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卿 張 峰
(中國人民銀行朔州市中心支行,山西 朔州 036002)
為了解當前監督數據分析利用的現狀,我們對臨近地市事后監督數據分析利用情況進行了研究。從分析情況看,事后監督中心在這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也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并且發現一些帶有規律性和普遍性的問題,但也存在監督數據分析利用的標準和規范缺失、手段落后、數據分析欠科學、約束和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使監督數據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從而影響了事后監督工作的效率。
從目前事后監督數據分析利用工作情況看,雖然重視程度不一,但基本上都相繼開展了監督數據的分析工作。一是分年度建立了監督數據庫,并按風險等級、劃分檔次對監督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對被監督部門會計核算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和提示;二是對監督發現的差錯,實施風險評估,并按季將差錯風險評估結果形成書面報告,納入本行“大監督”整體考核評價范圍。但從調查情況看,此項工作開展進度不一,有的行對全部業務開展監督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有的行對部分業務開展了分析工作,有的行還沒有開展此項工作。
由于事后監督中心工作不實行垂直管理,對監督數據的收集利用沒有統一規定,因此,各地市事后監督部門對監督數據的內涵、歸類等認識不盡一致,從而出現監督數據多樣化的情況。如有的行收集整理的監督數據既包括監督業務量,也反映監督發現的差錯情況;而有的行僅包括監督發現的差錯。但從調查情況看,此項工作開展進度不一,有的行對全部業務開展監督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有的行只對部分業務開展了分析工作,有的行還沒有開展此項工作。
據調查,各地市事后監督部門對監督數據分析結果主要通過以下形式進行反饋,一是發現會計核算差錯后,及時發送事后監督通知書,督促整改;二是按月向被監督對象提供監督報告,反饋監督情況;三是召開監督情況通報會;四是有的行對監督發現的差錯,按照風險程度劃分重大差錯、較大差錯和一般差錯三個檔次,而有的行未劃分檔次。
據調查,2004年人民銀行事后監督中心成立以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最直接的問題是問題標準、差錯歸類、風險等級劃分。調查顯示,各地市近一半的監督人員認為,目前監督數據分類標準不統一,分析缺乏可比性。其結果是造成事后監督工作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不僅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監督數據收集整理的準確性和分析利用的效果,而且在客觀上也增加了事后監督工作的難度和與被監督對象的協調成本。
目前,多數事后監督中心對監督數據的分析,普遍采用的還是一些傳統的同期比、百分比等方法。對數據的收集、歸類、整理和綜合監督數據的方式,有的行采取手工操作方式,有的行使用計算機完成,有的行則既采用手工,又采用計算機來完成。雖然有少數行開展了諸如會計核算差錯風險評估等工作,但其差錯風險權重也僅僅是依據所在行相關會計人員的綜合評判而設定,其科學合理性還有待論證。一些行在監督工作中,發現的帶有規律性、普遍性的問題,也大多缺乏嚴謹科學的分析論證。
調查發現,在事后監督工作沒有納入上級行考核背景下,加之受同級監督畏難情緒等因素的影響,不少行事后監督部門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多數采取能不發事后監督通知書的盡量不發,甚至有監督人員電話通知被監督單位臨時更改錯誤信息的現象;個別行近三年會計核算差錯僅幾筆,發送的事后監督通知書僅幾份等一些不正常情況。顯然,依據這樣既不完整也不準確的監督數據,不可能對監督結果進行有效分析利用,目前監督機制不完善,分析結果難以得到有效利用。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加強監督數據分析利用,提高事后監督工作水平,既是實踐需要,也有理論意義,可從制度建設、人員培訓、手段提升、體制機制等方面入手,具體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制定差錯認定統一標準,規范監督數據收集內容。建議由省會中支會計財務部門牽頭,研究制定人民銀行會計核算差錯認定及分類標準,這不僅是保證監督數據真實可比、提高監督數據分析利用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規范事后監督工作行為、防止發生隨意性和盲目性等問題的迫切需要。
第二,加強事后監督隊伍建設和技術投入,提高監督數據分析水平。建議國庫、貨幣發行等相關部門,凡舉辦涉及會計核算內容的培訓班,應邀請事后監督人員參加。還可借鑒商業銀行的一些作法,每年舉辦至少一次事后監督業務綜合培訓班,把定期對事后監督人員的培訓工作制度化,使之成為一種常態。同時,選調一些具有會計專業和統計分析知識的高素質人才充實到事后監督部門,提高事后監督人員素質和科技含量,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手段和統計分析方法,對監督數據進行深度加工和多維分析,從中找出依據充分,并帶有規律性的問題,從制度層面提出加強會計管理、改進核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建立雙向激勵約束機制,保證監督結果落到實處。一方面,對事后監督發現的差錯、問題以及分析結果,各級行領導及有關部門應予以高度的重視,并積極加以有效利用。可實行問責制,并與被監督對象年終考核評比掛鉤。對全年無差錯、無風險案件發生的單位和部門,給予表揚和獎勵;對發生差錯和問題較多、特別是屢查屢犯的,給予嚴肅批評和經濟處罰。另一方面,對事后監督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也應建立并全面實行嚴格的問責、獎懲和考核制度,對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及時發現差錯并挽回經濟損失的,要給予鼓勵、支持并適當獎勵,以強化事后監督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防止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不講原則講情面,不講制度講關系等錯誤意識和行為,確保監督工作質量及監督數據的真實準確。
第四,完善事后監督管理體制,拓寬監督信息反饋渠道。從提升監督數據分析水平需要大樣本、大跨度的監督數據支持以及實現監督信息合理充分流動、發揮會計管理決策支持作用出發,建議由各省會中支事后監督中心負責對其所在省各市中心支行事后監督數據信息定期進行收集整理和匯總分析,抄送同級會計核算主管部門以及內審等相關部門,也可定期將全省事后監督數據信息匯總分析的結果反饋各市中心支行,做到資源共享,充分發揮事后監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