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澤麗
(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審計局,湖南 懷化 418000)
我國財政分配職能逐漸呈現弱化現象,財力管理比較分散,財政預計內內力水平高低不一。隨著財力空缺程度不斷加深,預算財力膨脹速度加快,出現增長無序現象。從我國建國以來,我國財政穩定性一直無法得到保障,財政增長速度時而出現緩慢或者加快,加之我國一直以來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備的制度,無法保障財政支出。時常出現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不相匹配問題,財政困難也因而導致。在我國各級政府和部門主要將收費作為財政收入主要方式,在我國法律規定范圍以為,會議各種名稱來設立名稱,不斷向當地企業、農民以及個體戶收取費用,成為財政收入主要渠道。隨著時間推移,收費項目越來越多,收費規模也越來越大,會導致人們不滿意,影響社會穩定發展。
各類行政事業機構的臃腫和龐大,吃皇糧人數的眾多和持續增大,是一個屢次精簡之后易犯的痼疾。目前,機構改革尚未讓吃財政飯的‘機構從根本上得到削減;在不少地方,財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發工資,個別地方全部財政用于發工資還不夠。非生產性財政支出嚴重擠占了生產建設資金,對經濟環境的改善和經濟的有序運行構成極大的威脅,制約了財政經濟的運行。
第一,對于一些生產建設企業的投資,各級地方政府會向上級增補或者是追求,使得投資成為財政收入另一方式。隨著時間不斷推移,該方式已經成為一種策略,這種策略主要將框架構建出來,再將預定的資金投入其中,該框架會出現一個問題,當資金供應不足時,會使得整個體系難以運轉。這樣的事實也出現,當地政府開始向上級部門申報,申請資金,來彌補當地財政不足。因此,很多當地政府會出現一些滾動計劃,這些計劃無法根據規定開展,問題也因此層出不窮。第二,很多各級當地政府面對百業待興事業,開始增加需求量,隨著投資量逐漸提高,當地政府便沒有將資金同經濟建設掛鉤,資金沒有發揮出實際作用。
財政職能理應樹立起科學地理財思路,將財政問題投入整個經濟建設中,在收支上不能單純的將財政作為文章,應該同國家經濟建設相符合。國家經濟建設應該成為一個重要的標尺,財政部門明確各自職責之后,理清了經濟發展間關系。在進行財政管理時,能夠從財政大環境出發,對當前的經濟發展以及循環發展做個統籌計劃,并且在實際運行中將其納入整個大環境內,為地區經濟發展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發展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這是為財政注入新活力重要舉措,也是保障財政良性循環發展之關鍵。財政建設盡可能的基于有限條件下開展,從企業、工業商業等環節出發,將發展思路定位為經濟建設大業。主要重點為樹立起效益發展觀,不斷轉化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將一些虧損的項目作為財政建設重點。第二,財政向農業不斷投入的同時,逐漸提升農業發展水平,保障農民經濟收入,引導農民掌握高科技技術,進行科技生產。這是開展財政渠道又一方式,呼應科技興農,將一些有實力的城鎮作為重點發展對象,對該城鎮管理要制定出科學的管理制度,從農副產品的附加值方面著手,不斷提升農產品轉化率,提升農民經濟收入。逐漸轉變農民以往發展方式,提出“兩高一優”發展農業戰略。另外,還需要減輕農民的壓力,降低農民負擔,這樣才能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第三,努力發展第三產業,將其定位為財源重要途徑。從第三產業發展歷程上看,第三產業具備投資少、發展速度快、成效明顯特點,因此,當地政府可以鼓勵個體經濟以及私營經濟發展,給這些經濟發展對象一定政策優惠。
加強收入征管,防止收入流失,堅決堵住跑、冒、滴、漏,嚴禁違反稅法的包稅行為,只要有稅源,就要嚴格依法征稅,從嚴控制稅收減免,把該收的稅堅決征收上來,做到及時足額,應收盡收,保證財政收入有效、穩定的增長。廣大財稅人員要牢固樹立“為國收稅沒有錯,有稅不收才是過”的思想,要進一步確立財政在社會分配中的主渠道地位,在理順中央與地方、國家與企業、國家與個人分配關系的基礎上,重點加強目前財政部門尚未介入分配的行業的稅收征管,如證券交易、土地批租、房地產開發、轉讓、電子商務等,制定與《稅收征管法》相配套的綜合征管法規,開辟新的稅源。
政府經濟推動納稅申報制度,對一些稅收進行綜合規范管理,使得稅收向公開化、社會化、透明化方向發展。另外,一些漏洞的稅收制度,應該將其摒棄,杜絕一些非法收入。同時,進行稅收時要做到依法稅收,保障稅收數據真實性,杜絕一些不明確的財政數據出現。一些不該納入管理范疇的收入,堅持不納入,這樣才能保障財政運行效益。另外,還需做好優化支出結構工作。財政管理體制理應得到深化以及優化,支出結構逐漸呈現優化,從根本上保障財政經濟兩性循環發展。需要從員工工資發放、政府職能發揮以及生產控制三個方面入手,才能從根本上做好財政管理工作,保障財政可持續發展。
經濟發展會帶動財政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經濟收入逐漸提升,能夠增加我國財政收入。這是一個相互促進之過程,財政良性經濟發展對社會主義建設有重大作用,當財政儲備豐富之后,國家會增加更多的基礎建設,推動我國特設社會主義建設。
[1]李金珊,張世俊,葉托.從碎片型財政走向整體型財政——富陽市“大財政”體系改革探索[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PKU CSSCI-2011年6期.
[2]鄒秀清,ZOU Xiu-qing.中國土地財政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土地財政庫茲涅茲曲線假說的提出與面板數據檢驗[J].《中國土地科學》,ISTIC PKU CSSCI-2013年5期.
[3]唐在富,TANG Zai-fu.中國土地財政基本理論研究——土地財政的起源、本質、風險與未來[J].《經濟經緯》,PKU CSSCI-201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