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龍
(江蘇省寶應縣山陽鎮醫院 寶應225800)
隨著我國社會逐步進入老齡化,老年患者日趨增多,腹股溝疝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70歲以上高齡老年腹股溝疝病例也在不斷增加。由于老年人主要臟器的功能隨年齡增大而減退或并存多種疾病使手術風險增大、術后病情復雜、較易出現術后并發癥,且易被漏診和誤診,常合并腸梗阻,易合并腸壞死和嵌頓物壞死,嚴重時可危及生命[1]。筆者總結了1995~2011年收治的68例腹股溝區嵌頓疝患者,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8例,男56例,女12例;年齡65~85歲,平均75歲;股疝3例,直疝1例,急診手術見疝內容物為腸管44例,大網膜6例,回盲部為4例,伴腸管壞死2例,伴腸破裂1例,合并鞘膜積液7例;發病到就診時間2 h~3 d。
1.2 臨床表現 68例中48例有腹股溝區可復性包塊病史,腹股溝區有腫塊不能還納,陰囊腫大或變硬,觸痛明顯,女性出現大腿根部包塊;有10例有腹脹、嘔吐表現;5例伴尿痛、尿急、下墜感;2例股疝患者早期主訴單側大腿酸痛,行走困難;1例有明顯腹膜刺激征。
1.3 診斷與治療 既往有腹股溝區包塊突出史,突然增大,不能還納消失,伴包塊疼痛,拒按,腹部可聽到高調腸鳴音或氣過水聲。合并梗阻者有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壓痛,有的可見腸型。合并腸壞死破裂時有腹膜炎體征。腹透可見氣液平面,B超示腸管積氣積液,血白細胞升高。
1.4 合并疾病 合并心血管疾病16例,糖尿病14例,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12例,前列腺增生癥10例。
1.5 手術治療 本組全部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切開各層組織及尋找疝囊用傳統手術,較小的疝囊直接游離至疝囊頸部并將其還納,較大的疝囊需要橫斷,遠端剝離或曠置,近端游離至疝囊頸部,不高位結扎,但需將疝囊體部橫端處縫閉,使大疝囊變成小疝囊,小疝囊的大小以恰能放入錐型網為度,不可過大或過小。將錐型網塞放入內環口,直疝放入直疝三角,網塞的外瓣與內環周圍腹橫筋膜固定4~6針,在精索后方放入修剪過的補片,補片環口不可過小,以免影響精索血運。補片四周與腹內斜肌、腹股溝韌帶固定數針。將精索前移至皮下,間斷縫合腹外斜肌腱膜,縫合時注意保護髂腹下神經以防止受壓。重建皮下環不可縫合過緊,對于股疝把疝內容還納復位后用錐形網塞放入股環與周圍縫合數針,注意不要損傷股靜脈,間斷縫合腹外斜肌腱膜,關閉切口,術后用沙袋壓迫切口12 h,陰囊抬高,術后24 h下床活動。
1.6 結果 本組68例無手術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手術時間45~70m in,術后24 h后下床活動以及初次進食。68例患者中有12例因術后切口疼痛口服止痛藥,陰囊血腫、尿潴留患者各1例,術前有并發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行留置尿管并在術后24 h拔除。患者均在術后4~7 d出院。術后隨訪12個月,無復發。
老年人腹股溝疝是因腹壁強度的減弱和伴隨疾病致腹內壓的升高引起,由于腹壁肌腹橫筋膜等組織薄弱,使腹股溝區嵌閉機制失效,加之腹內壓升高,腹外疝便更易發生,尤其是嵌頓疝、絞窄疝,需急診手術,危險更大。因此,老年患者只要沒有絕對手術禁忌證,應盡早在控制好慢性疾病基礎上擇期手術[2]。對于手術方式及麻醉方式的選擇,因急性腹股溝嵌頓疝可導致腸壞死、腸穿孔,可危及生命,首先要將搶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解除嵌頓,老年人如果一般情況差,有嚴重合并癥,短時間內無法糾正,術前估計腸管無壞死,可在局麻下行疝內容物回納及疝囊高位結扎術。如術前估計腸管壞死可能大,則應在持續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進行,是否行疝修補術需根據術中患者自身情況決定。近年來,由于人工修補塞及補片的應用,無張力修補成為首選[3]。無張力修補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手術時間短、術后復發率低的特點,且適合在局麻下完成。在疝手術中,局麻是十分重要且值得大力推廣的技術。老年腹股溝疝患者常常伴有嚴重的心腦血管及肺部疾病,傳統的手術方式麻醉要求較高,風險較大,與患者及其家屬談話后很多病人會因顧慮而放棄手術,而局麻可大大降低手術風險,術后患者進食、下床和早期自主活動均明顯提前,同時也減少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患者盡早恢復正常活動[4]。嵌頓疝患者手術區域易出現局部組織水腫,滲出液較多,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常合并有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抗感染能力下降,術后應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綜上所述,老年人腹股溝疝,一旦發生嵌頓,應及時就診,及時手術解除嵌頓[5]。術后應積極治療合并癥及應用有效的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
[1]吳在德.外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49
[2]陳孝平,裘法祖.要重視腹外疝修補術的標準化和個體化[J].腹部外科,2004,17(1):4-5
[3]吳肇漢.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疝修補外科的新趨勢[J].中華實用外科雜志,2001,21(2):65
[4]黃建,劉永強,謝偉.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手術的比較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7,14(3):312-315
[5]朱維繼,吳汝舟.實用外科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