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兵
(中國人民銀行鎮沅縣支行,云南 普洱 666503)
為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優化信貸結構,促進貸款均衡增長,增強風險防范能力,2012年起人民銀行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新增貸款控制數實行按月下達、按月考核的調控方式,實現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新增貸款規模、貸款增速和貸款投向的全面調控。從對鎮沅農村信用社經營狀況調查情況看,新的調控政策已經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經營穩健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人民銀行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實行新的調控政策下,農村信用社新增貸款延續了持續增長勢頭,對縣域經濟信貸投放總量持續增加。2013年新增貸款控制規模2.2億元,增幅達20%;全年新增貸款比年初增幅可達16%。
全年新增貸款基本按1季度45%、2季度15%、3季度35%、4季度5%的進度進行投放,改變了原來上半年投放量猛增、下半年資金供應趨緊的狀況,更切合農村信用社支持縣域農業經濟春耕備耕、抗旱救災和秋收儲備等季節性資金投放的特點。從貸款期限看,短期貸款占比62.5%,中長期貸款占比37.5%;從貸款投向看,涉農貸款占比89.57%,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占比14%。
2013年3季末信貸投放同比增長16%。其中涉農貸款同比增長15%,主要投向農戶、中小微企業,重點支持茶葉、核桃、咖啡、松脂、林產業、生物藥業、畜等特色產業種養殖業、“公司+農戶”特色農業基地、特色農業加工企業;縣域農村公路、集貿市場、醫療衛生設施建設;農村水利水電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城鎮基礎設施、公租房建設等領域,有力地支持了縣域經濟建設。
一是對信貸項目進行統籌和篩選,把握好信貸投向;二是對新增貸款規模進行統籌分配,合理調整信貸結構和放貸節奏,確保信貸資金投向最急需的經濟領域。三是加大到期貸款催收、不良貸款清收處置力度,盤活存量貸款,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一是利潤總額穩定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12.08%。二是信貸資產質量進一步改善,五級分類不良貸款同比下降8.6%,不良貸款率達1.4%。三是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資本充足率13.67%、撥備覆蓋率316.37%、貸款準備充足率626.49%、貸存比68.59%、流動性比率46.38%。
新的調控方式下新增貸款控制數按照全年規模、投放進度和上月調控政策落實情況確定當月新增貸款控制數,難免產生信貸規模計劃與實際需求的脫節。造成某些時段下達的控制數與農村經濟實際需求不匹配、有效需求不能滿足的問題。
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采取月末分期、分批協調貸款企業提前歸還貸款的方式應對新增貸款月終監測考核,次月初重新將貸款發放回企業,造成“借新還舊”貸款增多。查閱信用社借還款記錄,可發現其中到期貸款采用“借新還舊”處理的占較大比例。“借新還舊”的做法導致了信貸資金虛假循環,降低了貸款安全性。
在利潤和風險分散的驅動下,仍然存在新增貸款外流的情況。3季末有12%以上的新增信貸資金投放到縣外企業。
目前推出的創新金融產品有農戶聯保貸款、農戶小額貸款、個人創業小額擔保貸款、金碧惠農卡貸款和林權抵押貸款等,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此類小額貸款、弱勢群體貸款等類型的信貸產品已難以滿足農村經濟種植、養殖、交通運輸多產業綜合發展的實際需要,對規模較大種植大戶、養殖大戶和涉農企業甚至造成了融資瓶頸。日益強勁增長的農村消費能力也需要創新型消費信貸產品與之相適應。
一是目前地方法人機構新增涉農貸款占比達90%以上,產業信貸風險問題較突出。鎮沅是集民族、山區、農業、貧困為一體的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縣域經濟發展對自然條件依賴性大。縣內干旱、暴雨、冰雹、泥石流、洪災、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引發的自然災害頻發,造成農業生產減產甚至絕收的情況時有發生,直接對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安全性構成威脅。二是縣域小微企業規模小、技術落后、管理水平低、產品競爭力低、經營穩定性和持續性差,金融機構難以掌握其真實經營情況產生的信貸風險。三是法制觀念、誠信意識淡薄產生違法逃廢債務的違約風險等。
農村信用社涉農信貸遍及全縣9個鄉鎮、109個行政村,客戶量大、居住地分散。信用社自身管理力量不足,貸款審批制度和風險監測機制難以執行到位。
縣級人民銀行與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有密切的業務聯系,應充分發揮人民銀行縣級支行處于監管前沿的優勢,將人民銀行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新增貸款調控部分權限延伸到縣級支行,增加人民銀行縣級支行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新增貸款調控政策執行上的機動性,增強縣級人民銀行履行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新增貸款調控職責的有效性和權威性。
一是加強與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政策引導,督促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轉變觀念,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的平衡點,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二是要把人民銀行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新增貸款調控工作常態化,讓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習慣”人民銀行新的調控方式,促使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完善新增貸款管理機制,更好地落實好人民銀行宏觀調控政策。三是引導農村信用社立足“三農”,積極加大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力度,加大對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涉農企業信貸支持力度。
一是要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完善貸款制度建設,建立更加規范的信貸審批操作程序。二是要強化“以新貸款還舊貸款”業務的審批管理,按照信貸審批程序完成審核流程,對其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做好資金安全防范。三是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考核要適當放寬對涉農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強化不良貸款統計制度執行力,讓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通過“借新還舊”等方式掩藏的不良貸款還原于真實形態,及時采取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
一是繼續推廣“安貸保”等銀保合作產品,充分發揮保險對信貸風險的分擔和補償作用,有效規避信貸風險。二是完善“貸款+保險”模式,拓展特色農業生產銀、保合作業務,為涉農貸款提供保障。三是協調有關部門建立涉農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加大財稅政策配套,降低農村信用社涉農貸款風險。
一是推動建立“信用社+公司+農戶”、“信用社+合作社+農戶”等創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相適應的信貸管理機制,實現金融與特色農業的有效對接。二是要適應城鎮化建設發展趨勢,根據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種養業、和特色農業加工等領域的發展需要,用好用活信貸政策,積極支持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有效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三是要引導農村信用社加大對農村信用體系創建成果的應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目前人民銀行已依托云南省農戶信用信息系統完成對鎮沅縣9個鄉鎮109個行政村農戶電子檔案的創建工作,評定出了一批信用農戶、信用村和信用鄉鎮。農村信用社應充分利用農戶信用信息系統評級結果加強涉農信貸管理,解決信用社涉農客戶量大、居住地分散和信貸管理力量不足,風險監測工作難到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