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蒨
(蘭州工業學院,甘肅蘭州 730050)
精益六西格瑪法與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改進
劉 蒨
(蘭州工業學院,甘肅蘭州 730050)
針對我國目前建筑施工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困境,將精益生產理論與六西格瑪對產品質量的控制過程相結合的原理應用于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之中,討論了這種結合的可行性,分析了精益六西格瑪法在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策略,以期提高施工企業管理水平。
精益六西格瑪,建筑施工管理,適用性
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涉及到生產管理、設備管理、運營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等企業管理的所有重要方面。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經驗,是提高我國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我國現階段建筑施工企業面臨諸多困難,運用有效的管理理念,進行良好的管理才能使企業獲得更大效益,在行業中保持活力。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2012年1月~12月新開工和施工項目概況,數據顯示,1月~12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40 344億元,同比增長2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但是新開工項目數量卻出現大幅減少,而建筑施工企業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同時世界優秀的建筑集團不斷加入國內工程競爭中,于是在工程投標階段企業的選擇余地很小,特別是在邀請招標中,很少有施工企業拒絕招標方邀請不參加投標的情況,這樣就失去了優化管理的空間,單純為企業生存而經營,不利于企業做大做強。
監管和政策的不完善引發質量問題。面對如火如荼的房地產市場,施工企業只是作為代加工者的角色出現。由于監管不到位和相關政策不完善,使得建筑市場秩序存在許多問題。巨大的利益被固有集團分割,而真正建造建筑實體的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被業主方逐漸壓縮,這也使得施工企業對建筑產品質量的關注度逐漸減弱。層層分包、多種形式的轉包,使得施工企業為了獲取所剩無幾的利潤而犧牲質量。
粗放型管理模式致使企業效益下滑。建筑企業良莠不齊,規模各異,差異明顯,其中不少資質較差的企業為取得低成本優勢而采取粗放型管理模式,也有許多品質較好的企業由于管理手段和方法陳舊或管理不善,使得施工過程中出現材料浪費,庫存、施工現場布置不合理,工藝流程得不到保證等等諸多問題。
建筑施工市場競爭程度的日益白熱化。市場經濟的淘汰機制將逐步使那些缺乏創新能力和競爭手段的企業退出市場,從而強行平衡供求關系,實現優勝劣汰。對于那些力求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建筑施工企業,欲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壯大,立足企業內部管理狀況的改進和經營效益的提升,引入科學的管理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多年來,企業科學管理得到了極大重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管理問題的出現和管理方法的改進同樣是無窮盡的。根據當代世界管理學界和企業界成功理論和實踐經驗,挖掘企業內部管理的潛力,解決企業內部管理死角的關鍵是:1)日趨追求管理內容和目標的精益化;2)日趨重視對整個運營過程的有效控制;3)不斷追求全面質量管理過程的完善和全面質量控制的深化。
精益六西格瑪不是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的簡單相加,而是二者的互相補充、有機結合。六西格瑪法的關注焦點是減少變異,而精益管理的關注焦點是減少浪費。二者的有機結合對于困境當中的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意義是巨大的。建筑企業的生命是建筑產品的質量,六西格瑪法對產品的質量控制已得到國內外眾多領域的實踐驗證。同時精益管理的本質就是利用更少的資源來完成更多的事,包括更少的人工工日、施工空間、機械設備、工期、廢品。這使得施工企業從業主的視覺明確了價值,同時也保證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使得企業處于良性發展的軌道之中。施樂公司在2002年將六西格瑪法和精益管理整合在組織內實施,并將該計劃命名為“施樂精益六西格瑪”,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按照所能解決問題的范圍,精益六西格瑪包括了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管理。根據精益六西格瑪解決具體問題的復雜程度和所用工具,理論界將精益六西格瑪活動分為精益改善活動和精益六西格瑪項目活動,其中精益改善活動全部采用精益生產的理論和方法,它解決的問題主要是簡單的問題。精益六西格瑪項目活動主要針對復雜問題,需要把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的哲理、方法和工具結合起來。
精益管理與六西格瑪法的結合試圖透露出這樣一個管理理念,即細節把握和程序控制的高度統一。前者涉及到管理空間的定點定位;后者涉及到管理時序的前后銜接。細節出效益,程序出質量。這兩個瓶頸問題的綜合管理和聯合處置將使企業管理出現新的轉機。而對建筑施工企業來說,這兩個要求的結合實際上是長期以來的管理上的一個“短板”。
1)精益六西格瑪在目標決策階段的應用。在精益方式中,目標市場是限定的,企業清楚自己不想要哪些客戶。目前,絕大部分的施工企業都希望盡量多地參與投標,并且所有的工程投標都中標,或者至少大部分都中標。然而,這使得目標決策變得混亂,增加了企業的投標成本以及喪失工程的機會。而在精益管理方式中,投標目標通常是限定的,企業明確不應該參與哪些工程投標競爭,例如資信較差的業主、勞動密集型工程、較偏遠的工程所在地。當然它的前提是企業本身的技術力量強,擁有良好的工程業績,甚至擁有一些專利技術或專有工法,才能運用精益管理的思想主動地選擇投標項目。
2)精益六西格瑪在建筑施工階段的應用。隨著我國高層、超高層建筑的增加,使用者對建筑功能要求的多樣化,鋼結構、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這使得建筑施工越來越向著裝配化、工業化發展,建筑業成為一個高集合度的復雜工業,但也使其擁有了高速、標準化生產的可能,這成為精益六西格瑪在建筑施工企業應用的基礎。施工中可以運用六西格瑪法的DMAIC改進過程并且融入精益思想減少投入,消除過程中的浪費。a.定義。明確業主的需求并界定那些對企業利潤和企業影響力大的業務。例如進行標桿分析、質量屋都可以識別和明晰業主的需求。b.測量。由于六西格瑪法是和財務密切聯系的,測量階段應該準確量化基礎、主體、裝飾各分部分項工程產生的外部損失的實際成本。而在這其中,精益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資源投入,包括人力、設備、資金、材料、時間和空間,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為業主提供良好的產品和及時的服務。精益管理的目標可以概括為:企業在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與服務的同時,把浪費降到最低程度。施工企業生產活動中的浪費現象很多,常見的有:錯誤——提供有缺陷的建筑產品或不滿意的保修服務;過度加工——實際上不需要的加工和程序;多余搬運——不必要的材料、設備移動;等候——因施工中的流水施工隊伍不能按時完工或緊后工作不能按時移交工作面而等候;多余的運動——一線施工人員在工作中不必要的動作努力消除這些浪費現象是精益管理的最重要的內容。
3)分析階段。在分析階段,管理組織要找出測量階段認定的問題,這時需要管理人員運用控制圖、關鍵質量特性樹、數據挖掘、百萬機會缺陷數、故障模式及效果分析、過程西格瑪值、頭腦風暴法多種工具和方法量化分析數據。
4)改進階段。以上階段的分析結果為基礎,從4M1E(人、材料、機械、方法、環境)五個方面進行改進,這對于管理人員和企業從業人員要求較高,需要綠帶和黃帶人員進行。
5)控制階段。在這個階段新的更高水平的績效能夠維持,而且使得之前的問題不會重現。這個階段要激發一線施工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運用精益思想對所有職工形成合作態度,沒有地位差別。
按照精益六西格瑪的要求,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改進:
1)強化施工企業與設計單位的戰略協同。傳統的設計人員努力設計定制的輸出來滿足不同的業主,而往往不考慮施工的可操作性。具有精益思想的設計者常常會考慮建筑產品的可制造性,這被稱為“面向制造的設計”或“面向裝配的設計”。這會大大提高施工中的工作效率,減少干擾工期、成本和質量的不確定因素。2)重視高級管理人員的培養和人才引入。六西格瑪法需要擁有六西格瑪角色:大黑帶、黑帶、綠帶、黃帶等,這對于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推行精益六西格瑪法是一個難點,培訓是解決實施人員缺乏的途徑。隨著項目和方法的實施,職工隊伍得到改進,使企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獲得越來越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改進一線施工人員的工作態度和技能。我國現階段施工人員組成知識層次較低,多數為農村務工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工作中出現錯誤的幾率很高。而精益六西格瑪法對于職工的要求變為讓職工發現和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擁有專業技術的穩固的一線工作團隊。建筑施工企業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力求一流員工,一流關愛,一流培養,一流技能,從而達到六西格瑪全面過程管理的本質要求。4)增強對三大管理目標控制的自律性。質量、成本、工期是建筑施工企業始終應該追求的三大目標,但目前的現狀是企業寧可犧牲質量來追求利益獲得短期效益,始終處于被監督、被管理的角色。而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可以使施工企業進入低投入、高產出,保證建筑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實力和信譽的主動管理模式。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業把質量控制作為一種自覺行為,使質量目標成為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工序、每一個員工的內在追求,從而降低監控和驗收成本,為質量保障奠定堅固的基石。5)改善價值鏈中供應商的選擇與合作。當采用包工包料方式承包工程項目后,建筑施工企業擁有材料、設備采購權,傳統的做法是企業進行多家采購,認為這樣可以獲得低價,并可以確保有廣泛的選擇余地。但在精益六西格瑪法中,由于施工企業希望獲得小批量高頻次的平穩供貨以減少存放材料的空間及降低保管費用和損耗,供應商會被視為團隊的組成部分。但小批量高頻次的平穩供貨對于供應商來說,只有足夠大的訂單才值得去接受這樣麻煩的供貨方式,所以從獨家采購100%的需求就使之成為可能。在這樣的大訂單之下,施工企業可以期望供應商提出更高的折扣、更適宜的批次、更高的質量。同時為了謀求長期合作,供應商會更關注產品質量,使得施工企業進貨檢驗,過程抽檢更為簡化,節省開支,節約時間。
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瑪法是通過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實踐驗證的良好管理方法,盡管二者的結合在國內應用的還比較少,但建筑施工企業的工作對象和工作方式擁有大工業集成化生產的特點,具備應用的空間和可能性。二者的有機結合一定會幫助我國建筑施工企業走出發展瓶頸,步入國際競爭舞臺。
[1]杰 克·R·梅雷迪思,斯科特·M·謝弗.MBA運營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托馬斯·伯特爾斯.六西格瑪領導手冊[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3]Michael L,Georgd.精益六西格瑪服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4]顧青峰.有效地結合六西格瑪和精益[J].中國質量,2005 (3):1-3.
[5]何 楨,車建國.精益六西格瑪:新競爭優勢的來源[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5-16.
On management improvement of lean six sigma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LIU Qian
(Lanzhou College of Industry,Lanzhou 730050,China)
In ligh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faced b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current competitive market in China,the paper applies lean producing theory and six sigma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anagement,discusses its feasibility,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lean six sigma method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with a vie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lean six sigma,construction management,adaptability
TU712.1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3.10.025
1009-6825(2013)10-0242-02
2013-01-28
劉(1980-),女,碩士,講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