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云
(中國人民銀行西雙版納州中心支行,云南 西雙版納 666100)
人民銀行以建立惠農支付服務點的方式,通過POS終端為銀聯標準卡持卡人提供小額取現、轉賬、查詢、消費等基本金融服務,滿足農村特別是邊疆地區偏遠山村基本金融服務需求。
自2010年11月份啟動惠農支付服務業務以來,西雙版納中支按照“地方政府主導,人民銀行牽頭,金融機構為主”的原則,以切實解決農村行政村自然村金融服務缺失和不完善問題為著力點,建立組織領導體制以及監測評估、考核獎勵機制,加強領導、統籌規劃、鼓勵創新、持續推動,扎實推進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全面消除了金融服務機構空白鄉鎮,實現了惠農支付服務點建設快速推進、業務迅猛發展,短短3年間使西雙版納州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截至2013年6月末,全州已開通惠農支付服務點226個,受益農戶數達10.9萬戶,2013年上半年累計辦理資金交易和查詢業務10.89萬筆、交易金額2706萬元;特別是中緬邊境勐海西定鄉孫小忠支付服務點的業務交易量居云南省各服務點首位,自2010年12月份掛牌經營以來累計辦理資金交易3萬多筆、金額1600多萬元,查詢交易3.5萬筆,有效解決了沿邊地區偏遠行政村自然村金融服務缺失和不完善問題,使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戶“足不出鄉”即可得到方便、有效的金融服務,同時促進了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在沿邊少數民族地區落實,實現了“老百姓滿意,政府滿意,特約商戶滿意,涉農金融機構滿意”四滿意。
西雙版納州轄一市兩縣(景洪市、勐??h、勐臘縣),集邊疆、民族、貧困、山區四位一體,山區面積占95%;與老撾、緬甸接壤,國境線長達966公里,全州有31個鄉鎮,12個農場,222個村委會、2147個自然村,全州農業人口64萬人;有15個鄉鎮與老撾、緬甸接壤,接壤國境線鄉鎮人口達40萬人;2012年全州公共財政收支差額(支出-收入)達59億元,各級財政每年給予西雙版納州農戶支農惠農強農財政直補資金有30多項,金額約2億元,涉及15萬農戶,扎實推進農村支付環境建設,解決好當前全州農村地區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金融服務問題,是最大的民生。但是,西雙版納州加強農村支付環境建設,持續推進惠農支付服務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按照惠農支付的規定:每日取現金額不能超過1000元、轉賬金額不能超過1萬元。調查顯示:目前,此項規定已不能完全滿足農民群眾的合理需求,部分農戶及惠農支付服務點對此反映較為強烈,特別是偏遠山村、邊境鄉鎮更是如此。例如,在中老邊境鄉鎮—勐臘縣易武鄉,有700多戶借款農戶距農村信用社40多公里以上,最遠的達81公里(往返需1天時間),貸款余額超過3000多萬元,推廣惠農支付服務后這些借款農戶紛紛選擇最近的惠農支付服務點通過轉賬方式歸還貸款本息,但每張銀行卡每天轉賬金額不超過1萬元的限額規定,遠不能滿足這些借款農戶的轉賬需求。
目前惠農支付服務點可辦理刷卡消費、取現、繳費、轉賬和查詢業務,但與農村地區實際需求還有差距。一是可使用銀行卡范圍窄。目前,在轄內惠農支付服務點,僅有省內農行、農村信用社的銀行卡能進行轉賬結算(省外農行僅能轉出,不能轉入)。調查中,“象明蠻磚客?!被蒉r支付服務點反映,中老邊境勐臘縣象明鄉是西雙版納州普洱茶主產區之一;每年春茶上市時節國內外茶商紛紛前來、走村串戶收購茶葉,當地茶商希望通過惠農支付服務點轉賬方式結算茶葉購銷貨款,但是許多省外茶商持有省外銀行卡不能進行轉賬結算,不得不攜帶大量現金,用現金結算。二是不能以現金繳費。代繳電話費、電費是邊境地區、偏遠山村農民日常生活中最渴望的、最需要的金融服務,但是通過惠農支付服務點POS特約商戶繳費,不能以現金辦理只能通過自身的銀行卡轉賬繳費,可許多農戶沒有銀行卡或不會使用銀行卡,惠農支付服務與農村的客觀金融服務需求有差距。
對西雙版納州惠農支付服務建設情況調查顯示,一是農村地區銀行卡推廣力度弱,銀行卡發卡量少,全州15萬戶農戶的“惠農一折通”存折還未換成銀行卡,對此廣大農戶反映較為強烈;同時,農戶已習慣使用存折,而對銀行卡的接受程度不高,特別是偏遠山區的部分農戶還不會使用銀行卡。二是金融機構和POS特約商戶對惠農支付的宣傳不夠到位,不少地區群眾對惠農支付服務的認知度較低;部分特約商戶辦理業務時,操作流程還不熟練,容易出現差錯,服務效率低。三是維修服務工作滯后,金融機構對特約商戶的POS機具未能嚴格落實按季巡查制度,并且未對其進行系統升級和維護,影響了業務的正常辦理。調查發現,在勐海、勐臘縣設立并營業的惠農支付點共36臺POS機具中,有16臺時常出現故障、不能辦理業務,但未能及時維修;通信信號號不穩定,未能及時協調電信、移動部門處理,影響了惠農支付服務點正常經營。
西雙版納州邊境線長,惠農支付服務點主要集中在邊境鄉鎮、偏遠山村,使廣大農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及時、便捷地拿到財政補貼、取到現金、辦理轉賬等金融服務,有效改善了農村金融服務。但以此同時,各惠農支付服務點和受理終端也還面臨著諸多安全隱患:被用來從事欺詐、套現、洗錢等不法活動;防假反假幣能力較弱;防搶、防盜設備及措施不足等。目前西雙版納州設立的惠農支付服務點基本覆蓋全州所有村委會,點多面廣,安全管理責任重,也增加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安全管理成本。
惠農支付服務是云南省推進“一創兩建”重點工作任務。但加強農村支付環境建設,推廣惠農支付服務工作中,有的鄉鎮、有的金融機構對“一創兩建”工作的認識還不到位,導致各地惠農支付服務工作推動不均衡,業務發展差異大;地方政府、人民銀行、金融機構三方的聯動協調機制還不完善,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需要進一步加強,一些政策配套措施也有待建立和完善;各級金融機構有力的業務管理、良好的業務培訓、有效的業務考核機制有待增強。
西雙版納州的實踐證明,推廣惠農支付服務能夠讓農村居民特別是邊境地區、偏遠山村居民就近便利地獲取最基礎的支付結算服務,是一項事關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是解決當前農村地區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金融服務問題的積極探索和創新舉措,深受廣大農戶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對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村銀行卡市場、改善農村民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后,西雙版納中支將重點圍繞落實國家惠農政策,便利農戶領取各項涉農財政補貼資金;圍繞農民主要增收產業發展,便利農戶非現金結算農副產品購銷資金;圍繞邊境沿線行政村自然村,有效完善農村地區用卡環境;圍繞培育農戶用卡意識,推動改變農民的支付習慣;圍繞金融知識宣傳普及,著力將惠農支付服務點建成金融知識宣傳站,全面改善農村整體金融服務環境。
進一步強化基層人民銀行的牽頭作用,積極履行溝通協調、組織推動、引導統籌等工作職責,完善各層級的溝通協調機制,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強監測評估和監督檢查,通過建立健全“一創兩建”監測評估制度,充實完善監測和考核指標體系,進一步強化對人民銀行系統自身“一創兩建”工作開展情況的責任落實,加大對金融機構目標完成效果的考核力度。要加強工作指導和實地巡檢,及時全面掌握工作開展情況,增強金融機構執行各項政策措施的自覺性和準確性,切實提高“一創兩建”工作成效。要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工作聯動,加強匯報溝通,爭取更多的配套政策和專項資金支持;通過與各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激勵機制、完善激勵手段,支持各金融機構進一步做好“三農”金融服務工作,引導和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到農村支付環境建設中來,進一步推進惠農支付金融服務。
目前惠農支付服務功能與農村地區實際需求有一定差距,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多種服務模式,進一步規范和拓寬惠農支付服務的業務范圍,建議適度擴大當日取現、轉賬金額,加快實現各銀行卡通融通匯;注重發揮惠農支付點的金融宣傳功能,將惠農支付服務點建成農村地區反假幣、征信知識、反洗錢等金融知識宣傳站,著力優化農村金融生態。
基層人民銀行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督導工作,推進惠農支付服務持續健康發展。發揮金融機構的主體作用,各涉農金融機構要建立惠農支付服務的準入、監督和退出機制;落實按季巡查制度,定期檢查其交易合規性,加強對服務點管理和交易監測,及時幫助解決惠農支付服務點開展業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實施惠農支付服務點動態管理,對運作不規范、業務交易違規和經過多次培訓指導商戶個人素質仍達不到要求的惠農支付服務點要堅決撤銷,確?;蒉r支付服務點安全高效運行。
惠農支付服務是憑銀行卡進行,對持卡人提供小額取現、轉賬、繳費、查詢等基本金融服務;在農村地區推廣銀行卡和加大銀行卡發卡量是惠農支付服務發展的必要條件。目前西雙版納州農村地區居民持卡量少,部分農民缺乏銀行卡基礎知識,還不習慣使用銀行卡結算是制約惠農支付服務發展重要因素,基層人民銀行及各涉農金融機構要加強協調財政、社保、民政等部門,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惠農一折通”改為“惠農一卡通”,增加農戶持卡量,加快推進農村地區銀行卡發展。
基層人民銀行要繼續加強組織推動,加大惠農支付服務的宣傳推廣工作,牽頭當地鄉鎮政府、村委會、金融機構和POS商戶建立多位一體、相互配合的宣傳合作機制,引導各方把推廣銀行卡和宣傳惠農支付服務有機結合,使惠農支付服務的相關政策和具體做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引導廣大農村居民了解并使用惠農支付服務。金融機構要加大對POS特約商戶的指導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業務操作和維護技能,確?;蒉r支付服務點能為農村居民提供便利的支付結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