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雁
職工教育經費是指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職工教育事業的一項費用,是企業的一項流動負債。職工教育經費專項用于企業職工后續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在日常會計核算時,應在“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管理費用”等科目進行。但對企業以無限期向以后年度結轉超支的職工教育經費,由于稅務處理與會計處理會產生了暫時性的時間差異,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定,對產生的時間性差異,需進行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應在“遞延所得稅資產”、“所得稅費用”科目進行核算。現舉例說明:
[例]某企業2010年、2011年、2012年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額分別為40萬元、56萬元、80萬元。其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支出均符合稅法規定,準予企業進行稅前扣除,并且按照工資薪金總額的2.5%實際列支的職工教育經費分別為3萬元、1.2萬元、1.1萬元。假設該企業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未來期間,能實現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各年均適用25%的所得稅稅率。試進行會計處理。
1、計算應列、超列的職工教育經費。
當年應列職工教育經費:40×2.5%=1(萬元)
當年超列職工教育經費:3-1=2(萬元)對產生的2萬元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2、會計處理(單位:萬元,下同)。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0.5(2×25%)
貸:所得稅費用 0.5
1、計算應列、超列的職工教育經費。
當年應列職工教育經費:56×2.5%=1.4(萬元)
當年會計實際發生額1.2萬元小于稅法規定的計提額,企業可以全額據實列支。對于0.2萬元差異,可以轉回2010年超支的部分,2011年納稅調減1.2萬元。2010年超支的可抵扣暫時性余額為0.8萬元(2-1.2=0.8)。
2、會計處理。
借:所得稅費用 0.3(1.2×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0.3
1、計算應列、超列的職工教育經費。
當年應列職工教育經費:80×2.5%=2(萬元)
當年會計實際發生額1.1萬元小于稅法規定的計提額,企業可以全額據實列支,并產生0.9萬元的差異。對此,可將2010年超支的可抵扣暫時性余額為0.8萬元于2012年度列支,將2012年納稅調減0.8萬元。至此,2010年實際大于稅法計提數的暫時性差異全部結轉完。對于稅法大于實際數的差額,按照據實扣除的原則,屬于永久性差異,不做所得稅會計處理,將剩余的暫時性差異全部轉回。
2、會計處理。
借:所得稅費用 0.2(0.8×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