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樂 田素英
(鄭州市路通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在保證合同規定的工期、質量的前提下,節約成本是公路項目管理的重要目標,該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綜合管理內部生產要素以及外部要素,即項目資金管理、項目技術管理、項目合同管理、項目信息管理、項目材料管理、項目人力管理等。管理目標體現了綜合管理的成果。項目技術管理存在于整個公路項目施工中,當施工條件比較困難、環境惡劣、結構復雜、施工難度較大、工期緊張時,優秀的公路建設施工方法控制和管理對保質保量的完成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加強公路建設施工方法控制和管理充分發揮工作人員的優勢,提高了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施工活動的可操作性。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大前提下,施工成本得到降低、施工工期縮短,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第二,公路建設施工方法控制和管理,對于施工的質量隱患可提前預知,可在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階段,保證施工的有序性。第三,公路建設施工方法控制和管理,可提高施工隊伍的素質,保證施工隊伍的穩定性,技術人員與有關的機械設備合理分配,合理使用資源,在有關規范的指導下采用先進的施工方法,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
經濟效益原則只抓進度和質量,忽略成本和市場的生產觀和進度觀應該避免出現科學合理原則科學合理是施工現場工作開展的原則,亦是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標準化規范化原則施工現場的最基本管理要求是標準化、規范化,堅決服從一個統一的意志是現場施工活動有效有序開展的前提,嚴禁出現主觀隨意性,保證生產效益和管理效益,規范作業秩序。
3.1 質量要求。結構穩定性避免出現路基結構在行車荷載及自然因素用作下發生整體失穩,保證變形和破壞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強度在外力的作用下,保證路基產生的變形在允許的范圍內。保證路基強度的關鍵在于采用機械化施工或綜合機械化施工法,配合壓實設備的使用。水溫穩定性在地下水以及地面水的作用下,路基的強度會降低,尤其是季節性冰凍地區,路基發生周期性凍融作用,強度急劇下降。
3.2 施工方法。在施工中應用的填料種類、特性以及壓實程度與路基工程的質量密切相關,保證路基施工質量的關鍵在于合理選擇填料,優化處理壓實工藝。借助大噸位的施工壓路機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的壓實度。在土質較差的情況下,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對路基土進行加固,提高其強度。
3.3 路面施工方法。在公路路面建設中,廣泛應用水泥混凝土材料,因該材料的穩定性較高,剛性較好,抗疲勞能力較好等優點,線型得到較好的體現。良好的施工材料,同時配備完善的施工設備,引進先進的施工工藝,再加上科學的施工項目技術控制和管理,是建設優質路面的重要條件。
3.4 級配砂礫墊層技術。路面墊層較好的主要為材料級配砂礫,路面的整體質量以及墊層的作用由砂礫本身的質量優劣直接決定,因此為保證工程質量,級配砂礫應該符合以下技術要求:礫石的壓碎值不得大于0.3,粒徑為0.5~5cm的砂礫應大于1/2,6cm為最大粒徑,0.074mm的粉料數量控制在7%以內,塑性指數小于6,為保證級配砂礫墊層的強度,嚴格控制級配砂礫的級配。
3.5 水泥穩定砂礫基層。廠拌法和路拌法是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施工方法,通常路拌法應用于底基層,廠拌法應用于上基層。高等級公路路面的基層的水泥穩定砂礫,直接決定了路面的整體強度和路面的正常使用。下承層準備測量放樣攤鋪機就位攤鋪碾壓養生檢測清掃下承層拉鋼絲檢查驗收灑水濕潤運料拌料控制配合比控制含水量,由于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施工方法包括路拌法和廠拌法,兩種施工方法的的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施工工序略有不同,前者施工方法的工序為:初平砂礫料→灑水悶料→擺放水泥→攤平水泥→機械拌合→整型找平→碾壓成型灑水養生;后者施工方法的工序為:砂礫備料→水泥劑量→加水拌和→運料上路→攤鋪碾壓→灑水養生等。
3.6 填土時間。錐坡填土的同時進行填筑橋臺背后填土;兩側對稱均勻回填涵洞、管道缺口。當涵頂填土的松鋪厚度在50-100cm范圍內時,重型車輛或施工機械是嚴禁通過的,大型機械行駛或作業嚴禁在構造物100cm范圍內進行。
3.7 排水作業。在施工捧水橋涵等結構物處填土時,要堅決避免雨水流入;挖溝或用水泵排除已存在的積水;設盲溝引出地下滲水;當一定要用非滲水土填筑,則封頂材料選擇不透水的粘土,后者設置橫向盲溝。為保證水從泄水孔順利流出,在擋土墻墻背要做好反濾層。
3.8 公路改建時新舊公路結合部施工方法。當今社會,公路事業發展十分迅速,私家車的不斷增多,也有的公路的通行條件和公路的承載力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對公路的改建勢在必行。通常情況下,公路改建要對已有的路面雙側或者單側加寬,具體工程包括:邊坡處治、路基處治、路面處治。公路的填方要求受到公路原有的路堤邊坡等條件的限制,不能達到有關規范的要求,在改建時,根據公路的具體情況,采取有關的措施進行控制,控制壓實度以及處治厚度與新填筑相一致。土工柵欄處治和挖土質臺階是常用的路基處治方法。在改建過程中,路面的處治較為復雜,較多的應用了公路建設技術,公路改建的關鍵在于控制舊路與新建路的各項指標達相統一,保證公路的承載力和通行能力滿足需要。
公路的使用性能主要由公路的質量決定,為保證公路使用的安全性、舒適性,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經濟效益等,加強公路建設施工方法控制和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公路的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王秀敏.淺談公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J].職業技術2009年12期
[2]江寧,李肖.淺談工程施工組織與項目質量控制[J].現代企業教育201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