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剛
(勝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廠,山東 東營 257200)
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日益重視,國有企業紛紛將節能減排任務納入了經濟責任制考核指標和企業年度重要工作目標。車輛運輸單位由于耗能大、尾氣排放多(70%的空氣污染物是汽車排放)、能源利用率較低,其節能減排舉措落實情況對國家節能減排任務能否順利完成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當前,車輛運輸單位節能減排的重點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燃油經濟性,如何通過有效舉措來提高機動車的燃油使用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減少尾氣排放,不僅關系到全年節能減排指標能否順利實現,更是促進企業和社會實現節能環保的必由之路。
節能減排作為車輛運輸單位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更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迫切需要。車輛運輸企業要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規劃部署并實施好年度節能減排工作措施,優化節能減排工作機制,成立水、電、燃油等能源消耗專項承包組,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權利義務與責任目標,月考核,季兌現。同時廣泛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對車輛節能減排相關知識的宣傳和引導,使教育面達到100%,提升職工對節能減排措施的認同感。
確定燃油消耗定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實現燃油經濟性與運輸工作量的最佳配比是車輛運輸單位取得節能減排成效的關鍵。國發〔2010〕12號文件中明確要求“加強車輛用油定額考核,嚴格執行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車輛運輸單位必須創新實施燃油精細化管理體系,以“精在規范、細在平常”管理理念為支撐,以管理規范、職責清晰、程序嚴密、節點有效為管控平臺,認真遵循“事前防范、事中監控、事后考核”的管控總則,健全完善“三位一體五統一”的組織模式,按照“總體控制、二級監管、三方負責”的管理原則,通過細分車輛類型與運轉周期,科學測算油耗標準與行駛里程,嚴格執行“勤加定量”管控制度,認真落實日統計與周分析措施,公開公正考核油耗消耗定額。做到了油料發放精打細算,過程管理精細周密,數據統計嚴肅認真,油耗考核嚴謹公開。
對車輛運輸企業來說,節能的主體在企業,節能的重點在基層,節能工作最終是要落實到車與人。在車與人之間,人的因素最重要。駕駛員節能技巧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只有提高駕駛員自身節能的駕駛技巧,奉行“綠色駕駛”理念,節能減排的目標才能在交通運輸行業真正實現。要通過培訓,是駕駛員嚴格遵守經濟車速及經濟轉速的運行管理規定,盡可能減少急加速,避免不必要的燃油浪費。要開展技能素質培訓提高工作,組織全體駕駛員系統學習《汽車節能駕駛手冊》,杜絕粗野、違規的駕駛操作習慣,禁止強超搶會、超速行駛等違規行為。同時做到對燃油消耗量、車輛技術狀況心中有數,以提高車輛預防機械事故和減能減排的能力。
一是要實施車輛分級管理,建立技術狀況三方檔案。對所有車輛實行大隊、中隊、班組和駕駛員四級管理機制,建立大隊、中隊、修保隊三方技術狀況與車輛運行、消耗、維修檔案,及時統計、分析、計算、評價車輛的綜合性能。加強車輛例檢、例修。對不符合要求的老舊、技術狀況差的車輛,堅決予以報廢淘汰,使整體車輛技術狀況保持良好,燃油消耗保持在正常范圍之內。二是探索對值班車輛加裝GPS裝置進行遠程監控。對運輸車輛實行GPS二級遠程監控,對超速行駛、隨意變更路線等違規車輛及時進行嚴密監控,及時糾正違章行為,指導車輛始終保持經濟車速,既確保安全又節約燃料。三是創新設備管理方式,推廣應用“點檢定修制”新模式。積極推行實施“三位一體”設備點檢制,按照設備操作人員的每天日常巡檢、基層干部承包設備的每周重點部位點檢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每月設備性能普檢相結合的原則,組織點巡檢人員從設備管理全過程的方法人手,運用“5W2H”法進行分析,開展設備點檢“八定”,即:定人員、定地點、定方法、定周期、定標準、定表式、定記錄、定點檢業務流程,各負其責,共同管理。設備操作人員按例保規范進行維護作業,按點檢內容進行點檢,消除設備隱患。同時,專業技術人員每月普檢,準確掌握設備運行狀況,制定保養計劃并組織計劃的實施與檢查,評價前兩項點檢的效果。
試驗表明,科學良好的維修保養不僅可以大幅度降低汽車排放物的比例,還能降低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使汽車油品消耗率平均降低10%-15%。因此,可以推廣實施設備維修全過程精細化管理模式,以提高設備完好率為支撐,以節能減排為目標,建立精確定位、精細控制、細化目標、量化考核的設備維修精細管理考核機制。要嚴格執行技術標準,遵循維護作業規范,提升車輛維護質量。要落實崗位責任,強化維修職責,做好關鍵項點的維護和預防。要倡導“綠色維修”,推廣“四新”技術,強化維修全過程的節能環保控制。特別是嚴格執行“七廢”(廢油、廢氣、廢水、廢電瓶、廢輪胎、廢零部件、廢制冷劑)控制流程,并積極做好“七廢”的回收、處理和再利用,使廢品回收率達到100%,以實際措施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