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來,都江堰市人社局以構建“和諧人社、陽光人社、服務人社”為目標,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就業促進、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工作全面有序推進,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工作也得到了更好地提升,在各項民生目標超額完成的情況下,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服務精品,為都江堰市建設國際旅游城市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支撐。
都江堰市人社系統干部職工始終把“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八個字放在心中,在確保各項民生目標超額完成的同時,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工作也得到了更好地提升,從而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服務精品,彰顯了民生服務新理念。
推進就業促進“311”工程。去年,全市廣泛開展了以培訓促創業、創業促就業、就業促提升的就業促進“311”工程,即每年培育300個就業明星、培養100個創業明星、培優100家擴大用工企業。目前,全市已培育就業明星313人,培養創業明星101人,培優擴大用工企業105家。
實施“六大創業”工程。近年來,都江堰在全市開展了“六大創業”工程,即城鄉失業人員和失地農民自立創業,外出農民工和外出務工失業人員返鄉創業,有種養殖經驗、有蜀繡手藝等人員家庭創業,大學生畢業生和技術人員科技創業,殘疾人員勵志創業,精通書畫、古玩等人員文化創業。截至目前,全市新型創業企業增加280個,新型個體工商戶增加1265個,創造18790個就業崗位,近萬人實現了就業。
開展 “政務服務進樓院”活動。針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更新快、內容多、涉及面廣等情況,市人社局領導班子率隊深入對口聯系鄉鎮 (街道),與所在轄區的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座談,現場耐心解答群眾最關心的困難人員就業、社保購買政策、醫保報銷比例、務工人員維權、被征地農民參保等問題。
搭建 “流動人力資源市場”。市人力資源市場堅持不定期根據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以及鄉鎮 (街道)城鄉求職人員的就業愿望,將崗位、政策、培訓等服務送村入戶,到各鄉鎮(街道)舉辦流動和專場招聘會,現場為企業和求職人員搭建就業供需平臺。
打造“12333”民生服務品牌。都江堰市 “12333”電話咨詢中心于去年4月正式面向社會開通運行,擁有9個人工座席,截至目前已接聽受理電話咨詢5200人次,成為廣大群眾咨詢人社政策、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渠道。
實施“一鎮一品、一村一特”培訓工程。為了提高群眾就業工作的穩定性和收入水平,市人社局通過加強“校企”、“校校”合作,開展訂單、定向培訓,在以旅游業、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鄉鎮和產業優勢顯著的村(社區),分類開展相關培訓,既解決了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又解決了就業問題,實現產業就業“雙贏”。
推進社保業務網上經辦新模式。為進一步減少參保企業的辦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市人社局大力推行網上經辦業務,目前已有250家大型企業實現了社會保險網上經辦,下一步還將在全市中小型企業中全面推開。
完善定點醫療機構考核制度。市人社局通過組建專家組深入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評審,委托第三方機構定期審查“兩定”機構的醫療服務狀況,與衛生局聯動建立醫療機構分級管理制度,不定期參加醫院院長例會通報醫保監管中發現的問題,成立公安、衛生等多部門組成的“外傷”評審小組,加強了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確保了醫保基金安全。下一步,還將把考核制度延伸到醫院的醫師,建立定點醫療機構醫保醫師管理制度,進一步創新舉措保障基金安全。
建立“三位一體”執法維權機制。市人社局創新建立了“行政執法+信訪和解+仲裁調解”的三位一體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勞動保障行政執法與司法部門聯動執法;通過完善信訪“大公開”工作手段,由局領導班子成員公開接待來訪務工人員并親自督促落實信訪問題;通過建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五調解”機制,對投訴案件進行全程調解等措施,有效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
開發就業社保綜合信息定位系統。在成都率先開發出了社區就業社保信息監管系統,對每一個特定社區的就業社保業務開展情況進行統計和監控,鼠標在地圖上點一棟樓,便能演示出該棟樓居住的人數以及每個人的就業情況、參保情況等信息。并實時進行信息更新,各級終端用戶能隨時通過網絡進行監控、管理。
加強“筑巢引鳳”工程。“五大興市戰略”中“全域開放”的提出,對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以來,市人社局不斷加大“筑巢”力度,申報設立成都市級創新人才工作站2個,博士后工作站增至4家。提出 “岷江人才計劃”,為高端人才培養提供了發展平臺,招才引智的基礎更加雄厚。
規范大學生志愿者管理。從實施大學生志愿者計劃至今7年來,前后共計有2000余大學生志愿者在都江堰市城鄉基層服務,共計為旅建辦、經開區、文廣新局、交通局等有關部門選派了30余人,形成了大學生志愿者“支醫、支教、支農、支旅、支企、支文、支交、扶貧”的“七支一扶”模式。
公共服務實現新突破。截至目前,都江堰市21個鄉鎮(街道)及經開區的278個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站)開通了4M光纖專網,完成崇義鎮、天馬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在全市統一設立了28個業務經辦窗口,將就業、社保、醫保、行政審批、勞動關系等經辦業務下移到鄉鎮(街道)。
據統計,去年都江堰市實現就業、社保(醫保)等工作目標全面超額完成。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080人,城鄉失業人員再就業395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新增轉移就業7813人;落實小額擔保貸款1613萬元;44名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培訓農民工12921人,創業培訓894人;職業技能鑒定合格6595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增5559人,累計86574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增9440人,累計159682人;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8.45萬人,參保率90.7%;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1.06萬人,參保率達98.2%。
2013年,都江堰市人社局提出,實施“培訓創業促進”行動,在就業質量培訓層次上實現新提升;實施“基金征收提質”行動,在統籌城鄉社保體系上實現新提升;落實“重大惠民舉措”行動,在全民醫療保險待遇上實現新提升;實施“定點醫療機構分級考核”行動,在醫保基金監管上實現新提升;實施“優秀人才培引及素能建設”行動,在規模擴大素質優良上實現新提升;實施“人事及工資制度改革”行動,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上實現新提升;實施“勞有所得維權”行動,在監察執法調解仲裁上實現新提升;實施“民生品牌創優”行動,在公共服務自身建設上實現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