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稅收征管系統對居民企業與非居民企業之間涉稅行為的監管尚有疏漏之處,可能導致國家稅收流失。稽查實踐證明,有效利用第三方信息對查證此類涉稅行為中的偷稅事實,彌補監管疏漏,具有重要作用。現將某典型案例介紹如下。
2011年8月29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工作要求,北京市某區國稅局稽查局對中國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9~2010年的資本性交易項目進行專項檢查。
在正式進駐檢查之前,檢查組認真研究學習了有關“資本性交易項目”的會計、稅收政策,并利用網絡、圖書等渠道,了解該單位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檢查組制作了詳盡的檢查計劃和檢查提綱,確定了對長期投資、股權投資、資本公積、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等資本交易類科目的重點檢查,為下一步檢查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
雖然檢查組做了大量查前準備工作,但由于檢查對象為大型上市公司,資產規模龐大、業務種類廣泛、會計核算方法復雜、稅務資料繁多。而檢查人員的現實情況是人員少、時間緊,在此形勢下,檢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為了化解僵局,檢查組及時拓寬檢查思路,跳出“就賬查賬”的固有模式,強調對網絡、報紙、中介機構報告等第三方證據的審核,尋找案件突破口。
在此案的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對審計報告、稅審報告以及上市公司對外披露年度報告等資料中涉及“資本性交易”的內容逐一進行了審核。終于,細心的檢查人員在對該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的審核中發現,該單位2009年持有股權情況對比2008年有重大變化,而現金流量上卻無變化。這引起了檢查人員的懷疑,隨即找到有關股權交易及變動情況的披露信息,發現該單位曾在2009年接受國際信用卡組織VISA組織捐贈的149,281股普通股股票。
這個重要的發現,打開了案件的突破口。“接收VISA組織捐贈是否確認收入繳納了企業所得稅?”檢查人員憑著高度的職業敏感翻開了企業的所得稅申報表,發現并無此筆捐贈的調整項目。隨后找到了該單位2009年6月30日140號憑證:確認國際VISA組織贈送的149281股普通股股票,根據IPO價格確定可供出售股權投資成本6568364美元,由于VISA公司于2008年上市,故投資成本記入“財務報告報出日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通過原始憑證的記載印證了檢查人員的懷疑。更意想不到的是,在記賬憑證后附的“財務處理意見通知單”記載,該筆捐贈是發生在2008年,直至2009年6月份才進行賬務處理。
經檢查,該單位2008年接受國際信用卡組織VISA捐贈的149281股普通股股票,2009年6月根據IPO價格確定可供出售股權投資成本6568364美元,由于VISA公司于2008年上市,故投資成本記入“財務報告報出日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折合人民幣44892140.59元(2008年12月31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6.8346,6568364美元折合人民幣44892140.59元)。經過對2008—2010年企業納稅申報資料審核,發現此筆接受捐贈股份業務,該單位未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八項及《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該單位應調增2008年度應納稅所得額44892140.59元,按25%稅率補繳2008年企業所得稅11223035.15元。同時,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對該單位從稅款滯納金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4814682.08元。該案件已執行完畢,稅款、滯納金已于2012年1月入庫,共計16037717.23元。
一是確定案件檢查方向,制定查前預案。稽查局按照選案部門下達任務的要求,制定檢查預案。檢查組要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根據稅收征管的各種數據、結合稽查工作經驗,并以上級稅務機關的檢查方案和要求為依托,分析判斷被查企業可能存在的涉稅問題,確定檢查方向和基本內容,簡明扼要的指出檢查的主要稅種和關鍵,以增強稅務稽查實施的針對性,強化稽查工作效能。
二是拓寬檢查思路,重視第三方證據。在面對檢查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拓寬檢查思路,找到案件突破口成為檢查的關鍵。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要充分重視對第三方證據的審核,從中發現重大的稅收利益和潛在的稅收風險。第三方證據主要包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招股說明書、募集說明書、定期報告、臨時報告。中介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鑒證報告》等資料。第三方證據的獲取渠道包括:網絡(中國上市公司咨詢網)、報紙(證券日報)、被查自己企業提供的相關資料。第三方證據的審核要點包括:重大交易事項可能存在的巨大稅收利益、涉及的重要納稅調整事項及可能隱藏的潛在稅收風險。為此,檢查人員關注的主要信息應落腳于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對定期類報告重點審核報表內部信息、重大事項、重大合同披露;對臨時類公告,則應重點閱讀債務重組類、企業合并類、股權交易類、政府補助類等相關信息。
三是加強對非居民企業涉稅行為的監管。強化對居民企業和非居民業務往來重點項目和復雜事項的風險分析、核查和跟蹤管理,以建立起居民企業與非居民企業一體化管理機制。同時將非居民稅收管理與稅務審計、反避稅、情報交換工作有機結合,將非居民稅收管理工作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