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菊華
(江蘇省醫學會,江蘇 南京 210008)
江蘇省醫學會(www.jscma.org)前身為中華醫學會江蘇分會,成立于1960年3月,是江蘇省衛生廳直屬事業單位。現有會員6.5萬多名,56個專科分會,74個專業學組,5個工作委員會,薈萃了全省乃至國內一大批知名的醫學專家。醫學會以開展醫學學術交流、繼續教育、科學普及、科技項目評審和承擔全省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等職能,是黨和政府聯系全省醫學界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是展示江蘇醫學學術水平的重要窗口,也是江蘇醫學各專業學術交流的重要舞臺。醫學會的工作面廣量大,任務很重,工作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醫學會既要按照事業單位的要求嚴格管理,又要按照學術團體的規律積極開展工作。學會的財務工作成了學會管理工作的基礎,成為醫學會堅持公益性,發揮學術性,調動積極性的導向和杠桿。為了促進學會的健康發展,更好地為江蘇衛生事業作貢獻,加強學會的財務管理就成了學會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幾年來,省醫學會在衛生廳和省科協領導下,在廳規財處的具體指導下,針對醫學會基礎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重視學會財務監督與管理,在預算收支、資產管理、日常業務活動經費管理、和政府集中采購方面建立健全了學會活動中的財務管理制度,使醫學會近幾年財務工作有了明顯的改進和加強。現從以下四個方面作一匯報:
我們十分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在強化財務職能上做到了管理與服務并重,在管理方式上做到了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監督、檢查并重,逐步形成了規范、系統、科學的財務管理長效機制,并完善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基本上達到了以財務管理帶動全面管理,以全面管理促進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及事業單位財務運行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在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作為事業單位的醫學會也不例外。醫學會要建立既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又能促進全省衛生事業發展與事業單位改革相配套的,與學術團體的任務相適應的管理辦法是學會財務管理的當務之急。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抓主要矛盾去一一解決。由于學會業務活動的特殊性,財務預算的編制是我學會的難題之一。每年度的學術活動和繼教培訓工作預算收支很難掌控,學會業務活動安排有一定的靈活性,參會人員及經費收支在前期預算時不太容易掌握,主要是人為因素及其他不確定因素較多、不可預見性情況每年都有發生。近年來,成功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數量及范圍不斷擴展,華東片區、全國性“長江論壇”及各類專科國際性會議,規模達到500至幾千人甚至上萬人次。會議規模不斷擴大,而每年的預算工作編制時間較緊,難以保證預算編制的準確性、科學性。在這種情況下,學會財務科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發動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主動協調財務與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在預算前與各部門認真討論,分析形勢、了解行情,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和一般規律,分析可能發生的支出需求,按照有關文件規定,做好統籌安排。盡量做到預計充分,盡力為來年的預算考慮周全,留有余地。這幾年由于工作細、分析透、要求嚴、管理緊,較好地完成預算編制工作,并能嚴格地按照預算編制計劃,為單位管好資金,用好資金,樹立勤儉干事業的理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辦公室牽頭完善資產管理制度,落實到人,科室積極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清查盤點,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固定資產信息化的運用,極大提高我醫學會的資產管理效率,使我們醫學會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規。
固定資產的管理是學會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費用,由此造成成本核算不完整是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中存在的顯著問題。固定資產使用、管理與核算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協作,使固定資產賬實不符情況時有發生。我們學會由于歷史原因,編制有限,無獨立的設備管理科室和專職人員,所以固定資產的管理一直是學會財務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這幾年,隨著事業的發展,辦公自動化、無紙化的實施,高檔電教設備不斷添置、更新,學會的固定資產在大幅度增加。加上我學會科室全成本核算工作的推進,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核算和成本分攤的工作提到議事日程上。最近我學會開展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參照績效工資的管理辦法,對科室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人員按照上級有關固定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做好固定資產電腦信息系統管理。學會領導高度重視,專門抽調人員,組織清查班子對學會家底進行了清查,對各部門各科室固定資產進行全面登記,對已經報廢及待處理物資進行清點整理,履行報批手續。督促此項工作逐步跟上管理要求,改變以往三賬一卡工作不落實的狀態。為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辦公室完善資產管理制度,落實到人,科室積極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清查盤點,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使我們學會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規。
目前,舉辦學術活動是我們學會經費來源的主渠道。對學術活動的經費管理采取的原則是“以會養會,收支平衡,略有結余”。同時根據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規財發[2007]117號文件的精神,以爭取社會資助捐贈為學術活動和科普繼續教育活動的開展,積極加強與醫藥企業的溝通和聯系。針對學會業務活動頻繁,財務賬目較多的情況,學會制定了一系列學術活動的管理規定,既要爭取企業對我們的支持,又不能被企業所左右,我們堅持原則,把握分寸,透明公開,執行規定,互利互惠,達到雙贏。
我會經費管理方面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單位全部依靠國家撥款到人員經費定額指標事業經費補貼,后曾一度脫離事業單位的管理,經費自收自支。又由于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需要,學會恢復事業編制的過程,幾度變化,醫學會逐漸從單純依靠財政撥款,轉向多渠道籌集資金發展學會事業的道路。除爭取政府經費支持外,積極向社會籌集資金,開拓籌資新渠道,也是做好學會工作的重要方面。
舉辦學術活動是我們學會經費來源的主要渠道。同時對學術活動經費的管理怎樣做到取之有度,用之得當,勤儉辦會成為學會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問題。我們從學術活動入手,組織召開形式多樣的學術會議和繼續醫學教育培訓班,不斷提高學術活動質量,擴大學會的影響力,充分調動各專科分會的積極性,拓寬我們的經費來源。
首先,每次活動項目負責人要做好活動經費預算,活動進行中規范報銷手續,完善審核制度,遵照學會有關“學術活動經費使用及管理”的規定履行職責,本著厲行節約、量入為出的原則,對會議的住宿、餐飲、交通、會務等一系列支出都是由分管項目負責人、分管項目的秘書長及財務審核,層層把關。學術活動結束,項目負責人及經辦人與財務人員一道列出決算明細表,核算出收、支、余的全部賬目。
對于企業的贊助費用學會也制定了相關規定。每次會議的捐助都有負責專項活動的人員和專科分會負責人參與管理,且全部入我學會的財務賬目。
對56個專科分會,財務科也專門獨立設置科目進行收、支、余的明細核算,建立收支經費的審核財務制度,建立主任委員負責制。各專科分會與學會財務人員共同監督、實施學術活動牽制的全過程。以上各項管理我們體會到,對學術活動經費的合理使用,關鍵是管理,重要是制度,核心是落實。
隨著我學會的會議數量擴大,印刷宣傳材料的需求量激增,由于缺乏集中管理,印刷成本參差不齊,財務支出相應增加,為了規范管理,加強對印刷支出的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研究制定了實施計劃、選擇印刷機構、組織實施、確定中標單位、簽訂采購合同、履約驗收、支付資金等,規范了流程,保障了資金有序使用。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越來越復雜的財務關系,我們要加大財務管理力度,充分發揮學會財務管理在單位的重要作用。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斷適應醫學發展的新形勢,進一步更新工作觀念,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在新形勢下符合學會財務工作特點的管理辦法,為創造江蘇醫學學術發展的新業績、為江蘇衛生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