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 磊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工學結合辦學模式實施的一項重要途徑,現在絕大多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前都要經歷頂崗實習,通過實習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結合提高,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但是頂崗實習期間的關系卻是一個難題,因為企業的參與增加了管理難度,管理環境與學校管理相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情況依靠傳統的學校管理的模式不能滿足頂崗實習的管理需要。要想提高頂崗實習管理水平,必須改進和完善定崗實習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能夠適應頂崗實習的發展需要。
頂崗實習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過程的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為學生今后就業奠定基礎做好準備。從這一角度來講,定崗實習管理的目標主要有兩個。
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一般會安排頂崗實習老師,老師負責頂崗實習期間的管理,并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向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意見,幫助學生增強頂崗實習重要性的認識,并積極與實習單位進行溝通,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說在市場營銷專業的頂崗實習當中,從微觀層面上來說,指導老師在實習期間必須指導學生開展銷售工作,讓學生掌握銷售工作的要領和技巧,并根據學生的專業能力、性格特點提出具體的指導方案。從宏觀的層面來說,指導老師在實習期間,要指導學生進行企業市場營銷調研,制定科學的營銷戰略,熟練的掌握營銷方案撰寫能力,讓學生掌握營銷專業的崗位工作要求。
在頂崗實習階段,學生所要提高的不僅僅是專業素質能力,還包括心理調節能力、溝通與交流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盡快的了解社會、在社會上立足。比如說在工作當中,深入了解不同的工作崗位的崗位工作內容和要求,學會與領導和同事的和睦相處,能夠熟練的與客戶進行溝通和要求。面對生活和工作當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能夠積極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拿出具體的方案來應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一個完善的管理機制一般是由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兩部分構成的,頂崗實習的管理機制也包括這兩個部分。
頂崗實習期間的管理需要企業積極的配合,高職院校必須建立一批能夠滿足學校各個專業需要的校外實習基地,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理論認為激勵機制的基礎是利益機制,在激勵機制構建中高職院校要積極尋找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點,建立校企合作辦學的長效機制。比如說在訂單式人才培養當中,高職院校根據企業的需要培養人才,在固定的時間內向企業派駐實習生,企業必須為訂單內的學生安排實習崗位,學生畢業以后優先錄取訂單專業的畢業生。同時,高職院校可以借助自身在教學資源、教學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為企業提供高水平的員工培訓服務,以換取穩定的頂崗實習機會,從而在利益共享的基礎上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指導老師在實習指導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參與實習企業的管理,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題,讓企業能夠在頂崗實習期間受益,而學生能夠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
約束機制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評價機制是約束機制的核心內同,科學、合理、規范的評價機制能夠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實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實習質量。但是,在傳統的頂崗實習評價制度當中,一般是由學校組織教師單方面進行的,企業不參與學生評價,除了工作過程之外對學生沒有約束力。而實習指導老師,因為不能直接參與企業的管理,對于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生也難以形成有效的管理,難以保證學生的頂崗實習質量。因此,在頂崗實習管理當中,要建立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的約束機制,對于學生的評價由實習指導老師、學校指導老師和自評三部分組成,將企業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提高企業參與學生頂崗實習評價的積極性,并利用學生自我評價,引導學生深化對頂崗實習重要性的認識,明確頂崗實習期間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
按照頂崗實習的特點,頂崗實習的管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實習前的準備、實習中的管理、實習后的經驗交流,三個階段的具體內容如下。
在頂崗實習期間,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這些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編制詳細的頂崗實習計劃,在計劃編制的過程中要考核企業的分布及學生的數量、專業、實習崗位等因素,配備實習管理人員和校內指導老師,要去定崗定責、責任到人。計劃應該由管理人員、校內指導老師和企業指導老師共同制定,做到一個崗位一個計劃。第二,建立頂崗實習制度,制度是頂崗實習管理的依據,高職院校要根據頂崗實習管理的實際需要,制定《頂崗實習安全教育案例及手冊》《頂崗實習學生行為規范》《學生頂崗實習考核標準》等完善的頂崗實習管理制度,還要建立教學管理、考核評價方面的制度,既要保證管理工作的實施,又要保證實習期間學生的合法權益。尤其是要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為此高職院校可以建立頂崗實習保障基金,在實習單位意外傷害保障之外增強學生人身安全的保障能力。第三、制定校內實習指導老師,在頂崗實習之前,高職院校必須制定實習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在實習期間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比如說實習單位一些紀律方面的管理規定,職業道德培養等等。第四,幫助學生聯系實習單位并確定實習崗位,在實習單位上要鼓勵學生自己聯系,自己尋找不到合適的實習單位的,可以由學校統一安排、推薦實習單位。實習崗位必須與學生的專業聯系起來,以保證實習的效果。第五,重視和加強頂崗實習期間的安全教育,由于離開的學校,學生面臨的安全問題比較多,在實習之前教師要反復的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并與學生簽訂實習安全協議,提高學生的實習安全意識。第六,建立頂崗實習檔案,詳細的記錄學生頂崗實習情況,包括學生姓名、聯系電話、頂崗實習單位及聯系電話等等,按照專業和班級進行分檔管理。
實習過程中的管理是頂崗實習管理的核心內容,在這一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記錄并更新學生實習信息,實習指導老師要每周更新一次學生的聯系方式及實習單位的信息,要保證與每一位學生都聯系上,定期與不定期的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并記錄學生的實習情況。第二,要定期召開情況匯報會議,可以采取遠程視頻會議、面對面會議等形式,由實習指導老師、輔導員、學校領導參加,實習輔導老師向與會人員匯報實習情況。第三,定期到實習單位進行調研,了解企業對實習學生的管理情況,對實習崗位及條件的提供情況,同時要了解企業對學生的要求,為改建和完善實習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據。第四,在頂崗實習期間,實習指導老師要指導學生撰寫實習報告、實習日志等,主要內容為學生實習過程中的一些感悟和收獲,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讓學生通過實習報告進行反思與提高。同時,鼓勵企業針對實習期間遇到的問題,向企業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第五,完善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生考核工作,考核可有分為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以定量考核為主,在定量考核的主要指標包括:專業對口實習時間、連續實習時間、與指導老師溝通頻率等等,定量考核得分越高,說明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表現就越好。定性指標主要包括不能以分數的形式進行衡量的指標,比如說實習報告和實習日志,在定性評價當中要對學生的職業大盤的、團隊協作精神、工作紀律、工作態度等做出評價。學生返校進行畢業答辯的時候,由指導老師根據學生的實習報告和實習單位的評價,對學生的定性指標進行打分。
實習結束以后,高職院校要組織學生進行實習交流,這是一個良好的相互學習的機會,在交流的過程中對于實習過程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學生要進行表彰和獎勵。第一,要以專業為基礎組織經驗交流會,也就是相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交流,主要交流實習過程中的一些感受和經驗,以及對未來工作的一些感想和籌劃等,通過經驗交流能夠豐富學生的實習經驗,更好的消化實習過程中學到的各種知識。第二,在經驗交流結束以后,高職院校可以召開頂崗實習表彰會,要求全體學生都參加,在表彰會上讓在實習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優秀學生代表發言,發言的內容可以談一些實習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已經對低年級學生實習的一些建議,通過發言給不同年級的學生提供一個經驗、學習交流的機會。在最后,高職院校要對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如評選優秀實習學生,發放獎狀、證書和獎品,并記錄在學生的檔案當中。在完成經驗交流會和表彰會以后,要進行總結,涉及到的一些資料要進行存檔,并對下一步的實習管理工作進行安排和改進。
總之,高職院校要重視和加強頂崗實習期間的管理工作,構建起完整的管理體系,加強學生的指導與監督,提高學生對實習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并從實習前、實習中和實習后三個方面進行完善,確保學生頂崗實習的質量。
[1]孫標.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模式探索[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王阮芳;李劍.高職院校實施頂崗實習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J].文教資料,2012年18期
[3]王娟;齊紹瓊.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發展趨勢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2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