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廣 荊國勝
(鄭州祥和電力設計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專用變電站原有遙測最初采用直流采樣,因此除計算機監控系統外,還必須通過直流變送器實現電氣量的交直流轉換,但實踐證明,交直流的轉換影響了測量的精度。而根據現有電力規程規范的要求,模擬量的輸入,除溫度、直流電壓、直流電流等采用直流采樣外,其余均為交流采樣。因此在此次無人值班改造工作中確定采用交流采樣的原則,基本取消變送器而采用交流直采方式,直接接入計算機監控系統以滿足測量所需。而在計量方面,最初考慮將所有電能表改造為脈沖電能表以用于遙脈計量的方法也因為脈沖的經常遺失,不可避免會對遙脈的精度造成影響,因此這一方式也被摒棄。最終,將變電站內所有常規電能表更換為全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以滿足計量要求。
由于專用站的重要性及唯一性,因此采用計算機監控系統后,暫時保留原有常規控制屏,但必須對其進行改造,以滿足無人值班的要求,實踐證明,這種方法能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只是由于新換繼電器的時間繼電器能夠滿足長期通電的要求,卻并未從根本上解決使重合閘時間繼電器斷電復位的問題。上海思浦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生產了一種內部裝有磁保持雙位置繼電器HHJ的YJCH-1系列帶遙控重合閘繼電器,當遠動裝置在遙控合閘或遙控分閘時,啟動HHJ并分別保持在“合后”或“分后”位置,就可以利用HHJ的接點取代KK開關的觸點,以此解決了常規變電站實現無人值班后KK開關無人復位的問題,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使重合閘時間繼電器斷電復位的問題。此方法即將在后續工程中投入應用,相信通過實踐將得到正確的結論。
信號回路的改造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改進的過程。最初考慮是在信號繼電器或繼電保護中間繼電器之后串接另一中間繼電器,利用其重動接點,除保留起動原光字牌回路外,同時將保護信號接入遙信,這一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但是為每個保護信號加裝一只中間繼電器,全站統計下來其數量相當龐大,同時要在幾乎所有的繼電屏上加裝大量中間繼電器,屏后接線也有較多的改動,對于施工及將來的運行維護都有所影響,因此,其投資較大,施工復雜,維護不易的特點決定了其被更經濟、更簡便、更有效的方法所取代。后來,采用了用靜態信號繼電器來取代原來的電磁型繼電器的方法,這種繼電器具有電動復歸及手動復歸功能,帶有多種組合觸點可以滿足信號指示及遠傳要求,而且可隨意接入LED光字牌或白熾燈光字牌,因此可以很好地實現無人值班的要求。靜態信號繼電器的電流起動規格覆蓋面大,僅用一種規格可以取代原來從0.01A~2A的幾十種規格,極大的有利于設計選型及訂貨采購,而且這種繼電器具有多種外殼形式及端子接線,可完全替代DX-30系列,DX-8~DX-8G系列,DXM-2A系列,DX-11~11A系列。更換這種靜態信號繼電器時,只需將原電磁信號繼電器取出,再將靜態信號繼電器裝于屏上原信號繼電器開孔處即可,由于無須改動原有端子接線,繼電器的插撥非常簡單,對于施工人員現場安裝十分方便。據了解,國內已研制出帶接點的光字牌及信號燈,它們在原普通光字牌與信號燈基礎上增加了一到兩付轉換接點,并且光字牌還可以增加復歸自保持,適用于常規變電站改為無人值守變電站遙信指示接點不夠及新設計時需增加接點數量的場合,在其他變電站無人值班改造工程中曾經得以應用,但尚未推廣使用,且投入運行時間不長,尚需時間檢驗其準確性、可靠性。不過,這畢竟為實現變電站無人值班改造多提供了一種新方法,一種新思路,值得去深入研究,以證明這種方法是否合理并予以完善。
所有110KV刀閘均改為電動操作機構,使之實行可遙控操作。110KV刀閘及地刀的位置信號均接入遙信。刀閘的遙控操作應考慮電氣閉鎖或與站內已有的微機五防裝置配合,嚴禁出現帶負荷拉合刀閘,帶電合接地刀閘或接地器,帶地線合閘及誤入有電間隔等情況。電氣閉鎖接線的設計與變電站的主接線、刀閘和地刀的配置有關,尤其還要考慮到各種運行狀態下電氣主設備的操作順序,因此設計電氣閉鎖接線時應同時參考變電站運行規程等相關資料。
在實現變電站無人值班時,還要盡可能從細節出發,本著“經濟、實用”的原則,對整個工程通盤考慮,周密計劃,力求達到最佳效果,例如為了節約電纜,當10KV配電裝置的控制、保護就地布置時,考慮在10KV開關室加裝遙信乃至遙控、遙測轉換端子箱,將各個開關柜的遙信、遙控、遙測量分別引至轉接端子箱,然后用多芯電纜將多個回路的四遙量一并引上主控室的計算機監控系統裝置。通過分析、計算、這種方法與將每個10KV回路的四遙量分別放電纜引入計算機監控系統裝置的方法相比,節約電纜30~40%,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同樣,當110KV開關場回路數較多,占地面積較廣時,為節約電纜,也可在開關場加裝轉接端子箱,但由于長電纜過多,必須經過仔細核算,為轉接端子箱準確定位,才能保證達到最大程度節約電纜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
[1]通信技術課堂——智能變電站[J].電力系統通信2010年07期
[2]田科峰.電氣設備智能化技術在智能變電站應用[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江鴻霞,宋慶爍.數字化變電站的實踐與展望[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段大鵬.基于UHF方法的GIS局部放電檢測與仿生模式識別:[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