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大姐作為成都市青羊區的一名普通失地農民,過去除了務農外,她沒有其他的一技之長,而現在,她成為了一名小區保潔工。不出社區,每天八小時的穩定工作,讓她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還有了更多的時間照顧家人。去年起,青羊區在全市率先引入了第三方調查機構,采取登記失業率與調查失業率相結合的“雙軌”統計方式,更為真實而客觀地了解和掌握全區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居民就業、失業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服務,確保全區農集區居民充分就業。
溫大姐是文家街道七里社區的居民,由于沒有一技之長,在失地后,她只能長年奔波在外到處打零工為生,兒子上初中后,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的起居生活,溫大姐放棄了在外打工的機會,回到了家中。然而光靠丈夫一個人掙錢養家,一家人的生活壓力比以前大了很多,回到家后,溫大姐一直想在本轄區內找一份合適的工作。還沒等溫大姐到社區登記,街道的就業工作人員就在調查失業率時,來到了溫大姐的家中。得知溫大姐失業在家,又有極強的就業愿望后,街道立即根據溫大姐的需求,幫助她物色工作。兩周后,溫大姐在自家的小區里當上了一名保潔工,就業后,在街道和區就業局的組織下,溫大姐還參加了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原來打掃小區和打掃自家屋子是有很大區別的,需要掌握一定的保潔常識和技能。”溫大姐告訴記者,通過參加就業培訓,她學到了很多保潔技能和工作中與人打交道的技巧。如今,溫大姐每天工作八小時,所在的物管公司為她繳納了社保,對于現在的生活,她感到很滿意,“太好了,現在有了穩定的工作,還有時間照顧娃娃。”
和溫大姐一樣,在區就業局和街道的全力幫助下,同轄區的雷大姐在去年開起了中餐館,當上了小老板,在實現自身就業的同時,還帶動了六名失地農民就業。如今,中餐館的生意越做越紅火,雷大姐說,她的夢想是有一天能在市區擁有一家自己的中餐館。
區就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區就業局將把調查就業率作為評價就業服務工作的評價指標,根據調查失業率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服務工作。今年,區就業局將加緊農集區精品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還將深入推行就業分段負責制,實現就業服務工作無縫對接。此外,還將細化入戶調查、技能培訓、崗位推薦、創業幫扶、失業保險金核發等相關就業服務工作,力促全區就業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