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雪 趙立志 羅 鋼 指導:楊思進
(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心腦病科,瀘州市龍馬潭區春暉路16號,646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之一,以肢體震顫、肌肉強直、運動減少及姿勢障礙等為主要臨床特征,晚期會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迄今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可能與腦黑質、蒼白球和紋狀體等錐體外系變性、多巴胺不足及神經遞質平衡失調等因素有關[1]。中醫學根據臨床表現將本病歸屬于“顫證”范疇。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楊思進教授是四川省名中醫,瀘州市首屆十大名中醫,從醫三十余載,臨床經驗豐富,辨治疑難雜病常獨辟蹊徑,取得良效?,F將其治療帕金森氏病的經驗簡介如下。
受“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的影響,大多數醫家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為肝腎不足、虛風內動,主病在肝、腎,治療多以滋補肝腎、熄風定顫為主[2-4],療效不盡如人意。導師楊思進教授在多年的臨床診治中,觀察到本病患者多苦于四肢肢體沉重、肌肉強直感、緊繃不適,提出“脾虛絡阻”乃是本病發病的根本病機,脾胃虧虛為病之本,絡脈阻滯為病之標?!端貑枴ぶ琳嬉笳撈分赋觥爸T痙項強,皆屬于濕”;《素問·太陰陽明論》曰:“四肢皆稟氣于胃,而不得至經,必因于脾,乃得稟也。”年老體衰,或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損傷脾胃,脾胃虧虛,運化水濕之功能受損,水濕停聚,濕性重著,阻滯于筋絡、脈道之間,氣血運行受阻,肌肉、筋骨失于濡養,經絡絀急,則發為肢體沉重、強直不舒。氣虛日久,累及陽氣,致脾陽不足,加之本病多發于中老年人,《內經·靈樞》上:“人到四十,陽氣不足,損與日至?!薄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逼㈥柌蛔?,則表現為精神不振,反應遲鈍,活動遲緩?!懊婢吣槨币嗍桥两鹕喜〉囊粋€特征性表現,患者面部肌肉運動減少,很少眨眼睛,雙眼轉動也減少,表情呆板。楊老師認為:脾主肌肉,脾氣足,肌肉豐潤、鮮活,人的面部才能生動而富有活力。若脾氣虧虛,則面部肌肉僵硬,活動不靈,缺乏面部表情。流涎亦是帕金森氏病常見的臨床伴見癥狀之一,嚴重者需要別人拿著手帕不停地為其擦拭,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端貑枴ば魑鍤馄分^“脾為涎”,楊老師認為:該癥的出現也是責之于脾,脾虛收攝無力,導致口涎自出。
綜上所述,導師指出顫證的病變在腦,與脾密切相關,病性屬本虛標實,脾虛為本,絡脈阻滯為本病發生的主要病理環節。
基于上述認識,楊老師提出“脾虛絡阻”是顫證的基本發病機制,“健脾和絡”乃本病的治療大法。臨癥根據正氣與病邪虛實偏重,而采取補虛為主,或驅邪為主。
2.1 健脾益氣法 《金匱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因此健脾益氣為本病治療的基礎,不論新病、久病,均要以“健脾”為要,臨癥時常以四君子湯類方為主進行加減。常用黨參、白術、山藥、茯苓等藥。老年人五臟功能逐漸衰退,脾氣虧虛容易導致飲食停滯,臨床出現納呆、腹脹等癥,楊老師常酌配炒山楂、神曲以消食化積。脾運一旦恢復,氣血生化源源不斷,則筋脈柔和、肌肉豐潤,活動自如也。
2.2 和絡法 和者,行消開導,使其平和、調和、柔和之意也。根據臨癥具體情況的不同可分為:化痰和絡法、祛瘀和絡法、溫陽和絡法。
2.2.1 化痰通絡 脾胃既是氣血生化之源,也是水濕運化的樞紐。脾胃虧虛,水濕內停,聚而成痰飲,阻滯經絡脈道。治宜化痰、健脾、通絡。方選二陳湯、苓桂術甘湯加減。常用威靈仙、半夏、茯苓、石菖蒲、竹茹、炒白術、地龍、木通等藥。
2.2.2 祛瘀通絡 中焦一虛,脾氣不足,推動無力;久病氣損及陽,血得寒則凝;加之痰濁阻滯脈道,血液運行不暢,瘀血內生。治宜活血化瘀,瘀血一去,新血得生,脈絡得以濡養。方選桃紅四物湯加減。常用川芎、當歸、細辛、三七、桃仁、紅花等藥。
2.2.3 溫陽和絡 脾氣虧虛,久病損及陽,導致脾腎陽虛,命門火衰,溫煦無力,陰寒凝滯,脈絡不利。治宜溫煦散寒,補益脾腎。偏于脾陽虛者,選用理中湯加減;偏于腎陽虛者,方選桂附地黃丸加減。常用附子、菟絲子、干姜、熟地黃、黃芪等藥。
2.3 風藥的運用 顫證病變之本在腦,所謂“高巔之上,唯風藥可及”[5],祛風藥味薄氣輕,辛散宣通,可內可外,能上能下,具有開郁暢氣通陽、振奮人體氣化之功,在調節人體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6]。在健脾和絡的基礎上,少佐風藥,可起到增效的作用,且健脾藥配風藥以增強益氣補虛之力,是李東垣的一大發明,所謂“參術補脾,非防風白芷行之,則補藥之力不能到”[7]。風藥發散,看似耗氣,但與健脾益氣之品配合,其流通之性,卻可以增強補藥之力。一則引脾胃中清氣上行以滋春生之和,二則引領甘溫益氣之品上行布散,更好地發揮其充養營衛之功,從而起到明顯的增效作用。臨癥常用的風藥有川芎、威靈仙、葛根、柴胡、桂枝、細辛、羌活、荊芥等。
某,女,56歲。因“左側上下肢活動不靈活、偶有震顫2年”就診,某醫院診斷為帕金森氏病,給予美多巴(半片,每天3次)服用后,癥狀緩解不明顯,患者不愿意加量使用美多巴,故求治于中醫。四診所見:左側肢體易感疲憊、酸軟,活動不靈活,納差,面色萎黃,語聲低微,神疲乏力,易疲倦,舌淡苔白微膩。診斷為:顫證,辨證為脾虛氣弱,絡脈不利。立健脾補氣,化痰和絡之法。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黨參、炒白術、白扁豆、當歸、陳皮、黃芪、升麻、柴胡、威靈仙、法半夏、羌活、炙甘草),服用5劑后,患者自訴身軟乏力、左側肢體易疲憊癥狀有所緩解,納食好轉,唯肢體易酸軟,仍有輕微震顫,偶有疼痛、麻木感,在上方基礎上去柴胡,加雞血藤、白芍。后隨癥加減服用20余劑湯劑后,患者上訴諸癥俱緩,并將美多巴減量為半片,每日2次。
患者明確診斷為帕金森氏病,臨床癥狀以肢體的無力、酸軟為主,震顫較輕。楊老師根據四診所得,辨證為脾虛絡阻,以脾氣虛為甚,選用補中益氣湯以健脾補氣,待氣血和則絡脈柔潤,肢體靈動。同時配伍了威靈仙,味微辛咸,性走竄善通絡,《開寶本草》謂“主諸風,宣通五藏”,風藥與補益、化痰、活血之品共奏健脾和絡之功。經上方調理治療后癥狀明顯緩解,收到良效。
[1]史玉泉,周孝達.實用神經病學[M].第三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022-1024.
[2]楊明會,王海明,劉毅.補腎活血飲對帕金森病大鼠的旋轉行為及中腦M5受體mRNA表達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08(10):577-580.
[3]閆川慧,張俊龍,郭蕾,等.帕金森病中醫基本病機探討[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6(2):106-107.
[4]楊明會,王海明,劉毅.補腎活血飲對帕金森病大鼠腦內DAT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4):677-678.
[5]王明杰,羅再瓊,黃淑芬,等.風藥新識[J].瀘州醫學院學報,2011,34(5):570-572.
[6]白雪.王明杰風藥增效說及其應用經驗[M].名師與高徒,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52-457.
[7]白雪.王明杰教授運用風藥配伍增效的經驗[J].四川中醫,2005,2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