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曉潔
(云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2)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閱讀教學信念對教學決策有著重要的影響,跟課堂教學決策有著非同一般的關系,影響著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方法的選擇和應用。教師信念是教師在某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形成的對整個教學過程的觀點、看法,是教師對其職業和學生的認知系統。不同的教學信念,將使得教師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利用不同的教學內容,樹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最終影響到整個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學決策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方法、目標所做的選擇,它是一項不斷更新和變化的活動,教師進行何種教學決策主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師對學生、對教學的態度和觀點。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決策若有效恰當,將對整個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英語學習有重要的幫助,若是一個違背實際情況的不科學、不合適的教學決策,將有礙于學生學習的提升,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可見,教學信念和教學決策對英語閱讀教學來說,是積極重要的因果關系。本文具體探索教學信念對英語課堂教學決策的影響關系,從而進一步探討英語教師教學信念的構建策略。
英語閱讀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通過閱讀教學,提升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對閱讀文章中的語法、詞匯和語音等語言知識進行具體的分析和充分的理解應用,在此基礎上,關注詞匯在文章語境中的變化以及相關句型的用法,做到舉一反三,總結出文章中語言的應用規律,從而提升學生對英語語法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第二,擴展學生思維,訓練學生多元思維的能力。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理清文章的主要線條和結構,以數字推算、圖示解析、細節推理、中心歸納、標題選擇等為題,對學生思維進行訓練,提升其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和廣闊性。第三,激發學生英語閱讀和應用的興趣。英語閱讀教學應該依照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轉換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如圖表、廣告、應用文、名著簡寫本、小說故事、寓言童話、科普文章、人物傳說等,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同時組織學生展開一些限時競賽、競猜謎語等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英語的興趣,提升其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然而,這些英語教學目標的確定跟教師的教學信念是分不開的。具有不同教學信念的教師所形成的教學目標決策不同,當然就會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的走向,從而對教學質量和效果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教學內容選擇的不同對于教學效果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一些趣味性故事閱讀材料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一些科普性閱讀材料能有效拓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一些文化性閱讀材料能增進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的一些習慣用語和英語應用規律。教學內容設計不同,所產生的課堂教學效果是不一樣的。而教師教學內容的選擇跟教師的教學信念是分不開的,教學信念直接影響到教師教學內容的設計。這跟前面所談的教學目標一樣,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教師會設計出一些趣味性較強的閱讀材料進行教學;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教師會選擇一些科普類、發散類的材料進行教學;注重學生英語知識掌握的教師會選擇文化性、知識性較強的閱讀材料進行教學。總之,不同的教學信念會影響到教師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
英語教師閱讀教學信念影響著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和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同樣也影響著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師選擇以課本為依托的任務型教學模式,還是選擇組織學生活動的主體性教學模式,或是選擇師生互動的情感型教學模式等等,除了依據學生的學習現狀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因素來自教師的教學信念。將教學信念定位于職能型的教師更趨向于任務型教學模式,將信念定位于創造性的教師會選擇自主性教學模式,將信念定位于應用性的教師會選擇互動式教學模式。
一直以來,我國教學處在“教師主動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上,學生被動學習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還限制了其思維的發展。經過長期教學實踐的證明,那些注重命令式教學的教師,其課堂教學效果并不佳,而那些注重學生主體性的教師,其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可見,學生主體性教學信念的構建對教師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構筑學生主體性教學信念。具體策略為:首先,課堂教學中,多設置能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節,讓學生自主地對閱讀內容進行概括和總結,分組討論閱讀材料中的問題并主動發言,等等。其次,多采取積極的激勵性評價,鼓舞學生主動閱讀和探索新內容。再次,加強跟學生之間的互動,這不只是在課堂上的互動,在課后也要保持跟學生之間的互動。總之,教師英語教學信念的構建必須首先立足于學生主體性地位。
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將直接影響其教學信念的構建,從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決策的作出。教師在教學決策過程中,不但要對學生有清楚的認識,還需對自身有清晰的認識,不要因為自身的一點小偏差影響整個課堂學生的學習效果或學習方向。總之,為確保課堂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教師還應該從學生的眼中看自己,從他們的立場來認識自己,從而在自我建構信念中使自己的信念系統更趨于理想化。
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從認知理論出發,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將教學信念定位于學生的終身教育,而不是暫時性的學校考試。首先,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對詞匯、語法等知識的掌握,從詞匯和語法的視角展開英語閱讀教學;其次,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教師可通過英語文化背景和英文語境的教學,讓學生在語境、文化背景中理解文章內容;最后,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如聽說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展開各種英語的討論會,同步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總之,教師應該從認知理論出發,構筑系統的教學信念。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閱讀教學信念對英語閱讀教學內容、方法和目標的選擇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英語教師必須樹立正確、合理、科學的教學信念,確保其教學行為和教學決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立足于學生主體性構建教學信念,立足于學習認知理論構建教學信念,立足于自身條件構建教學信念。
[1]Moon,J.HelpingTeachers toOwnTheory[R].北京:國際小學英語教學研討會主題發言,2011.
[2]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3]Richards.J.C.and Lockhart.C.ReflectingTeachingin Second LanguageClassroom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徐碧美.追求卓越——教師專業發展案例研究[M].陳靜,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