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江蘇中安工程設備安裝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9)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我國的整體經濟實力以及綜合國力得到不斷加強,而各級政府在消防工作方面的投入也相應的得到增加。這有利的促進了當前消防工作的基礎建設發展,尤其是對于各類消防部隊的建設與投入,使得消防隊伍的裝備力量得到明顯加強。例如,我國之前廣泛使用的執勤消防車輛以東風140為底盤該轉的功率為118kw的汽車為主,而且在數量上較少,不能完全滿足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對消防裝備投入不斷增加,大量新型消防裝備開始進入到消防部隊中,例如當前消防部隊使用的消防執勤車輛主要以功率為132kw的東風汽車為主,并根據具體的消防工作需要分別配置中、低壓和高、中、低壓消防泵。當前,我國消防隊伍中所擁有的消防車輛數量達到了1500多輛。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大、中城市還自行購置了其他大功率、大容量以及高水壓的消防車輛。尤其是在先后三次的消防特勤隊伍建設工作支護,大量的先進多功能消防設備,例如不但可以用于火災撲救,同時也可以用于化學災害、地震災害處置等救援工作的消防車輛中,使得消防隊伍的整體消防能力得以明顯增強。
在我國消防裝備得到明顯升級的同時,消防裝備建設發展過程中依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消防裝備的建設發展工作出現了有悖于消防戰略發展的規劃。例如,部分城市購置舉高消防車輛時,過分追求舉高高度,不以城市的具體需要為參考;大部分地方的消防部隊在引進先進技術之后,不注重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導致自身消防裝備技術的發展受限,使得消防裝備建設及發展的投資過大,不但增加了地方資金的投入,同時也不利于消防裝備的整體建設。
我國消防設備在投資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貪多求快,希望通過一部到位的方式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同時,不注重引進與設備相配套的技術,不善于將之進行消化吸收,實現消防技術的橫向發展。這也是導致我國消防裝備發建設投入的重要難點。下面以壓縮空氣A類泡沫滅火設備為例,探討我國消防裝備配置及投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A類泡沫滅火劑是一種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材料的活性劑,其通過降低水分子的表面張力來強化水體的滲透能力,達到提高滅火效果的目的。同時,這種滅火方式的水漬損失相對較小,可以有效節省消防用水,增加消防滅火能力。但是,該壓縮消防車的使用也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
其一,設備的結構復雜,操作及保養工作難度較大。由于在設備中增設了壓縮空氣系統,因此設備的整體結構比傳統設備復雜很多。操作過程中不但要調節水體壓力,同時還要對壓縮空氣以及泡沫的出口壓力進行調節,同時還要保證水壓、空壓、泡沫壓力三者之間的平衡。另外,還需要對泡沫的干濕度進行調節。
其二,價格較高,不利于進行大范圍的推廣與使用。由于壓縮空氣A類泡沫滅火設備的整體結構十分復雜。通常,從國外進口一臺類似的設備需要投入300萬人民幣。而購置國內生產/組裝的對應設備也需要將近200萬元。這明顯加大了當前投入尚不十分充分的消防資金壓力。
在我國的消防車輛配置過程中,不應該過分強調設備功能的“多”和“大”,而應該從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出發,采用合適的方式對消防設備進行高、中、低的搭配。同時,重點做好與消防設備相配套的消防技術研究發展工作。
我國的消防裝備發展基本上是基于“引進設備—引進裝備及其相配套的技術—為了引進技術而購買裝備—消化引進技術—技術消化—因地制宜合理創新—良性循環發展”的發展方針進行的。這種方式有效的保證了我國消防技術裝備的合理完善,有利于提高我國消防裝備技術的整體水平。當前,我國正處于第三、第四個階段,因此當前的主要工作在于對既有裝備技術進行完全消化、吃透,并使得其功能更加安全、可靠,并日趨完善。因此,這就要求我國的消防部隊不但要對當前的消防裝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認識,同時還應該充分利用當前的先進設計與分析技術,例如ANSYS、CFX等軟件對當前建筑結構火災形成機理以及消防滅火過程進行仿真研究,對消防工作從技術原理、消防理論等深層次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使得消防技術裝備在技術結構、產品功能以及使用性能等多個方面達到科學、合理、優化的目的,使得消防裝備更具合理性。
消防工作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消防裝備設計理念,在新時期重點對影響消防人員健康的有毒、易燃、易爆以及高溫等消防場所進行研究,設計對應的消防裝備,替代消防人員進行消防偵查、探測、滅火、破拆、封堵、排爆以及救援等工作,讓我國消防裝備水平進入智能化階段。當前,我國的消防機器人技術以上海消防研究所最為先進,其先后開發了三代消防機器人,使得我國的消防機器人進入到產業化階段,為我國消防機器人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還應該持續對以消防車、消防泵、消防炮等為代表的大功率、多功能、輕型化消防裝備進行研究。在裝備設計制造過程中大膽融入新材料、新工藝以及新技術,使得消防裝備朝向更高效、更安全以及輕型化的方向發展。
最后,消防火場的生理、心理學研究也是當前消防裝備設計制造的一個重點研究內容。由于消防人員在火場的心理、生理變化直接影響到其裝備操作等相關消防行為。因此,在消防裝備發展過程中還應該深入研究消防員在火場的生理、心理學反應,分析其行為特征,使得消防裝備的設計制造建立堅實的理論依據基礎之上,使得消防裝備更加人性化。
[1]羅慶華,馬妮娜.我國消防裝備與技術的發展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8):59.
[2]張云.對構建適應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方向的消防體制新格局的思考[J].管理學家,2011(9):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