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飛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太原,是我國北方的文明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太原曾經是唐堯故地、戰國名城、太原故國、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門、九邊重鎮、晉商故里……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贊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番巨鎮,非賢莫居”。
本項目的基地為太原市“南移西進”核心區位地區,是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基礎設施較好。本方案旨意利用好既有的城市區位條件,設計一個和區位條件相適應的工業基地,使其成為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
本項目為太原清潔再生能源設備生產基地,為企業的研發、生產用地。地塊位于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臨大運路,北臨武絡街,東側為個人安全防護設備系統生產基地,南側為鄂爾多斯山西羊絨制品加工項目用地。本項目總用地面積為32 402 m2,凈總用地面積為20 006.8 m2,擬建兩棟樓:北側為“L”形的生產廠房,南側為“一”字形的研發樓。總建筑面積40 221.4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4 331.4 m2,地下建筑面積5 890 m2。工業基地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內外環境、交通組織、建筑節能、生態環保、建筑設備等等均要達到新的標準。甲方同時提出要求,希望通過保溫材料的優化選用、建筑外門窗采用斷橋隔熱的材料、擇節水型的衛生器具,燈具均采用節能燈具及太陽能光伏板等高新技術的應用,降低資源消耗,使本方案能在“綠色建筑”上有所建樹。
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我國近些年來的城市建設歷程真實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家稅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從工業項目中獲取地方稅收,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工業園區建設的浪潮。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我們的信念就是要通過建筑形態和建筑表現形式來體現太原當前的發展活力,同時,我們也相信建筑應該基于它周邊環境,融入周圍的建筑和空間,充分挖掘城市資源與文化。
根據甲方提供的任務書要求在用地南側設有一棟地上11層,地下1層的研發樓,建筑高度43.95 m,室內外高差0.450 m,屬于高層建筑的二類建筑。
研發樓總建筑面積為18 588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17 159 m2,地下建筑面積為1 429 m2。
地下一層層高5.2 m,設有水泵房、冷凍站、換熱站、高低壓配電室等設備用房,與生產廠房下面的地下車庫設有連通口。
1層層高4.5 m,設有辦公大堂、商務中心、營業廳、消控室等功能用房。
2層層高3.9 m,設有中會議室四間、小會議室一間、休息廳。
3層~10層層高均為3.9 m,設有普通辦公室、熱力調控指揮中心、貴賓室、小會議室、總裁辦公室等。5層處設有空中連廊與北側生產廠房的四層相連通。
11層層高為3.9 m,為客房層,共設有12間單人間、11間標準間、四間套間。
每層平面設四部電梯(二部客梯二部消防梯),兩部安全疏散樓梯。
本建筑采取板式平面布局,有很好的日照、采光、通風條件。
根據甲方提供的任務書要求沿武絡街,在用地北側設有一棟地上4層,地下1層的生產廠房,建筑高度21.60 m,室內外高差0.300 m,以生產電子元件為主,其規模屬于多層生產廠房。
生產廠房總建筑面積21 633.4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7 172.4 m2,地下建筑面積 4 461 m2。
地下1層層高4.20 m,為地下停車庫,停車數量94輛,共設兩個汽車出入口,按地下車庫防火規范要求設置兩個防火分區,且保證每個分區均有兩個安全出口。本車庫的局部為人民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積1 728.0 m2,戰時設計為二等人員掩蔽所,掩蔽人數1 100人。車庫與研發樓的地下層設有連通口。
1層層高6.0 m,設有生產廠房、職工餐廳等用房。
2層層高5.1 m,設有生產廠房、倉儲庫房、部門經理辦公室等用房。
3層層高5.1 m,設有生產廠房、倉儲庫房、部門經理辦公室等用房。
4層層高5.1 m,設有生產廠房、多功能廳等用房。4層多功能廳處設有空中連廊與南側研發樓的5層相連通。
1)景觀:一個真正好的建筑應當融入環境,同時也應當創造和改善環境,建筑與環境相得益彰、相互交融,實現兩者的充分對話,這就要求建筑師在設計過程中有意將功能與藝術充分結合,創造可以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建筑風格。
2)空間:空間是建筑的本質,除去建筑的外形和形式,建筑師更應該著重設計建筑本身的東西,我們的建筑里面很容易感覺到空間變化、流動同時延伸,并且很系統的組織起來,建筑外形和形式只是系統組織起來的空間的外部表現。
3)設計:整體建筑風格以簡潔的現代主義風格為主導,顯示出輕快、活躍,同時又穩健、大方的現代研發產業的特點。整體立面形象設計追求典雅、文化氣質的塑造。
研發樓立面設計采用現代、簡潔的設計手法,立面設計在滿足美觀與節能的要求下合理的考慮開窗面積,整個建筑強調豎線條的構成,體量簡潔大氣,減少不必要的造型構成導致材料浪費的同時確保滿足節能規范的要求。
通過采用體塊穿插的手法設計,整體石墻面與通透的玻璃交相呼應,彰顯時代的精神。項目在充分考慮建筑節能的基礎上,通過建筑立面的處理,形成通透、明亮、對比強烈的空間氛圍。造型凹凸有致,起到畫龍點睛之效。
生產廠房根據生產工藝要求采用了大跨度,大空間的平面,立面設計適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特性,力求簡潔大氣,有品位,同時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建筑的動感形態代表著前瞻性的設計理念,采用了“包圍性”的外墻表面,幕墻系統由低反射率的玻璃單元組成,遮陽/遮光板進一步加強線條感。同樣材質的幕墻沿著塔樓的形態一直到達頂部垂直上升的女兒墻,圍合了樓梯間頂部的燈光裝飾,成為了城市的新亮點。我們認為這種建筑形態和幕墻的結合會形成一個輕快、優雅的體塊,沿著建筑周邊移動或者隨著天空光線的變化,建筑外觀也會不停地變化。該方案是根據基地獨有的特點而特別設計的,我們相信它最好地代表了太原可以給中國以及整個世界帶來的發展潛力。
規劃區總用地面積:32 402 m2。
規劃區凈用地面積:20 006.8 m2。
總建筑面積:40 221.4 m2。
地上總建筑面積:34 331 m2。其中,研發樓建筑面積:17 159 m2;廠房建筑面積:17 172.4 m2。
地下總建筑面積:5 890 m2。其中,研發樓地下建筑面積:1 429 m2;廠房地下建筑面積:4 461 m2。
車數量:162輛(地上88輛、地下74輛)。建筑密度:30%。
[1]JGJ 67-2006,辦公建筑設計規范[S].
[2]GB 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3]GB 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4]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設計通則[S].
[5]JGJ 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S].
[6]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S].
[7]DBJ 04-241-2006,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S].
[8]JGJ 26-2010,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S].
[9]GB 50038-2005,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S].
[10]JGJ 100-98,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S].
[11]GB 50067-9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S].
[12]CJJ 75-97,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S].
[13]CJJ 83-99,城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S].
[14]GB 50222-1995,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S].
[15]發改運行[2003]2116號,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規定[S].
[16]GB 50325-2006,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S].
[17]GB 50222-95,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