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利
(河南省陸渾灌區偃師市管理局,河南 偃師 471900)
水利工程作為一個國家的基本建設項目,是關乎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程。作為一個有著8億農民的農業大國,我國一直非常重視灌區節水技術的發展,為它的創新發展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取得了快速穩定的發展。本文就我國水利工程灌區節水技術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重點談談灌區節水技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技術改造的具體措施。
我國的灌溉技術源遠流長,從2000多年前就有了灌溉工程的雛形,之后一直不斷的改進和創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當今世界水資源越來越緊張的時代,單純的灌溉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節水灌溉成為全球各國都在重點研究的一個課題。應用先進的節水技術,提高灌區用水的利用率。節水灌溉的內容包括: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灌區節水工程技術改造和節水的管理。
節水灌溉技術,從用水到農田,中間包含了很多個環節:水資源的調配、運輸、田間澆灌和作物對水的吸收。節水灌溉技術,就是在這些環節中做出相應的措施,使水資源盡量少的流失,盡可能多的被吸收和利用。我國地形地勢復雜,每一個灌區都有不同的特點,這就需要針對每個灌區都要有相應的節水技術,灌區節水灌溉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我國對灌區節水技術的重視,決定了節水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目前主要采用的節水灌溉技術有渠道防滲技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噴灌、滴灌、滲灌和雨水利用技術。在政府部分的重視和監管下,灌區節水技術一直在創新和改進。
據官方統計,我國農田灌溉面積占所有耕地面積的43%,一半以上的耕地沒有灌溉設施。這些地區還在沿用古老的灌溉方式,農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效率卻極低。這些地區主要是貧窮落后山區和地形條件極其惡劣地區,以目前的灌溉技術很難實現全面的灌溉工程。而有灌溉設施的地區,雖然在近年隨著科技發展灌區節水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防滲襯砌技術還有待提高,防滲率仍然不到30%。因此,我國灌區節水技術還有很大的空間和潛力。
首先,在灌區節水技術上,技術的創新是勢在必行的,不斷的完善灌區節水在提高灌溉效率上的應用,針對全國各灌區的地勢、氣候等實際情況,普及與推廣噴?、微灌技術,我國會有越來越多的耕地實現節水灌溉,推動農業經濟的效益。其次,在灌區節水技術的管理上,會借鑒和學習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技術的信息化、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提高灌區節水管理效率,將是未來幾年灌區節水技術管理的重點內容。
灌區節水技術改造,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用最少的投入達到最大的灌溉目標,實現高效增收的目的。為國家經濟發展,農民增產增收,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舉例來說,過去的灌溉技術,水資源在運輸過程中會因為蒸發、滲漏流失一部分,造成成本提高,效率低下。新的灌溉技術和設備材料更新改進后,則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水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經濟效益自然就增高了。
水利工程是一項關乎民生國計的重大項目,是國家保持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灌區節水技術改造,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礎,也促進了社會穩定、人民安定團結的和諧局面。
在全球水資源緊缺的形勢下,節約用水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在工業、農業等各領域普遍重視。灌區節水技術的改造,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節約了水資源,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前的水管理體制,在整體的水資源管理和各地方灌區用水的管理,都存在一定不利于節水的問題,其中水權指標分配、田間灌溉用水定額等問題是比較普遍的。制定灌溉用水定額機制,增進量水測水設備、改變計收水費的方式,是對灌區節水改造所必須進行的改革。在灌區節水管理上,既要對用水權進行控制和監管,又要對基礎的制水重視起來;既要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又要實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有的地區,上游水源充足的地區利用地理環境的優勢對水資源隨意浪費,而處在下游水資源匱乏的地區則嚴重缺水。這種現象如果不加強管理,節水灌溉就只是空談。
對灌區節水設備的改造,重點是對現有大型灌區渠道防滲,灌區建筑物的維護和完善灌區工程配套等的改造。我國灌區設備和建筑不少都已經陳舊老化,節水灌溉的功能下降,影響了灌區節水的效率。比如運輸水源的管道,在超過一定的使用年限后就會產生漏點,如果不加以維護和更新,則會加大節水灌溉的成本,影響灌區節水的效率。
人才對灌區節水技術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加大對節水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保障制度,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輸送人才去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來開創祖國的水利事業。從長遠看,專業人才是灌區節水技術的根本。
澳大利亞、以色列是目前國際上擁有最先進灌區節水技術的國家。他們的先進主要體現在信息化管理上。網絡技術的應用和先進的自動化設備的應用,極大的節省了人力物力。因為在水資源分配和整個灌溉環節的及時監控和調節上的最優化,避免了人力管理的不科學和不公平性,使水資源最合理的被應用在灌區工程上,提高了經濟效益,也保障了生態環境效益。這些經驗和技術,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目標。
小結:水利工程技術的改造工程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在各個環節審視自身的不足,從思想根源上把這項事業重視起來,從技術和管理上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成為利國利民的好事。
[1]逢煥成.我國節水灌溉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土壤與肥料.2006(5).
[2]趙飛,謝瑞.淺談灌區信息化建設與發展趨勢[J].中國西部科技.2011(1).
[3]孫景生.我國水資源利用現狀與節水灌溉發展對策[N].農業工程學報.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