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偉
(中國東方航空工程技術公司浦東維修基地,上海 201202)
因飛機故障而造成的航班延誤一直是困擾航空公司的一項重大技術難題,給航空公司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損害公司形象。在國外的飛機設計中,飛機的可維修性已作為與可靠性、性能指標、全壽命費用等同樣重要的基本參數。維修性是飛機在設計過程中的一項固有屬性和設計特征,其主要衡量指標有:維修費用、維修頻率和良好飛行時間[1]。由于維修性是飛機在設計時的固有屬性,因此如果對某一定性飛機的維修性再設計就相當于是對整個飛機的再設計,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探討現役飛機維修性的途徑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具有深遠意義。
維修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飛機的可達性是指飛機在維修過程中能夠觸及到部件的難易程度。飛機內部結構中有燃油系統、空調系統、控制系統、液壓系統、氣源系統等,內部結構十分復雜,同時現代高新技術在飛機中的應用使飛機變得復雜。這些因素給飛機的維修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使維修工作效率低、工時長[2]。
由于飛機系統的復雜性以及各系統的關聯性,同時飛機在設計過程中一些防誤差設計不合理,使得維修人員更難操作,從而容易出現人為差錯。飛機的維修人員需要具有很高的維修水平,需要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與理論知識才能完成飛機的維修。
一架飛機是由幾十萬部件構成,而飛機維修基地無法儲備所有部件,且飛機上任意零件或部件出現問題都有可能使飛機出現系統故障造成飛機停飛,這就需要飛機維修人員能夠及時進行檢修。倘若飛機上某一部件損壞需要更換而維修基地沒有該部件,這就勢必造成維修工時加長。而目前維修設備和工具都很簡單,這就給維修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同時,維修質量也不可靠。
總結以上所列因素再結合維修經驗和故障規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飛機的維修性能:
對飛機中提高維修性起關鍵性的部位進行專業改進,使得改進后的飛機可達性好,零部件之間要留有足夠的空間以供維修,根據部件尺寸、質量、和體積大小合理安排空間結構;在設計維修通道時,要留有足夠空間以供維修人員手臂或工具進行維修操作。同時設計醒目的維修標識,以提高維修效率;測試點和檢查點要方便查找。對拆裝部分復雜的設計進行簡化以方便維修,在較難接近維修的部位周圍安裝傳感裝置進行自動檢測。對易腐蝕、易發生損傷的部件周圍采取必要的防護手段從而減少這些地方的維修任務[3]。
使用不同的維修工具和設備維修同樣的飛機得到的維修性是不同的。好的維修設備和工具的使用將會使維修時間和維修費用等維修因素發生質的變化。因此必須要改進維修工具盒設備,使用配套、先進和高效的標準維修設備和工具。例如解決常規拆卸難的問題可以使用專用多動能組合工具,提高拆卸效率;為了減少出動準備時間可以采用充填加掛自動化措施。目前高新技術廣泛應用與飛機維修領域,飛機出現的故障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維修難度增高,因此需要引進高新技術。借助于各種新技術和新方法、工藝和計算機等對飛機進行檢測和維修,準確性好、效率高、可以極大的較少人力資源,是今后一個重要發展方向[4]。
作為保障飛機安全的最重要一個因素,飛機維修人員的培訓必須是嚴格的,要對維修人員進行全方位的系統培訓,由于某一單一專業已經不能夠滿足維修需要,因此應該注意進行專業交叉培訓。嚴格執行只有經過專業系統培訓的維修員工才能從事飛機維修工作。這樣可以保證飛機的維修質量,增加飛機的良好飛行時間。
飛機在進行結構設計中要盡量采用標準件產品以方便維修。盡可能的使用標準統一部件從而能夠減少對維修工具數量的要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維修時間。將對稱安裝并且功能相同的文件最好設計成可互換的零件并在結構件中設計成不同機型、不同部位的結構件互換,這種設計可以減少維修任務。同時處于安全考慮,維修通道中的部件不能有尖銳邊角最好設計成圓角或者有防護物[5]。
對于飛機的維修工作是一項重要且相對復雜的工作,綜合性很強,對維修人員具有很高的要求。同時飛機維修也由傳統的維修方式向智能化方向轉變,以對飛機性能的分析預測為基礎,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非接觸式檢測技術、嵌入式技術的綜合應用進行飛機故障的檢測和處理,從而能夠保證飛機的飛行安全和降低飛機的維護費用和維修時間,為航空公司贏得良好的信譽。
[1]張永生.民用航空維修工程管理概述[M].北京:中國民用出版社,1999.
[2]李印福.從MSG理念演變看A320飛機維修[J].中國民用航空,2008.05
[3]王振宇.充分利用資源,提高排故效率[J]適航與維修,2004.05
[4]吳蔚,張寶珍.飛機維修系統的演變[J].航空維修與工程,2007.02
[5]力紅.飛機可靠性維修性與壽命周期費用權衡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