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鍛 宗 惠
(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2012年7月31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根據國務院第212次常務會議決定精神印發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北京等8省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2〕71號),明確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由上海市分批擴大至北京市、天津市、江蘇省、浙江省(含寧波市)、安徽省、福建省(含廈門市)、湖北省、廣東省(含深圳市)等8個省(直轄市)。
在啟動的廈門“營改增”試點政策中,基本與最初上海實行的一樣。此次“營改增”第一批試點納稅人確認工作于9月4日開始,10月12日截止受理。接下來每個月的申報期在如期將上月稅款征收入庫后,再受理確認。稅率方面,有形動產租賃適用17%稅率;交通運輸業適用11%稅率;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適用6%稅率。試點納稅人中的小規模納稅人及政策有特殊規定的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征收率為3%。對于增強改革初期的各試點企業的適應性,廈門市同時也針對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過渡政策。
試點企業從試點之日起都要換用國稅的發票,不再開具地稅發票。但考慮到原來自開票企業庫存的自印地稅發票可能比較多,廈門市對此予以過渡期安排,試點企業在向國稅部門辦理備案后,庫存的自印發票可以延用到2013年6月30日。
企業在按月填報《稅負變動表》的基礎上,可按照稅收繳款憑證上注明的“收款國庫”屬性,向所屬的財政部門提交過渡性財政扶持申請。財政部門采用“年中預撥扶持資金,年度終了結算資金余額,政策期滿后統一清算”的方式,對稅負升高企業予以扶持。經國稅、地稅和財政部門聯合審核確認后,年度內,財政部門按照企業增加的稅負的70%預撥扶持資金;年度結算時再預撥不足的部分撥付給企業。政策執行期滿后,財政部門將對取得財政扶持資金的試點企業進行統一清算,比較已撥付的扶持資金和累計增加的稅負,多退少補。
自去年11月1日廈門市啟動“營改增”試點以來,截至六月底,已有1.42萬戶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其中一般納稅人占三成,小規模納稅人占七成。試點實施至今以來,減稅效應明顯。從財政局公布的申報數據看,試點小規模納稅人稅收下降幅度達34.9%。試點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負率為1.95%,稅負下降幅度達到26.7%。廈門試點企業累計減稅4.37億元(小規模納稅人減稅4179萬元),減稅企業占試點納稅人的92.6%,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稅額68.9億元,開具貨運增值稅發票1.7億元,可抵減下游企業稅款。“營改增”的實施,為降低企業稅負、優化產業結構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次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不是籠統地將營業稅整個稅目所涉及的行業都納入試點,需從多個稅目中篩選相關企業,因此剛開始進行試點納稅人篩選過程中遺漏部分企業,造成部分企業未接到稅務機關要求辦理“營改增”試點納稅人確認手續的通知。對于剛起步的“營改增”稅制改革,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意識不強,沒能夠清楚的運用及學習有關政策,再加上現在全國只有部分試點地區,許多企業在非試點地區的經濟行為仍然只適用營業稅增收范圍,導致了此次改革試點的紅利未能全方位覆蓋。
從實行“營改增”以來的成果來看,廈門試點企業中減稅企業占試點納稅人的92%對于運輸收入占比大的企業來說,稅負反而有所增高。有的企業稅收降下來了,但因為管理沒跟上,成本反而上升。廈門港口企業裝卸搬運服務由營業稅率3%上升到增值稅率6%,倉儲服務由營業稅率5%上升到增值稅率6%,很多成本支出大項無法列入進項抵扣項目,包括貸款利息、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試點政策實施前已購置的設備等,從而導致稅負上升。
對于改革從最初的小范圍地區到今年的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廈門市最為先行試點地區應利用好政策優勢,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積極應對改革后財政體制的調整。
1.加大對試點企業的政策輔導,提高企業完善改革的積極性。國稅部門要不遺余力的對試點企業進行全覆蓋的輔導,在企業面對改革的同時不出現納稅成本增加使其消極應付等現象。對在某些行業中比如交通運輸業稅率提高導致的稅負增加的企業出謀劃深策,使其更好地度過改革困難期,提高企業競爭力。
2.深入貫徹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財政扶持政策,統籌專項資金,快速足額地對稅負增加企業予以扶持,確保其在改革期間順利過渡。
3.積極收取試點企業的反饋,在作為特區特殊的經濟環境下,以自身特色為依托,在現有的財政體制結構中開拓出合適并且高效的結構變化。
廈門特殊的地域特征,由島內和島外各個區組成,在過往的經濟發展結構體系中廈門市主要依靠島內的力量,現在必須乘著改革的契機,對于島外的集美區、翔安區等企業派出更多更有經驗的稅務人士進行配合,可以將島內文化產業及現代服務業龍頭對島外進行輻射,建立分公司或者是轉移,在擴大這些企業規模的同時促進島外各區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