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3)
20世紀20年代未,羽毛球運動傳入中國,但是當時由于經濟的發展水平的限制。這項運動在國內并沒有得到很好發展,也很少有城市能夠舉辦羽毛球比賽。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國家的重視,羽毛球項目很快成為我國體育運動的重點項目之一。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目前,中國羽毛球在世界上逐漸處于領導地位,國家隊的水平也是世界一流,在各大型比賽中,國家羽毛球隊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這使得國人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在這種形勢下,羽毛球運動在國內的發展非常繁榮,同時也有著廣泛和雄厚的基礎,無論在花園廣場,還是在街頭巷尾,男女老少揮拍打球的身影到處可見,另外很多的企業團體自發組織羽毛球比賽,這不但提高了公眾的身體素質、羽毛球的技術水平,還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溝通的能力。
把羽毛球作為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使人們長期處于一種緊張、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當中,人們面臨著很大的工作和社會壓力,要解決這種狀況,就需要一種合理途徑去發泄和釋放自己,而羽毛球運動就是一種很好減壓和健身途徑。這與該運動項目的特點有關,它是集體育健身與娛樂為一身,全面發展個體的需要。技術的千變萬化,戰術的變幻莫測,也使得鍛煉者從中可以享受到很多的樂趣。因此,羽毛球運動在國內發展的如此之好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此外,高校學生對于羽毛球運動的喜愛程度也非常高。在教學過程中,羽毛球運動表現出的特點和魅力一直吸引著學生的眼球,特別是其健身和娛樂功能在高校學生中體現的是淋漓盡致,它不但有利于學生達到“身心兩健”的目標,而且更有利于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況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體育教育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像羽毛球這樣比較有魅力的運動在高校中越來越受到學生的青睞。由于羽毛球運動在我國比較普及,在加上國家隊的水平處于世界頂級位置,這使得在高校中選修羽毛球的學生越來越多,很多有體育專業課的學校也都把羽毛球的教學作為一項很重要的課程。在一些高校中還成立了羽毛球俱樂部,利用業余時間相互交流、相互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高校羽毛球教學活動的水平。
然而高校羽毛球教學并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很多高校都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和問題;首先表現在場館方面;由于羽毛球教學對于場地和天氣的影響比較大,因此造成了很多羽毛球場館缺乏的高校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難以進行羽毛球的教學活動,有的高校是一館多用,籃球、排球、羽毛球都會在一個場館上課,經常出現羽毛球課與籃球、排球課沖突的情況,這樣場地經常被大球占用,從而影響了羽毛球的正常教學。其次,課時設置不合理;對于羽毛球專業的學生來說,每周會有兩節的課程安排,但是多數高校公共羽毛球課程每周只有一節,很難保證教學的時間,沒有時間、次數的積累,練習的效果也就難以保證。再次就是器材質量;普通高校羽毛球課上所用的球和球拍的質量較差,畢竟羽毛球項目對于器材的消耗較大,這就需要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作為前提,而普通高校為節省資金選取的器材大多數比較廉價,有的高校甚至出現過揮拍時拍柄斷裂的情況,這不但對于學生技術動作的提高無益,而且對學生的安全也是一個很大的隱患。最后,觀念的誤區;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來說,學習羽毛球的重點并在于為省隊或國家隊輸送人才,因為人才的選拔應該從孩子的培養開始,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可能有一定的成果,而作為高校的學生已經過了那個黃金時期,因此,高校學生羽毛球的教學應該著眼于學生的興趣、以鍛煉身體為目標,突破競技運動員學習和教學方式,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更好的將自己融入到羽毛球運動中去,提高自己、突破自己。
身體素質是人體運動的一種能力,一般指人體運動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能力。高校羽毛球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掌握羽毛球的運動技術,更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強身健體的目標。力量是指運動時,肌肉活動時克服阻力的能力。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學生要完成起跳、殺球、回高遠球等技術動作都需要有絕對力量,這就要求學生在課上、課下練習時充分意識到力量在羽毛球運動中所起到的作用。速度素質是指快速運動的能力,它包括反應速度和運動速度,而運動速度又可分為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同樣也能提高學生的速度,尤其是前后場快速移動、上網撲殺等技術動作,只有具備較快的速度作為儲備,才能消耗對方的體力,讓對方處于被動形式。耐力是機體長時間工作克服疲勞的能力。在一場羽毛球比賽中,要想時刻都能夠保持充沛的體力參與進攻和防守,良好的耐力儲備是必不可少的,羽毛球比賽中不是一兩次進攻就能解決問題的,它需要長時間進攻和防守的累加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果,但是這一切沒有充沛的身體耐力是沒有辦法完成的。柔韌素質是指各關節活動的幅度、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在羽毛球教學中,大跨步的接網前小球就需要有很好的柔韌性,這樣既能節省空間上的距離感又能節省時間上速度感,使進攻和防守具有良好的的成效性和準確性。靈敏是指人體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變換身體姿勢和方向的能力。這在羽毛球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快速啟動和停止、快速轉身,快速救球以及手部的假動作等都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靈敏性,這樣在羽毛球運動中才能如魚得水,才能輕松的展開進攻和防守。五大身體素質是練好羽毛球的基礎,反之,長時間的羽毛球教學和練習也同樣能夠為提高身體的各個素質提供一個正確、有效、科學的途徑和平臺。
羽毛球技術的教學具有很大的復雜性,包含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跑、跳、走等基本能力,也要求學生的步伐、手腕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通過羽毛球技術的教學和練習,可以更好地提高這些能力和肢體的靈活性,使身體達到一個良好的適應生活的狀態。羽毛球的教學可以提高人體的神經系統,眾所周知,有機體的一切的生理過程是通過自身的反射機制完成的,通過羽毛球的教學活動可以調節有機體自身反射系統來提高生理過程,使有機體產生一系列的反應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有機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的分析和綜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羽毛球的教學活動恰恰能提高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通過運動鍛煉,可以不斷提高和完善神經系統。在羽毛球的教學活動中,應結合羽毛球運動的特點,抓住其反應快、判斷快、處理及時的特點,切實的提高學生的判斷和反應能力,以便及時調整有機體的運動能力,因此,在沒有高級神經系統參與的情況下,要完成羽毛球技術、戰術的教學顯然是不可能的。
羽毛球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視覺和感受器官的功能,尤其是視覺器官,眼睛的運動促使視覺產生,但是它是持續不斷的很小的活動,這些很小的活動就像在風中被輕輕搖動的一個蝸牛一樣。因此我們稱它為“飛快掃視”。在羽毛球教學中更能體現這種“飛快掃視”,對方的吊球、殺球以及網前快攻等這些技術動作的球速都比較快,尤其是殺球的球速,讓人反應的時間可能只有幾秒、甚至不足1秒,這樣過快的速度就要球學生充分利用“飛快掃視”做出及時而又準確的反映。經常進行這樣的練習,眼睛視力會慢慢的得到改善和提高。這不僅有上述理論做為依據,而且從高校學生的身上表現的也很明顯。高校的學生打游戲時間越長,視力越不如經常練習羽毛球的學生,而且他們在學習時容易產生疲勞感和厭倦感。因此羽毛球的教學和練習對于學生視力的改善和注意力的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羽毛球的教學和練習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尤其是智力素質,在羽毛球的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兩個人對抗時,不僅要求學生具有很好的身體素質,還需要其會用腦子打球,畢竟羽毛球的比賽并不是蠻力的比拼,它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觀察力、形象的思維能力、提前預判能力、分析和準確做出判斷的能力,這些正是智力素質的綜合體現。對方的每一次擊球,都要求防守的學生對對方的揮拍方向、擊球方向,擊球手法,擊球速度做出提前預判,經過信息的加工處理,及時的判斷出球的速度、方向以及落點,以便更好的回擊來球。在回擊過程中,學生也應該提前判斷對方的空位在哪?采用什么樣手法、多大的力度更為合適?采用什么樣的擊球角度才能讓對方更難接到?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回擊的學生做出一個及時而準確的決定,從而使自己處于主動地位。在一個回合當中,如果從發球或接發球的環節就未能用腦子打球、用智力打球,那么在這場對抗中除了失誤還是失誤,直至最后輸掉比賽。因此,在羽毛球的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具有細微的觀察力,靈敏的分析力,準確的判斷力,果斷的行動力。經過長時間、反復的用腦練習,用智力比賽,將會對學生大腦的開發,以及智力綜合利用的提高產生非常好促進效果。
羽毛球的教學和練習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消除煩惱、更有利于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和健康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畢業走向社會后的適應能力。羽毛球場上良好的競爭氛圍和環境不斷提高著學生的心理的承受力和適應能力。另外羽毛球的練習更能消除學生在緊張生活中的情緒和煩惱。當學生處于一種心情低落、沉悶、煩惱的時候,通過羽毛球活動,就能把心中這些情緒發泄出來。羽毛球活動的專心投入,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其他情緒慢慢的轉移和消失,運動過后的心情也就自然開朗很多,健康很多。通過參加羽毛球活動,不僅可以調節學生情緒、振奮精神,而且這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也可以使學生自信、自尊、自豪、自強,并使煩惱、焦慮、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緒得以解除。所以,長期參加羽毛球活動,對那些精神衰弱、精神狀態不佳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療作用。
羽毛球的教學和練習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精神。可以使學生的氣質、能力、性格以及理想、信念、動機、興趣、人生觀等各方面能夠得到協調與平衡發展。羽毛球場上的競爭可以最直接、最富有力度地表現人的本質力量。因此,通過羽毛球比賽,不僅能夠鍛煉人們堅韌不拔、勇敢頑強、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而且對人的自覺性、目的性、果斷性,以及自制力、堅持力、創造性等均有極大的影響。比賽中需要沉著冷靜,分析判斷,揚長避短,創造優勢,把握時機,敢于勝利,這是現代人人格精神的內涵,也是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
羽毛球比賽是一項隔網對抗性很強的項目,在雙打比賽中,要求與同伴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合作,與對手相互競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它既要發揮個體作戰積極性優勢,又要與同伴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只有默契和合作才能讓兩個人的優勢大于一個人,才能讓進攻和防守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在教學過程中,在教會學生技術動作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較強的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正是基于羽毛球雙打合作性,高校羽毛球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了解的良好機會,而且這種交往和熟識并不帶有任何的功利目的,這就為學生之間那種純真的友誼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之間表現出的知識、能力、地位的差異,在運動中往往是忽略不計的。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具有積極的心理狀態,同時也能促進學生之間認同感的產生。高校學生在社會大背景下失去的良好人際關系在羽毛球活動的群體中可以找到。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學生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具有社會意義,同時也為提高學生個體的社會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羽毛球教學在高校的體育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羽毛球運動自身不但具有其他體育項目共有的特點,也有獨特的特質。它獨特的特點決定了其對學生各方面價值影響。這些價值不僅體現在身體素質、身體機能上,還體現在智力、心理、個體社會化等方面。羽毛球的教學和練習能較為明顯的豐富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內容、減輕大學生的學習壓力、消除大學生煩惱和負面情緒、提高大學生畢業后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生要想讓這些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必須親身力行,讓自己真正的參與到這項運動當中,更好的體驗羽毛球運動給自己帶來的益處和影響。雖然羽毛球運動目前在高校校園中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不足,但是經過不斷對羽毛球在高校教學中的探索和研究,這項運動總有一天會得到快速、健康、有序的發展,對學生價值的影響也將會更上一層樓。
要解決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就應該從實際出發,加大經濟的投入力度,改善高校羽毛球場館設施,盡量為羽毛球的教學提供室內場館,使學生在學習和練習過程免受天氣影響;提高器材的質量,減少質量差的球和球拍的購進和使用,給學生一個安全、合理的學習環境;合理的設定教學大綱,尤其是公共體育課的安排,盡量提高羽毛球教學在大綱中比重,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參與學習;合理的安排教學進度,提高高校每周體育課的課時,每周兩節四課時的體育課程將能夠滿足學生健身的需求;正視高校羽毛球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主,將羽毛球運動培養成學生長期鍛煉的運動項目;靈活、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羽毛球基礎采用靈活教學方法,并將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實的實施到羽毛球的教學中去,這樣高校羽毛球的教學活動將會更上一個臺階,對于學生各方面價值的影響也會更加的全面、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