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多志 陳 文 王湘君 苗 爽 逯 煒
(1.瓊州學院理工學院,海南 三亞572022;2.瓊州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1]。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應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而新課程的設置有助于學生主動構建自身發展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實施主體性教學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化學教師要及時改變觀念,建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向互動的學習方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此筆者確定了“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發展的研究與實踐”為研究課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1.1 化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者、合作者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程改革中,“傳授式”的教學方式遭到了否定,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傳統教學的種種弊端歸結起來最根本的一點,是對學生的被動學習
從實踐到理念上的無條件接受,即“你不會學,我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強迫你學習”。與傳統教學相反,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是:“你不會學習,我幫助你會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想辦法吸引你喜歡學習”,鼓勵學生自由地去學。教師不可能提供每個學生都適合的學習方式,因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獨特的方法。教學也不可能講解學生想了解的所有內容,因此要讓學生自主地探索,要留給學生探索的空間。凡是學生能想、能說、能做的事,都要放手讓學生去想、去說、去做。培養學生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2]。
1.2 體現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特點
(1)充分利用好教材
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教學研究的幾個方面:①教給學生良好的觀察方法使學生從大到小、由遠及近、由點到面、由短期到長期、由宏觀到微觀,學會全面、系統地觀察,訓練學生敏銳的觀察力;②注重演示實驗開闊學生視野課堂演示實驗盡量讓學生去觀察實驗現象,切勿包做包講。當然,還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化工生產中的實驗現象;③要注重驗證性實驗化學教材中很多是驗證性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實驗基本方法,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使用常見的儀器,組裝儀器,自己做實驗,而不是操縱學生實驗,學生實驗失敗時,及時地幫助他找到失敗的原因;④精心設計探索性實驗將一些驗證性實驗改成探索性實驗,甚至還可以對課本上的實驗方法加以改進,這樣學生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經過探索獲取了知識,還獲取了方法[3]。
(2)讓化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在教學中結合有關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參觀考察。了解在實際工業生產中又是一個如何復雜的生產過程,實際生產中又是如何講究成本、效率、效益的,從而使學生增加了不少工業生產的感性知識。從校園走向生活、社會,學習、探索新知識,既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4]。
(3)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實踐能力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新教材編寫堅持啟發式教學原則,重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事實,通過討論來啟發學生思維,并注意層層引導,使學生自己得出有關的結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如果能夠充分發揮好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能夠主動地去要求上進與發展,讓學生確立“我是學習的主人而非奴隸”“讀書而不唯書”“尊師而不唯師”的觀念[5],把學習這一過程看作是一個學習與創造的過程,進行新知識新內容的創新過程。
2.1 化學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構建
(1)教學模式構建的理論基礎
(2)教學模式構建的目標
2.2 教學模式的操作策略
2.3 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2)初讀教材,確定問題
(3)帶著問題,自主探究學習
(4)協作學習,交流升華
(5)效果評價,拓展知識
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3.1 實踐研究的步驟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镜募夹g路線:(一)對國內外高中化學學生主體性教育情況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并對相關概念加以理解,并對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特點、目標要求、實施過程及評價等從理論上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二)設計調查內容及調查方法,了解學生、教師對高中化學學生主體性的認識不同情況進行調查,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并結合調查研究結果,分析高中化學學生主體性學習的現狀、形成因素及類型,以及高中化學學生主體性轉化的方法,最后通過分析結果和資料的查閱對論文進行撰稿。
3.2 實踐研究的對象
研究主要以五指山市和萬寧市兩個地方的4所中學(萬寧中學、萬寧第二中學、瓊州學院附屬中學、五指山市農墾中學)進行調查和訪談,共分為學生問卷(20道選擇題)和教師問卷(9道單選題和8道多選題)兩份。共發放學生問卷240份,收回236份,其中有效問卷224份。對4所中學的22位化學老師進行了問卷發放。問卷全部以不記名的形式獨立完成,不對調查對象做任何提示,以確保調查結果的獨立性。
課題研究過程中,深知必須要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中走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6]。為此,我以現代教育理論和認知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等多媒體信息技術為輔助手段,構建了化學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并依據教學模式的操作策略和程序應用于化學課堂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提供了實踐案例,取得了良好成效。對問卷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觀念明顯改變;課堂上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大大增強;并能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改變自身的學習方式。學習成績取得了驚人的進步。
(1)學生的學習觀念明顯轉變
通過兩年的實踐研究,我所帶的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觀都發生了明確的轉變,認為學習是個體一種自我主動進行認知建構過程,學生主動地學習,使知識結構、學習方法、價值觀念重新建構,賦予其新的意義并使之內化。主動學習的思想在學生頭腦中已經逐步樹立起來并不斷地深化[7]。
(2)課堂上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過去課堂中的氣氛較為單調與乏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只是一種信息的傳達與接收,高中學生一般不愿回答問題,大部分學生都是沉默寡言的?,F在由于創設了平等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學生也把課堂學習看成是允許出錯、糾錯的場所,是展示學習者建構認知過程的場所,是探索、猜測、質疑的場所,學生敢于并善于提出問題,發表不同見解。改變了以往課堂中學生參與率少的現象,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課堂學習的心理氛圍的大大改善,使苦學變樂學,課堂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8]。
(3)對教師依賴性逐漸減少,學習的自主意識大大增強,形成了平等民主和諧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對教師創設的過程探索、體驗、實驗、猜想,歸納、梳理、自我監控、反思等學習情景逐漸適應和接受[9]。
(4)通過整合在線學習與學校教學信息平臺的創建,能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改變自身的學習方式。制作了班級的網頁和網站,把班級網站作為班級建設的一個重要陣地[10]。主題班會上,都熟練地運用網絡多媒體進行展示交流;能夠運用幾何畫板等軟件,直觀展現化學模型結構,將傳統方式與現代信息技術較好地溶為一體。
研究結論和成果:探索主體性的學習方法,不僅是時代對學校教育教學的要求,也是學生學習的迫切需要。中學化學教師只有認真學習和掌握各種教學方法和理論,嘗試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實踐,為學生構建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一個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和實踐的空間,才能擔當起教書育人的重任。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中走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觀念明顯改變;課堂上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大大增強;并能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改變自身的學習方式,進步是驚人的。
[1]吳宗志.淺談在化學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性學習.[J].http://blog.xyjyjt.com/u/xue1883/archives/2007/2059.html2006.11.
[2]任玉濤:化學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J].http://www.yaei.gov.cn/yache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00 2006.11.
[3]譚蕾.以建構主義為指導構建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習作教學模式.[J].http://www.mathsfj.com:81/Article/6447.html 2006.12.
[4]方文蘭:實施主體性教學幾步曲.[J].http://www.zcjyx.com/jszj/tsyj/200507/jszj_291.html.2006.12.
[5]和學新:試論主體性教學的基本規定和特征[J].http://www.pep.com.cn/200406/ca483938.htm.2006.12.
[6]周平儒:談自主學習[J].http://www.591sw.com/lunwen/jiaoxue/yingyu/200604/20192.html.2006.12.
[7]曹艷芳:高中化學“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課堂實踐體會.[J]. http://www. tsedu. net/leting/03gzjy/neirong/20030415/a00003.htm 2007.01.
[8]馬艷華:淺談在化學教學中構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J].http://www.wsxz.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962.2007.2007.02.
[9]李勇軍.淺談“化學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http://www.lyndgz.com/geren/lyj/_private/jxlw/jxlw1.doc.2007.02.
[10]童貞文:順應高考改革加強實驗教學.[J].http://www.chinateacher.org/diary/showdiary.asp?DiaryID=3232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