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云
著力加強財政監督成果利用,是2012年江蘇省徐州市開展財政監督的一項重點工作。該市在全面開展監督檢查工作中積極探索監督成果利用的新方式、新方法,初步實現了監督成果的綜合利用,取得了積極進展,并獲得2012年度全局財政工作創新獎。為進一步提高財政監督成果利用,徐州市繼續研究探索制定將監督檢查結果與預算編制掛鉤一系列制度規定,努力實現財政監督成果利用的最大化、精品化、效能化和多樣化,推動財政事業開創新局面。
一方面,修訂完善了《徐州市財政局財政檢查復核工作制度》、《徐州市財政檢查工作操作規程》等工作制度,夯實了監督成果利用的基礎。另一方面,制定出臺了《財政監督檢查公示公告通報匯報制度》、《財政監督檢查結果跟蹤落實暫行辦法》等制度,規定了結果利用的程序、方式和反饋,結果利用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同時,制作了《行政指導文書》標準文本,用于單位財務管理薄弱環節的行政指導,監督結果的利用基本實現了最大化。
該市把檢查報告轉化為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對監督檢查中共性問題及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分析,提出加強財政管理的意見和建議,深化監督檢查成果的轉化利用。2012年提交了10份調研報告,提出規范和加強財政管理的意見和建議35條。同時,將監督檢查結果向局內和部門單位公開,創建財政監督檢查公示公告通報匯報制度,檢查前,對被查單位名稱、檢查目的、內容和重點等進行公示;檢查后,將檢查結果在該市監督檢查局網站上進行公告。把檢查成果運用到宣傳教育上,把檢查出的問題進行歸類分析,通過舉辦培訓班、信息報道、工作交流、情況通報等形式,對處室和部門單位進行宣傳教育。
一是理順內部職責,明確了監督機構和各業務處室職責。各業務處室負責對已下達的監督檢查結論、處罰決定的跟蹤督查和落實工作,并根據檢查結果和管理建議,完善相應政策、
制度,形成了信息共享、齊抓共管的監督局面。二是落實跟蹤問效機制。不定期地對各處室、部門單位的整改落實情況和建議采納情況回訪,將被查單位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政策法規的后續執行情況與監督檢查結論逐條對照,以確保監督檢查結論真正落到實處。三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訓常態機制。每年都對財政監督干部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訓,提高財政監督干部自身業務素質,促進干部的知識結構調整和更新。
監督檢查報告和調研報告,推動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如《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緊急通知》、《關于進一步做好市級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土地權屬集中統一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將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收入納入預算內管理的通知》等,推行了公房租賃公開競拍制度在全省率先實施。
通過不同形式的公示和公告,提高了單位財經法規意識,擴大了財政監督的影響力,進一步發揮了財政監督成果在規范財政管理實踐中的積極作用。通過定期開展檢查結果的教育,切實起到了檢查一個單位、規范一個系統、警示一個地區的應有作用。
通過成果運用,糾正了違規行為,規范了部門單位的理財行為。大部分建議被該局領導給予了批示和肯定,一部分建議被采納運用。通過對事業單位津貼補貼發放情況全面核查,為政府節約資金3500余萬元。
實現了監督成果與預算編制的無縫對接,將監督結果與預算編制和資金分配掛鉤,對資金使用比較規范、使用效益較高的單位,在預算安排中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否則,減少預算安排或停止預算撥款,當年部門預算整合資金9000多萬元,收回預算指標2億元。及時發現和解決了財政管理中的問題和漏洞,制定了10多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加快預算支出進度管理辦法,促進了財政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