液、羊水;如羊水III度混燭、生命征不活躍者,即行氣管插管,氣管內吸引,吸凈氣道內羊水。本病例有24例是不同程度羊水糞染,經上述處理后,2 O例均取得較好的效果,4例經綜合性搶救措施后好轉。
2.2 供氧:根據病情和血氧監測情況,采用供氧方式;本組31例患兒采取持續呼吸道正壓給氧,在清除呼吸道胎糞后用CPAP,壓力一般0.3~0.5kpa(3-5CMH20),使Pao2維持在8.0~9.3 Kpa(60-70 mm Hg),若發現患兒呼吸改善即應改用供氧方式,并逐漸把用氧濃度及時問減低減少,甚至不用氧,以免發生氧中毒。
2.3 早期洗胃:患兒咽下的羊水可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酸及粘液分泌亢進,新生兒胃呈水平位,噴門較松弛,生后易出現嘔吐,而誤吸。一般取頭高位,將胃管由口鼻腔緩送至胃底部,然后取左側臥位,抽吸凈胃內容物,洗胃液用生理鹽水或25%碳酸氫鈉,溫度37~39度,每次10-15毫升,然后等量回抽,清洗直至洗出液清晰為止,洗胃后取右側臥位2~4小時,以利胃內容物的排出,然后左右交換側臥位[2]。我們對本病例的31例患兒進行了洗胃,24小時后嘔吐消失,恢復良好。洗胃是徹底清除胃內胎糞氧羊水的有效方法。
2.4 維持正常體溫: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室溫在24-26度,濕度以55%為宜,可置輻射臺和暖箱中,使新生兒皮膚溫度在36.5~37度。
2.5 維持足夠能量:洗胃后禁食2~6小時,禁食期間,監測血糖,可靜脈補充葡萄糖,宜采用微泵注射均衡輸入,防止血糖波動,輸液量宜控制速度,防止過快,過量造成腦水腫;常規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并嚴密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MAS患兒的喂養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開始喂奶時宜少量糖水試喂,2小時后無嘔吐,方可喂奶,少量多餐,逐漸遞增,不宜過飽,防止嘔吐及吸入引起窒息;重者可鼻伺喂養。
2.6 嚴密觀察病情:新生兒病情變化快,護士應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細致的觀察力,并認真做好記錄和搶救準備啟用多功能心電監護儀,監測患兒的心率、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變化,嚴密觀察患兒呼吸頻率、節律、深淺度、起伏狀態胸廓、顏面、口唇、肢端皮膚的變化、吸出痰液的量、性狀及吸吮力、大小便,并準確詳細記錄。
2.7 嚴格消毒隔離制度:新生兒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發生感染,進行各項治療、護理操作時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加強患兒皮膚、口腔、臍部的護理,防止感染。
2.8 健康教育:向家長講述疾病的有關知識和護理要點,指導家長注意經常更換體位,在哺乳30 min后進行,以防嘔吐;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按時預防接種。
通過31例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觀察護理,及早預防是非常重要,因此,加強孕產婦產前和產時的監護,重視胎頭娩出時及時徹底清理呼吸道,加強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和正確治療護理,是降低新生兒MAS的發病率的主要措施。
[1]元惠琴.羊水胎糞污染與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觀察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07.19:526-527
[2]高麗素,王賽清,徐玉英.胎糞吸人綜合征的防治及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1,9(3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