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淑琴/財政部駐江西專員辦監察專員
黨的十八大提出在全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最近,中央和財政部黨組對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作了明確部署。這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和首要工作,我們要積極響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主動提升,將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自覺貫徹和運用于各項工作始終。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并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是要在做各項工作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財政工作關系政府工作全局,關系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財政監督是財政管理的重要環節,做好財政監督對保障和促進財政職能有效發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意識,緊緊圍繞財政中心工作大局轉變理念、更新思路、調整重點,盡快實現業務轉型,充分發揮專員辦貼近群眾、貼近基層的優勢,更好地履行職責使命。
一是轉變理念,跳出“監督就是事后檢查”的思維,真正從思想認識上把監督歸位于管理,將專員辦定位于財政部整體在地方的延伸,將財政監督定位于財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財政運行過程的控制環節,從突擊式、事后查處型監督向日常化、事前事中管理型監督轉變。
二是轉換思路,主動融入財政主體業務,把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財政監督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管理下沉,服務基層”,保障和促進政策制定更加科學合理、財政資金分配更加公平公正,確保將有限的公共資源用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三是調整重點,緊緊圍繞樓部長指示,把重心放在強化預算管理、預算執行的監督控制上,強化源頭監管,注重關口前移,心系群眾,面向基層,進農戶家,走田間道,問農家事,訪農家情,了解財政政策在基層的貫徹落實情況、財政資金在基層的管理使用情況,更好地發揮財政監督的預防控制、預警糾偏、促進政策完善等職能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站穩群眾立場,走好群眾路線,歸根結底要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見到成效,讓人民群眾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黨的優良作風。沒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民服務就會成為空話。財政資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財政的各項政策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專員辦是財政部在地方的延伸,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作風好壞直接體現財政部的形象,履職能力強弱直接影響財政職能的發揮。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引導黨員干部切實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履職盡責,保障財政政策有效執行和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使財政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是保障民生政策落實。加強對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就業、保障房建設等關系民生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的監管,確保民生資金安全合規有效使用,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是促進民生政策完善。切實搜集、掌握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做好“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及時向財政部反饋民生資金使用、政策運行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使財政政策設計更加科學、制度安排更加完善、機制運行更加有效、資金使用更加惠民,讓人民群眾在國家發展進程中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實惠。
三是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建立“綠色通道,快速辦理”的審核審批機制,第一時間受理辦結“三農”及民生的中央財政專項補貼資金申請。同時,深入基層、訪貧問苦,積極而為、量力而行,幫助解決基層百姓的實際困難,使其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求我們切實解決并防止“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增強干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打造一支“為民、務實、清廉”的干部隊伍,為財政監督事業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一要抓好群眾路線教育。按照財政部黨組的部署完成好每個環節的主要任務,不減少、不變通、不走樣,努力解決“四風”問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接地氣,通下情,增強黨員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保持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
二要倡導真抓實干的作風。讓干部從習慣“四處查”到習慣于“坐下來”,在研究業務轉型、探索職能創新、總結成功經驗上抓實事、出實招、求實效;引導和鼓勵干部繼續發揚作風扎實、甘于奉獻、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優良傳統,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任的精神,敢于監督、敢于碰硬,敢于接受各種急難險重任務,切實肩負起財政監督職責。
三要提高工作能力。通過積極的學習、實踐、鍛煉,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科學理財的能力,使每個人都盡快成為財政工作的行家里手,做到查得出問題,分析透原因,提供好對策,提高監督成效,提升監督層次。
四要抓好廉潔自律。帶領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嚴格執行、自覺遵守“八項規定”、廉政準則等各項紀律規定;堅持不懈抓好廉政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建設,將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常態化;嚴格執行外出檢查各項規定,堅持艱苦樸素、精打細算、勤儉節約,保證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塑造專員辦干部隊伍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