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樹
(莆田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福建 莆田 351100)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作為政府部門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控制是否得當不僅直接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率,還能夠防治舞弊、腐敗的行為發生,保證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然而,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還比較薄弱,相當一部分單位實施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存在的問題層出不窮,如何確保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風險,內部控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套設計科學、執行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對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許多行政事業單位領導缺乏內部會計控制理念,缺乏內部控制知識,在思想上對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認識不夠,甚至錯誤地將財政的部門預算控制等同于內部控制;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只注重業務開展、輕內部管理,由于基礎工作不到位,導致內部控制意識淡薄;有的單位雖然建立了內控系統,但卻流于形式,形同虛設,沒有太大的作用。
實行政府集中采購制度以后,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購置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財政部門對于固定資產的使用管理仍缺乏相應的控制,重購輕管現象比較普遍。如未按規定對固定資產及時建冊立簿,詳細記錄,未登記固定資產明細賬和實物卡片,更沒有對資產進行定期盤查,致使賬簿資產與實際資產不符的現象經常發生。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對單位重大決策沒有參與權、對過程與實施結果無財務監督及管理權,未能發揮應有職能作用;部分單位財務部門對單位賬目不能做到定期抽查、動態管理,對于那些延期上繳收入、挪用公款等行為不能做到及時發現和有效查處;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工作的運行都是建立在對單位傳統習慣的簡單承襲的基礎上的,不能明確規定財務活動中的權力、責任和義務,使得財務管理工作中權責不明,出現互相推諉、互相埋怨等現象;個別單位仍存在“小金庫”現象,入賬流程需要進一步的規范與完善;與此同時,一些單位的崗位設置也不合理,相關財務人員間沒有行之有效的相互監督與制約。
行政事業單位對于行政經費的支出,特別是招待費、辦公費、會議費、水電費等,普遍缺乏嚴格的控制標準,即使制定了內部經費開支標準,但仍較多采用實報實銷制,缺乏事前控制和監督。在上報預算時,大都沒有精良的預算編制,造成預算的編制不能細化到具體的項目當中,使實際的預算支出不能進行逐筆核定的要求,沒有足夠的預算約束控制力,造成資金的使用沒有良好的計劃性、科學性及剛性,而且預算的調整追加過于頻繁。
行政事業單位的主要領導必須牢固樹立內控意識,把內控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充分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去,為實現會計控制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要加強學習,對工作人員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內控制度重要性的認識,并以內控制度為行為準則,約束相關人員的自身行為。
各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建立相應的授權審批制度,遵循定崗定員的工作原則,從而實現經濟業務的各個環節都有專門把關,專人負責,在經濟業務活動中做到權責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于未經授權的工作人員,不得擅自參與經濟業務過程,不得直接接觸固定資產。同時要及時登記入冊,并定期盤查清點,發現會計賬目與實際資產不符時,必須查清原因、明確相關人員責任、然后進行妥善處理。
各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會計人員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水平、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質,加深內部財務管理控制制度的理解能力、提高其實踐操作,為內部財務控制的順利實行打下堅實基礎。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針對資金撥付、費用支出、報銷審批等自控重點,加強監督與管理,確保財務管理制度的堅決貫徹與嚴格執行,提高內部控制水平。要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檢查與監督工作,并將其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促使全體員工主動投入到會計基礎工作建設中。
首先,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經費管理體制的特點,應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內部管理機制,針對收支兩條線管理、政府采購、會計集中核算等制度上的漏洞等問題,采取有效的補充措施;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經濟活動加強審核、監督與評價,起到防微杜漸、反腐倡廉、維護單位資產安全、凈化經濟環境的目的。
其次,對預算的編制、執行、分析、考核等環節,施行強有力的規范管理措施,從而控制好預算的差異,進而確保預算能夠良好的執行。這樣不僅可以讓國家的資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還可以給行政事業單位帶來良好的發展。
最后,合理設置行政事業單位的崗位與職務,給這些崗位和部門賦予相應的職權和責任。對不相容的崗位施行分離控制,有效避免個人或者某個單位獨攬大權的情況,并實現相互間的監督、制約與補充,保證經濟活動的正確性、合法性、規范性,完善內部控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