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榮
(天柱縣安全生產執法監督大隊,貴州 貴陽 556600)
隨著全球性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國內外地下金屬礦山采礦工藝技術和設備的發展,為礦山的開采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很大程度上地提高了礦山的開采能力,不僅如此,還提高了開采率和勞動生產率,大大降低了開采過程中出現的損失和貧化指標。
我國是一個礦產資源大國,大力發展采礦工業是高速發展建材工業和其他一切工業的需要,是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需要。世界各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對礦物原料的需求和依賴性不斷提高,礦山開采深度逐漸加大。同時,開采條件越來越復雜,采礦成本也日益提高,構成了影響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根本性制約因素。目前各國礦床地下開采的基本方法,仍以豎井開拓為主,近年來由于無軌自行設備的廣泛采用,礦床開拓方法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礦床埋藏深度不大的新建中小型礦山,幾乎全部采用斜坡道開拓方法,用鏟運機,自卸卡車或帶式輸送運輸礦石;當礦床埋藏較深但不超過500-600M時。新礦山多采用豎井提升礦石,斜坡道運送人員,材料及設備的開拓方法;當礦床埋藏很深或者經過技術改造的老礦山,主要采用豎井開拓,各生產階段用輔助斜坡道連通,以便各種無軌自行設備運行。
我國鉛鋅礦礦產資源在華南、西部分布較多,低品位礦多,大型礦少。在十二五期間,鉛鋅礦產資源勘查成為了國家的重點資源勘查對象,這一舉措不僅滿足了礦山資源儲量增加的需要,還促進了有關部門對鉛鋅礦產勘查投資力度的增加,為開采鉛鋅礦產資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提高了鉛鋅礦產資源的存儲量。還得到了凈增長。2005年鉛、鋅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分別為3934.54萬噸與9495.28萬噸,分別比2000年的3512.3萬噸與9278.12萬噸增長12%與2.3%。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了對鉛鋅礦產資源勘查的投資力度,鉛鋅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增長很快,除滿足當年的礦山開采對資源儲量的消耗外,還有凈增長。2005年鉛、鋅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分別為3934.54萬噸與9495.28萬噸,分別比2000年的3512.3萬噸與9278.12萬噸增長12%與2.3%。
隨著國民經濟的長期穩定快速增長,鉛鋅采選與冶煉加工整個環節中,利潤的分配明顯向冶煉和加工環節傾斜。礦山基本建設明顯滯后。在1997年,鉛精的礦產量大約為72萬噸左右,而到2005年,鉛精的礦產量達到了115萬噸,其平均增長速度為6.09%。與此同時,鉛冶煉產品的增長速度達到了16.4%,從1997年的70.75增長到了239.14萬噸。這就說明了鉛冶煉的能力增長速度遠遠的大于鉛礦山的生產能力的增長速度。鋅和鉛相比之下又有不同的情況。鋅精礦產量從1997年的120.97萬噸增加到了2005年的254.78萬噸,年增長率為9.76%,和鉛相比,高出了3.67個百分點。在同期鋅冶煉產品從143.44萬噸增長到了277.61萬噸,年增長率達到了8.6%。這就說明了鋅礦山的生產能力增長的速度遠遠的大于鋅冶煉的增長速度。
我國金屬礦采礦技術總體水平較低,針對我國金屬礦采礦技術水平低的現狀,在今后采礦技術要朝著大規模機械化、采礦深井化、采礦溶浸化和采礦充填化方向發展,不斷的提高采礦的技術水平,從而降低采礦的成本,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1)數字礦業的概念。礦業中很好的實現數字地球化,以空間信息為基礎,實現礦山的信息系統體系是數字礦業的概念。
(2)數字礦業組成。數字礦業是數字礦山的集合,DM和數字礦業建設有著其復雜性、工程量巨大和長期系統性特點,要實現數字礦山的集合必須分階段一步一步展開建設。
(3)數字礦山建設的意義和作用。目前中國處于礦產品消耗的高峰期,礦山企業必須抓住機遇,使用信息技術來提升采礦這一產業。發揮數字礦山在技術研討、人事管理這幾個方面的巨大潛能。
要實現礦山開采的自動化過程有著比較大的困難,尤其是將露天礦常用的推土機、裝藥車和汽車等設備實現遙控,可用于解決各種惡劣條件下的采礦問題。遙控開采系統投資少、技術含量高。每臺設備上安裝攝像頭,能全方位地了解設備周圍的生產環境。
施工企業在礦產開采過程中沒有很好的考慮到環境保護的問題,以至于在礦山開采后環境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給人給社會帶來了危害。在礦山資源開采過程中采用全尾砂充填技術可避免地壓的危害,避免礦山開采對環境的影響。尾砂充填技術是20世紀初發展起來的,其作用是作為回采時的工作臺。70年代中葉后,國內外研究發展了一些全尾砂充填技術。
研制高效率大孔穿爆設備,以及鏟運機為主體的裝運設備,實現設備運行的自動化和無軌化,在礦山資源開采過程中要合理使用激光測位裝置,使鑿巖臺車的運作實現微機化控制。在大型礦山的開采中要盡可能的使用機械化運作,使用效率高的設備。
近期將加強復雜地質條件和難采礦床開采技術研究,如深井開采,老礦山二次資源回采和大涌水量礦床開采等。
隨著工業的發展,對礦物資源的需要在不斷的增加,因此在開采上涌現了大量的高效、安全、低成本的采礦技術和方法,緊跟先進技術的步伐,更好的開發資源。
[1]侯萬榮,李體剛,趙淑華,胡琴霞,金同和,劉洪利,李振輝.我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及對策[J].采礦技術.2006(03)
[2]呂志飛,馮國俊,李兵磊.論小型金屬礦山安全生產現狀及整改措施[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01)
[3]郭滕飛,宋丙劍.金屬礦山地下開采方法選擇及其影響因素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