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顯波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02)
營改增的內容實質是在勞務與商品的流轉環節全面實施增值稅制,從而打破了原有按行業劃分的增值稅與營業稅并行的格局。在增值稅與營業稅并行的時期稅制較為復雜、稅收管理成本較大、稅收的管理效率也難以提高。另外,我國營業稅的稅目繁多、各地方稅收管理水平不均衡、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需求等因素,也在外部環境上給予了營業稅改增值稅一定的推動力。
我國的航空運輸業與國際相比發展水平還較為落后,2009年航空客運總量也僅占世界總量的10%,這和我國的經濟發展階段及產業結構都是密切相關的。截止2011年我國航空客運總量達到公路、鐵路、航空總周轉量的15%,航空客運量雖然也在增長,但增長速度較公路、鐵路的增長還顯緩慢,需要較快發展速度。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深入及產業優化的推進,航空運輸業的發展實際上也面臨著機遇。
針對我國航空事業發展的特點,國務院制定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中指出要大力推動航空經濟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完善相關稅收扶持政策,加大對民航建設和發展的投入。
1.稅種方面。航空運輸業所覆蓋的企業包括了:交通運輸勞務、航空油料、飛行安全、航空技術、空中管制、地面服務、航空服務等。航空運輸服務主要涉及稅種包括:營業稅、增值稅、進口環節稅收、所得稅等。
2.稅負方面。關稅、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是稅改前對我國航空運輸業影響較大的稅種,流轉稅中的營業稅及增值稅的稅負相對于一些發達國家也較高。航空運輸業稅收抵扣鏈條不完整、租賃業務流轉稅處理重疊、稅收政策零散缺乏統一性等問題是使稅負加重的主要原因。
3.稅制改革方面。營改增在稅種、稅率等方面的變動都比較大,航空運輸業的整個產業鏈都將受到較大的影響。航空運輸業主要的稅種、稅率變動包括:航空運輸服務由征收3%稅率的營業稅改為11%的增值稅、物流輔助由征收3%稅率的營業稅改為6%的增值稅、有型動產融資租賃由征收5%稅率的營業稅改為17%的增值稅、有型動產經營租賃由征收5%稅率的營業稅改為17%的增值稅。
首先,交通行業的整體發展,尤其是高鐵、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使航空服務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在這種競爭下稅負轉嫁必將被削弱。其次,航空公司的發展目標通常具有長期性和整體性,在實際經營中通過稅負的轉嫁來保證利潤率顯然不是最優決策。最后,航空運輸業的服務價格受到政府的監管,相應的運營管理及價格策略一般不會輕易的改動。綜上所述,航空公司的稅負向消費環節轉嫁的程度較低,稅負的減少也不會直接減少航空服務的價格標準。
航空公司作為市場需求方時,其市場的供給方的壟斷性較強,所以營改增如果增加了航空公司供應商的稅負,那么稅負向航空公司轉嫁的可能性就會很大;營改增如果減少了航空公司的稅負,那么航空公司供應商也極有可能提高價格來侵占本來屬于航空公司所增加的利潤空間。
以飛機租賃與機場服務兩個航空公司上游有代表性的行業為例,按租賃營改增試點的稅收政策,有型動產適用17%的增值稅率、地面服務適用6%增值稅率,可以抵扣進項稅,但進項稅來源十分有限,銷項、進項稅時間上不能完全配比,也缺少更為細致的稅收政策,這些原因有可能導致航空公司上游行業稅負增加。最終航空公司有可能處在稅負轉嫁的不利地位。
1.航油稅收政策優化。首先,應該結合營改增繼續深化航油價格市場化的改革。具體包括:優化航油價格計算模式、加大航油指導價格更新頻率、選擇區域和企業進行價格市場化試點、與相關部門配合提高航油市場效率、打破航油供給方壟斷等。其次,推廣保稅油料政策、稅收優惠前置。具體包括:稅收優惠在增值稅始端進行實施、符合條件的機場大力推行保稅油料優惠政策等。
2.飛機購進稅收政策優化。飛機進口流轉稅環節存在很多的問題,特別是飛機進口環節稅負已經高達5%~20%,我國對進口飛機依賴程度較高,高稅負必將影響行業發展。實行營改增后流轉稅直接進入了抵扣鏈條,流轉稅稅負和企業稅負的關聯更加直接,這也正是飛機購進稅收政策優化的契機,國家應降低飛機進口環節的關稅和增值稅,對飛機購進制定明確的總體稅收優惠政策,實行稅收精細化管理。
3.航空維修稅收政策優化。營改增對航空維修企業本身影響不大,但其維修勞務的接受方被納入到了增值稅鏈條中,這就要求維修供求雙方能夠規范勞務、稅務的核算,當地的稅務機關也應該加強監督指導。
1.合理選擇作用點,落實稅改效果。營改增在政策設定方面應該注意作用點的選擇,讓稅改效果落實到真正的主體。增值稅易于轉嫁,視線完全集中在增值稅鏈條上難有突破,應該嘗試直接稅與間接稅相結合。
2.整合航空運輸業流轉稅優惠政策。營改增將航空運輸業納入到了增值稅抵扣的大鏈條中,稅負流轉情況明顯,稅務機關制定綜合性的稅收政策更加容易,應該以此為契機來整合航空運輸業流轉稅優惠。稅務機關在制定稅收政策時應該注意平衡,不能把視線集中在一個環節。
3.具體稅收政策的承接過渡。具體的稅收政策承接過渡應該關注:燃油附加費應該承接、地方性稅收應該進行清理或整合、試點推進措施應該細化。
1.宏觀視角下稅收體制過渡。營改增涉及到征收機關的變更和稅收收入劃分等問題,在營改增推進過程中應該注意:注重稅收征管機構的協調和過渡、注重稅款劃分的準備工作、中央一級政府要充分分析營改增的推進效果,對共性問題制定對策。
2.微觀視角下稅收征管過渡的啟示。首先,稅務機關和納稅人之間應該建立完善的憑證信息傳遞系統并試點運行,為試點總機構納稅人制度積累經驗。其次,納稅人應該調整自身財務、稅務核算工作,以便于適應新的核算體系。
[1]嚴才明.增值稅的效率分析[D].上海財經大學.2007.
[2]李晶.提高航空公司競爭力的稅收政策[J].財政研究,2011,(1).
[3]邵瑞慶.國外交通運輸業的增值稅政策及其啟示[J].涉外稅務,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