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雁肖 蘇
(1.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江西 南昌 330088)
環鄱陽湖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這種戰略定位的提出,為縣域經濟超常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環鄱陽湖經濟圈各地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環鄱陽湖經濟圈建設的提速將帶來巨大的資金投入需求,可在這樣的情形下,原有的主要依靠政府投融資來滿足縣域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發展需求。主要在于政府的能力有限,資源有限,職責有限,不可能包攬所有的投資項目,僅靠政府遠遠不夠,更需要環鄱陽湖經濟圈吸引更多的企業按循環生態經濟要求進行投融資,還需要每個消費者、整個社會按循環生態經濟要求處理廢棄產品,遵守有關政策規定。
所以說,如何依靠構建環鄱陽湖經濟圈縣域經濟投融資機制,籌措資金,引進成本最低、模式最佳的合理項目,解決縣域經濟自我發展能力不足,成為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縣域經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功能完備的地區經濟。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的。環鄱陽湖經濟圈縣域經濟投融資一方面表現出濃厚的計劃經濟特征的逐步淡化,另一方面“項目主導型”投融資模式在縣域經濟發展中依然存在的特點。
鑒于目前的經濟圈鄱陽湖縣域經濟主要依靠民營企業的特點,經濟投資結構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一改過去的財政和銀行的二元投資,投資結構已變得更加形式多樣。過去以政府財政投資行為為主,往往偏離從項目本身的有效性的判斷,但會創造更多的短期利益行為,導致所謂的政府投資“漏斗效應”(多重輸入,輸出少)。由于政府不能有效投資,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從而使整個社會承擔的投資風險增加。鄱陽湖經濟圈民營經濟投資主體,以改變由于避免上述詬病。
環鄱陽湖經濟圈大多縣域較大的民營經濟都是由原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原國有企業多年沉淀的習慣,使得這類民營企業在自身經濟活動中受政府影響大,尤其在人事安排、重大決策等方面。政府為發展當地經濟,經常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通過集中資金上一批項目,在時間上、空間上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從而一方面拉動環鄱陽湖經濟圈地方經濟的啟動,同時也增加了就業;另一方面,營造出環鄱陽湖經濟圈發展的活躍氣氛,吸引各方面資金的參與。環鄱陽湖經濟圈企業由于受政府各方面的影響,倉促上馬。這種模式客觀上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也暴露了一些弊病,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環鄱陽湖經濟圈縣域經濟投融資面臨著資金需求硬缺口巨大、融資渠道單一、信貸投向不合理等矛盾。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會城市,是環鄱陽湖經濟圈的核心發展區域,其發展關系到整個經濟圈乃至整個江西省的經濟發展。本段整體分析并部分列舉了南昌市縣域經濟投融資發展所面臨的的問題,從中便可略知一二。
除南昌市老城區外,各縣域自主開發、自行融資建設難度較大,經濟自主增長乏力,縣鄉財政普遍拮據,投融資成本較高,資金需求硬缺口大。在過去的兩年中,民間資本,外商投資的帶動下,縣域經濟大幅增加的信貸需求;其他貸款總量控制目標和要求的貸款供給擴大了的差距。許多企業選擇了民間借貸的貸款企業之間在企業內部集資等外部融資。
環鄱陽湖經濟圈縣域經濟中個體、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環鄱陽湖經濟圈政府投資是主要來源,政府舉債是主要融資手段,政府有嚴格的審批制度和管理,政策明顯向國有企業傾斜,盡管今年創建中小企業二板市場,但對于廣泛流行的小型和中小型民營企業直接融資非常困難。此外,資本運作土地的依賴更大的市場是不高,后勁不足,土地和其他資源轉移,盡管它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但由于拆遷成本的上升,拆遷工作融資成本的金額也增加了難度逐年增加。
從信貸投向上看,縣域貸款主要投向第一產業、農業貸款、農副產品收購貸款增加較多;對于第二、第三產業信貸投入偏少。以百強縣南昌縣為例,2012年,南昌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可達464.4億元,同比增長14%;財政總收入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分別跨越60億元和35億元臺階,達到60.5億元和3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1%和36.7%。兩項指標連續三年穩居江西省第一。2012年,南昌縣縣域經濟信貸投向上主要集中在農業產業,共引進項目71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4個,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9個也主要是第一產業,另外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已集聚5個整車項目及96家零部件企業,食品和生物醫藥產業集聚100余家企業上發展后勁沒有發揮;在鐵路貨場建設,尤其是武陽、南新中小企業配套園區建設上卻推進乏力。未能形成強大的工業財政的支撐,無法達到工業對農業這個基礎產業強大的“反哺效應”,在著力打造“現代都市農業”的局面上“偏科”,整體經濟發展有偏失。
強調促進各縣區政府銀行和有效的溝通機制。每年舉行一次的鄱陽湖經濟圈項目投資和融資對接推廣會,支持經濟圈的建設,創建投資和融資平臺。逐步完善信用擔保體系,通過建立風險補償基金,保安公司和合作銀行的激勵和其他措施,有效緩解了鄱陽湖經濟圈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加強金融服務機構的建設,促進銀行在江西鄱陽湖經濟圈縣域經濟的信貸擴張,加強信貸支持,促進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建設。
地方政府要轉變觀念和政府職能從操作型為導向的服務型政府的改變。根據該縣地理環境,資源和經濟的特點,統一規劃完善的稅收政策,稅收和收費設立獎勵制度,良好的儲備和推進工作的投資項目,拓寬融資渠道,引導融資的多元化,以確保未來的發展方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投資繼續穩步增長。
企業的發展好壞取決于對企業投資決策和經營政策,根據市場競爭力,而不是簡單的規模的擴大,為了融資的需要,制定切合實際的融資計劃,發展計劃,以加強其資本積累。隨著深化金融創新活動,各種新興融資,企業融資和結構在政府收入的選擇,要充分考慮風險的資產類型和資金儲備,在不同階段的主要融資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1]左思嫻.從九江城西港區到環鄱陽湖經濟圈發展現狀的思考以及實證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3年3月.
[2]晏磊.構建環鄱陽湖區域金融服務體系探討[J].金融與經濟,2009年5月.
[3]李松志,藍玉芳.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分析[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