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利
(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 400030)
在民營企業的日常運行中,企業創始人一般會對公司的管理直接進行管理,而其董事會的成員也大部分來自創始人家族內部,這就為董事會發揮其重要監督和控制作用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看,2008 年發生的國美電器的控制權之爭中,黃光繼作為大股東在對回購公司股份時對股東的利益造成了損害,但是這一行為卻沒有遭到國美董事會、經理層以及監事會的揭露,這就表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在大股東直接參與的情況下會大打折扣。
一個企業的工作效率高低主要由各層工作人員的責任擔當情況決定,然而民營企業卻普遍存在缺乏明確的崗位說明書等情況,這就造成了公司內部人員職責劃分不明確以及人力資源浪費等問題的產生。從表面看來一人多職這種情況似乎實現了人力成本的節約,但是實際上這是企業內部控制存在重大控制缺陷的表現,這種環境極易滋生侵占資產和財務舞弊等不法行為。而民營企業一般在用人機制上,往往存在任人唯親而非任人唯賢的問題,這些都是缺乏科學合理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而造成的。
民營在面對不同的風險因素時,往往都忽視了對科學風險評估方法的選用,也不對風險問題進行分析和排序,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高層領導人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商討進而決定策略的。面對當今金融市場上越來越嚴重的重大輕小、嫌貧愛富的融資歧視,很多民營企業面臨著更加艱難的生存窘況。然而依靠高利息的民間借貸會帶來巨大債務糾紛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由于民營企業家又缺乏與時俱進的風險控制思想和管理水平,他們處理風險的方法就是根據自身的經驗對企業進行擴張政策,在識別和規避風險能力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而一旦出現重大失誤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很嚴重的,往往會因外部環境的劇變導致資金鏈斷裂或資不抵債等情況發生。
1.控制形式化、缺乏營運分析控制能力
民營企業由于面對巨大的企業人員流失率,企業往往會為了節約成本而忽視對監管審核制度的重視,一人多職現象在很多民營是非常常見的,例如出納員會順帶包攬會計處理的全部工作,這種現象帶來的便是高發生率的侵占資產和財務舞弊等事件。
營運分析控制就是指企業的管理層對生產、籌資、投資以及財務等方面的信息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如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等,從而獲得對營運情況的分析了解并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進行原因查明并及時采取有效處理。在民營企業的企業內部管理體系中很少能見到透明的財務報表,很多關于業務方面的資料在傳遞過程中也十分不明確,由于缺乏規范的預算編制,企業就缺少根據外部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生產規模的能力,即使是多元化的擴張經營也不一定能成為企業實行成功轉型升級的保證。
2.績效考評控制隨意化
很多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在考評制度上存在嚴重的缺失,缺乏公平公開的績效考評制度,就算有考評制度也極大程度上的受到親緣關系影響而不能使考評制度的作用最大地發揮出來。由于科學的考核標準和方法的缺失,使得每個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得不到定性的考核和定量測試,也影響了獎勵和懲處的兌現實施,員工長期在這種工作環境下會缺乏歸屬感進而加劇企業的人員流動性大以及企業成本增加等問題。
民營企業能否最終實現對企業治理結構的規范化,主要取決于董事會能否充分發揮其作用。但是很多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更有嚴重者,其法人治理結構實際上是有形無實的,很多情況下民營企業的董事長和經理由一人兼任。有效的約束機制能夠成功的消除內部人員控制行為,對會計人員進行“越軌”行為的限制從制度和程序上來看都具有良好的相互制衡關系。各層次各組織各自擁有不同的權限,能夠確保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被層層控制住,進而保證企業能夠正確地進行決策和實施經營計劃。
在職者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對任何一項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人是企業實現治理和管理的基本要素,尤其是企業的決策者更是需要較高的素質才能引導企業走上正確的生存發展道路。民營企業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而會計人員作為企業進行內控制度制定與實施的主體,其素質的高低對企業的政策實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廣大民營企業應當積極加強對員工的職業素質教育,改善和提高企業員工的業務素質,為企業內控制度有效實施創造適合的環境。
作為內部控制制度中監督評審環節的重要部分,內部審計應當被廣大民營企業所重視,各民營企業應當在董事會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且內部審計機構需要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其擔負著查錯防弊的重大責任,需要做到監督與服務并重,最終目的為幫助管理者對內控系統進行全面有效的監督,盡可能降低會計信息的失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