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貴玉
(山西省公路局太原公路分局,山西太原 030012)
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截止2012年年底,通過交通系統全體參建人員戰嚴寒斗酷暑的共同努力,最終實現了通車5 000 km的目標,在全國高速公路建設里程中名列前五。2013年年初,山西省交通運輸廳審時度勢,充分結合省內外實際,下達了通車675 km的建設目標。目前,11條在建高速公路已進入建設高峰期,如何有效地對項目建設進度進行合理化控制成為在建高速公路管理者需共同面對的難題。
筆者通過長達30多年的公路建設經歷,并對所參建高速公路項目的進度控制管理進行了詳細研究與總結,本文試從實踐出發,對項目建設進度控制的概念進行重新界定,概括施工管理過程中進度控制所體現的特點,分析總結建設過程中影響進度控制的關鍵因素,并對如何進行進度控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拋磚引玉,以期對今后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提供經驗和借鑒。
進度控制是指在工程建設中,在充分協調安全、質量、費用等關鍵因素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編制施工進度圖,按照招標文件條款和上級政府或單位制定的目標。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實踐中,進度目標會受到政府政策、施工環境、地方干擾等各種主客觀不確定因素的綜合性變化式影響,因此,對于施工進度的控制方式亦是動態的,全方位的,以不斷調整的進度控制方式確保“萬變不離其宗”的進度目標得以實現。
通常情況下,進度控制包括三個方面,主要是控制時間、控制支付和控制材料。
1)控制時間。
時間就是金錢。通常情況下,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中會對工期作明確限制。在工程實施當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工程建設且使工期達到最佳,一般意義上講,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中的工期是經過周密計算和合理判斷的,提前或延遲完成建設任務都是對施工時間控制的一種超越預期的表現。
2)控制支付。
近年來,拉動內需的大環境為工程建設帶來了機遇,特別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更是消耗的“大戶”,而對于施工單位來說,按時足額的工程支付是工程建設得以有效實施的命脈。支付控制即是隨進度計劃而不斷調整的工程支付手段。“掐”住工程建設的命脈等于實現了對工程建設的宏觀控制。
3)控制材料。
工程建設市場的不足在為施工企業帶來福音的同時,也帶來了材料費用“水漲船高”及材料供給的緊張。對階段性施工建設所需材料應權衡需求量,必要時,建設單位統一調配,確保工程材料數量多且質量高。
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進度控制有其獨特的方面,歸納起來為以下三點:
1)動態性。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中,政策環境,尤其是沿線地方政策的差異和變動的幅度較大,這將對工程建設的關鍵方面——征地拆遷補償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建設過程中,施工組織計劃必須隨著各類因素綜合影響的變化做出合理調整,以確保計劃的宏觀指導性。
2)系統性。
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根據既定工期編制的施工組織計劃會分階段實施,而每一個階段性的分項施工計劃又是緊緊圍繞工期展開的。因此,從邏輯學的意義上講,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進度控制是一項復雜的但又系統可控的管理工作。
3)不平衡性。
眾所周知,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具有季節性,對于四季分明的北方省市來說,對自然環境的要求也相對高些。因此,由自然因素引起的進度控制的密集程度會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6月~10月為北方高速公路施工的黃金期,也是進度控制措施較為集中的關鍵月份。
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階段性工作,如工程前期的勘察設計、征地拆遷、招投標和工程實施階段的清表、路基、路面及附屬工程、交竣工驗收等,都因有明確的起始時間和完工時間,大多時候每個階段性工作是有交叉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進度控制的不平衡性尤為凸顯。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中,因所處主觀環境和客觀環境的差異,對工程建設施工進度的控制也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工程進度控制主要包括對施工組織計劃的審查和批準、對施工組織計劃實施的檢查和調整、對施工現場進度的處理等三個方面。
1)對施工組織計劃的審查和批準。
通常情況下,施工單位上報的施工組織計劃是以合同工期為前提的。施工單位綜合考慮自身和外界的多種因素,按照既定合同工期編制完成總的施工組織計劃。在工程建設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逐級審批年計劃、月計劃。該施工組織計劃一般情況下,由監理單位批準并由建設管理單位審查后執行。
2)對施工組織計劃實施的檢查與調整。
進度控制的特性決定了必須實時掌握工程建設的現場實施情況。一般情況下,監理單位會對工程建設實施全程監督、跟蹤,建設管理單位也會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對工程建設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當發現工程建設的實際實施與計劃實施不一致或存在較大差異時,就需勒令施工單位對進度計劃進行相應性調整,并通過對材料供給、工程支付和安全質量控制等手段實現對工程建設的進度控制。
3)對施工現場進度的處理。
高速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管理單位或監理單位會定期組織召開安全例會、監理例會等對工程現場進行實時控制的會議,并開展現場技術巡視,對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對于較小的問題,如征地拆遷所涉的與沿線村鎮交涉的問題和工程技術上小幅變更等,在施工現場會議中能夠及時解決;而對于較大的需要上報請示的問題,如數額在300萬元以上的變更、各分項工程的銜接等,也要給予一定的解決途徑,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影響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因素很多,特別是在具體的工程建設實施過程中,各式各樣的制約因素總會或多或少成為影響工程建設進度的阻力。在實踐操作中,影響進度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征遷協調。
征地拆遷工作作為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前站,其影響幾乎貫徹工程建設始終。從前期的征遷標準到沿線村村戶戶溝通協調,再到補償款是否發放到位,再到建設后期對百姓生活的實際影響等。征地拆遷工作做得扎實與否直接影響工程進度。
2)資源供給。
材料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必需品。高速公路工程建設資源供給全部采取統一招投標的方式進行,通過公開比選、專家評審、擇優選取信譽度好、實力雄厚的中標單位。中標單位在工程建設實施過程中是否能夠足額按時供給材料,都時刻影響著工程建設進度。
3)安全管理。
安全作為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中與質量、進度并行的三駕馬車之一,必然引起高速公路建設管理者和全體參建人員的高度重視,做到時時抓事事抓,一刻也不放松。在全國上下高度關切安全生產的大背景下,發生安全事故,哪怕是小事故都會對工程建設造成不良的影響。
4)跟蹤指導。
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中,制度約束必不可少,但動態控制式的跟蹤指導更是實施進度控制管理的關鍵。通常情況下,監理單位將對施工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并對關鍵性工程進行詳細記錄并作為檔案保存,而建設單位則會有計劃地對工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組織諸如“勞動競賽”“平安文明工地創建”等活動,在使參建單位形成你追我趕的昂揚建設士氣的同時,及時掌握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并根據實施情況對施工進度進行相應地調整與控制。
在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如何提升工程進度,合理安排施工組織計劃,統籌協調,逐漸成為一門藝術。筆者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闡述提升進度控制的策略:
1)健全制度自我約束。
在工程建設初期,建設管理單位必須編制一整套適合本項目建設實際的管理體制,特別是對工程建設進度控制的體系。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很多制約因素都是因為“沒有規矩”或者是“不遵守規矩”造成的。
2)溝通與協調。
建設管理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中相互制約的關系,為了保證工程順利實施、整體推進,需要四者之間相互溝通。無論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制約整個大系統的正常運轉。以工程變更為例,如果施工單位不及時報送變更情況,監理單位不予盡快核實審查,拖延懶散的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建設管理單位的審批和申報,進而影響工程變更工作的開展,以至于影響到整個工程建設。再者,由于施工單位只聽從建設單位,而設計單位有自己的原則,嚴格按照施工圖施工,不得隨意變更,這就造成了窩工、返工、資金浪費等現象,導致工程停頓。因此,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協調是確保工程建設進度的關鍵。
3)有效發揮政府在高速公路建設管理中的職能。
要正確處理行政干預等問題,發揮積極作用,盡量減少由此造成的負面影響。行政干預是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進度控制管理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但解決起來也不是很容易。在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進度控制管理中,應該盡可能地使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或經濟手段來進行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使其發揮作用。
4)照圖施工遵從設計。
設計變更是影響工程進度的主要因素,大多數是由于建設單位要求設計單位隨意變更、盲目指揮而導致的。這種情況下需要彼此之間多分析、優化設計,再交換意見,必要時通過法律的方式來約束各方的職責和權力范圍。
[1] 張 冶,高佳美惠.公路工程施工進度控制[J].山西建筑,2011,37(14):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