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鵬,龐 飛
(1.莒南縣水利局,山東 莒南 276600;2.日照港股份動力通信公司,山東 日照 276800)
雞龍河發源于臨沂市莒南縣澇坡鎮雞山南麓,匯入沭河,流經縣城,全長37.9km,流域面積307.5km2。雞龍河作為莒南縣的城中河為改善城市環境、涵養水源、提升城市品味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了對雞龍河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和生態恢復,同時加強雞龍河沿岸排污控制。根據規劃,莒南縣將投資2.1億元把雞龍河打造成“一河兩翼”城市核心區域,主力構建以生態為基礎,以水為主題,以防洪、旅游觀光為內涵,集旅游、觀光、休閑于一體的大型生態濕地。目前工程正在實施中。
在雞龍河綜合治理過程中實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和“建設生態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城市”的治理新思路,具體做到了4個結合。
利用原先自然地形拓寬河道,對河堤進行加高,擴大行洪能力,提高了防洪能力,增加了河道的蓄水能力,有效地保護了兩岸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在治理雞龍河時,按照城市道路標準對沿河兩岸進行了硬化處理,修建了濱河路及道路內側人行道。沿河道路內側景觀綠化錯落有致,外側因勢造型彰顯神韻。目前,南岸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北岸工程正有條不紊地加快推進,初步形成了一道靚麗的生態景觀帶。整個工程預計2014年5月全部完工。屆時,這里將形成“一河清水、兩岸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絢麗美景。
近年來,莒南縣逐步加強對雞龍河沿岸排污控制,河流水質明顯好轉。通過工程措施,所有污水不直接入河,由污水管網收集到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基本保證城市河道水質,在汛期也起到了分洪泄洪的作用。同時,開展了雞龍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以更好地保護雞龍河良好的濕地景觀資源,改善莒南縣生態及水環境,弘揚地方特色文化,并以濕地資源為載體開展濕地科普宣教和濕地休閑旅游,最大限度地發揮濕地所具有的生態和社會效益。
莒南雞龍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莒南縣城北部,依托石泉湖水庫和雞龍河河道主體建設,從東至西貫穿了石泉湖水庫、雞龍河河道、臥佛寺公園和部分山體,總面積1277.49hm2,其中濕地總面積為619.47hm2(北起澇坡鎮小嶺村橋,南至淮海路以北200m,東至澇坡鎮西塔巷橋,西達西環路良店橋),濕地率達48.49%。雞龍河流域生態系統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獨特,具有較重要的保護、科研、生態教育價值。
通過對雞龍河穿越縣城、村莊段進行集中整治,全面清理沿河私搭亂建行為,拆除違章建筑,整修河道岸坡。同時,因地制宜對隆山路至良店段河道進行清淤、疏通、擴容,先后完成了90萬m3的河道開挖,7.5km的擋土墻砌筑,建設6道攔河壩和大河南、良店2座橡膠壩,在5km河道內形成水域面積60hm2,蓄水120萬m3。在枯水季節,通過河道上游段的石泉湖水庫進行調蓄補源,確保四季水流不斷。通過治理,不同程度提升了河道的防洪標準,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減少了兩岸及下游的受災面積,保護了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縣城管執法局切實搞好環境衛生基礎建設,提高垃圾處理率,并加強沿河村居環衛保潔隊伍建設,形成健全的工作網絡,嚴格執行作業標準,嚴防垃圾入河。縣水利局、住建局組織攔河閘壩管理單位搞好工程管理范圍內的環境衛生,安裝固定打撈設備,確保岸灘垃圾和漂浮物得到及時清理。
實施生態護岸、林木護岸、植物固岸等護岸工程建設,在河道南岸移栽喬灌木11萬棵,種植地被及水生植物26萬km2,布置景觀石9600t,建設停車場6處,公廁5座,木棧道310m,因地制宜地建設沿河綠化小區和休閑景觀設施,建成了集旅游、觀光、休閑于一體,水質凈化、生物多樣、景觀美麗的大型生態濕地,提升了城市品位,為縣城居民休憩提供便利。
縣環保局加強對河道沿岸重點污染企業集中監控,對達不到排放標準的企業實施限期治理,對不能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依法予以停業、關閉。縣環保局、水利局全面摸清入河排污口現狀,建立詳細的信息檔案,加強排污口日常監管。對在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的企業,嚴格執行審查批準制度,對不符合規定的堅決不予審批。同時,建設了莒南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對縣城西部生產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收集處理,并規范住宅小區排污管網設施建設,加快老住宅小區污水管網改造,實行雨污分流,嚴防生活污水直接入河。
雞龍河治理堅持以“回歸自然”與“以人為本”相結合,治理過程中在滿足防洪功能要求的基礎上要求與水質、防洪、環境、景觀、蓄水、生態、文化等多個方面和諧一致,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但由于河道治理經驗不足等原因,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在以后的河道治理中還應借鑒其他單位的治河經驗,提高河道治理水平,以便更好地造福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