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旻
(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一廠,浙江 嘉興 314300)
自1954年蘇聯建成人類歷史上第一座實驗核電站,世界核能發電已有近60年的發展歷史,目前,世界上多數核電運行機組采用的是相對成熟的二代、三代核電技術,第四代核電技術正在緊密研究實驗中;我國進行核電開發利用的起步較晚,制定了“限制發展”核能發展政策,面對慘痛的歷史教訓,我國核電企業不僅要重視核電安全,而且還應加強核電事故的預防管理工作,尤其是人因事故。
我國資源豐富,煤炭、石油等能源儲量大,然而,人均可支配能源占有量卻處于世界中低水準。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時期,面對煤炭、石油等能源旺盛的需求,國內供給能力長時期處于不足的狀態。發展核能,建設、運行核電站,有助于優化我國能源結構,一定程度上降低非再生能源的消耗;另外,我國作為合法擁核國家,核電站的安全運行,有利于保障國家核能利用戰略。
目前,我國已建成9座核電站(其中含臺灣3座),核電站的安全運行,可保障持續發電,為地區社會運轉、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以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為例,其年發電能力可達450億千瓦時;其中,所生產的電力70%輸往香港,約占社會用電總量的四分之一。我國境內的核電站建設是有國家主導的,在核電站的建設、運行中,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效果顯著;尤其是近年來,核電站在擴建新建過程中,核電設備零部件國產化水平逐漸提高。
核電站的建設、竣工均需通過國家發改委、安檢、質檢等部門的聯合審批,以保證核電站主體設施、配套設備建筑質量合格,按設計標準要求建設。核電站基礎設施的按標建設是核電站安全運行的基礎。核電站內操作人員是保障電站基本運行的重要組成,因而核電站的安全運行可保障站內及周邊人員安全,同時,避免電站周邊環境遭受放射性污染。
當前,核電技術發展應用最為普及的是法國,其核電發電量占本國總發電量的70%之多。根據美、日、法、德等6國的聯合調查統計資料顯示,核電站中的人因事故比例,平均值超過60%,最高的甚至達85%。核電發展歷史上共發生四次嚴重的核泄漏事故,即蘇聯切爾諾貝利事故、英國溫茨凱爾事故,美國三里島事故和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分析已有資料,人因事故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核電站需嚴格按照預定設計要求按期建設,但在建設過程中,設計者會根據實際情況,再適時研究、實驗,即可變更部分設計,以逐步完成建設安裝工作。然而,核電站實際建成運行后,也會出現部分事件事故,但多數是由于設計缺陷造成的,還有少數事件是由建設缺陷導致的。
核電站運行投產過程中,操作人員、安全監督員均需落實責任,按照既定章程進行操作。但在實際過程中,已發生數起以電站操作人員因違反規定違規操作導致的突發的事件,所幸反饋及時未造成大的影響;而因操作人員失誤操作誘發的事件也不少見,好在是部分失誤操作能被堅守責任的安全監督員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保障電站安全。
分析已發生的核電站事件,我們不難發現,有部分事件是操作人員嚴格按照規定章程操作之外發生的遺漏事件;這是由于在操作制定規章制度時,遺漏某些子程序內容導致的操作人員發生的錯誤操作。另外,由于工作組織管理不夠,工作現場與指揮系統的聯系不及時、不明確,導致被動管理,不收約束。
通過對核電站人因事故原因分析,筆者認為,應堅持縱深防御,從以下四個角度去加強人因事故的預防和管理工作。
我國核技術的研發起步較國外發達國家較晚,改革開放后,將核技術用于電力開發起步于秦山核電站的建設;隨著改革的深化,我國加強同國外先進核電技術國家的合作。隨著秦山核電站一期的建成運行,我國逐漸建立了完善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發展技術,并應用于部分擴建在建核電站。成熟核電技術是核電站安全運行的基礎,而高質量的建站工作將為核電站安全運行提供重要保障。在蘇聯切爾諾貝利事故中,雖然人因是造成事故的重要誘因,但電站自身技術卻不敢恭維。
核電站的操作人員是電站正常運行的重要組成。因操作人員失誤或違規操作導致的小事件屢有發生,因而要加強核電站內技術操作人員、安全監督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愛崗敬業,忠誠企業;強化核電站員工主人翁意識;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安全重于泰山,落實責任。另外,要借鑒已有教訓,堅持科學分工,引導操作人員積極主動排查站內安全隱患。
健全的管理規章制度是現代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核電站的安全運行離不開健全科學的管理規章,健全的規章可有效降低核電站人因事故發生的幾率。面對突發的事件,尤其是管理規章中的遺漏事件,我們要及時健全完善現有規章制,補充完善操作流程和規章。另外,要堅持科學決策,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特別是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要妥善保障現場操作與指揮系統的及時溝通,以最大限度減少事件危害。
核電作為我國能源結構的有益補充,可有效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比例,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然而核電安全利用發展的始終的人類關注的話題,核電站的安全運行是發展利用核能的長久目標。面對電站的人因事故,我們要做到長效預防,加強管理工作,從始至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1]米靜.核電站的人因失誤與預防管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8
[2]谷鵬飛,張建波等.基于核電站事故處理的人因可靠性研究[J].科技導報.2012(21)
[3]胡志綺,張菁.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初步人因分析[J].核科學與工程.1987.Z1
[4]http://baike.baidu.com/view/56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