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對于公司的規范化改革一直是舉步維艱,尤其是短時間內建立起來的現代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這需要防范其中所存在的較大道德風險。企業的債權轉成股權,其本質就是在國家股東不足時由國有財產所有者(即:國有企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銀行)之間進行重新分配,也可稱之為債務合約重新安排。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有企業的債務重組其實就是國有企業進行股權結構調整,也就是重組國有經濟內部經營權,若重組工作處理不好,不僅無法解決國有企業所面臨的經營與效益問題,同時還可能對銀行等金融機構正常運營產生不良影響。
1、目前國內產權市場相關機制還不夠完善,因此在并購時可能會出現資產評估不真實或者競爭不充分等問題,這樣將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這種案例在實際并購活動還不少;2、由于受到強大的外資并購影響,民族工業受到嚴重影響,極大地削弱了民族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此類情況已經有所顯現;3、外國的資本主義經營理念決定了外資企業將以追求企業利益的最大化以及成本最小化為發展目標。
在國有經濟產業戰略調整時,首要的是設計出具體的國有經濟進入與退出的比重與領域,并在此基礎上來制定出在各個部門及產業中國有資本應該占有的合理規模??茖W計劃進入不同領域時需要增持國有資本的比例,進而實現確保其具有控制地位的最低資本量,這樣才能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國有資本帶動作用以及對整體經濟的調控能力。
一方面,調整公司股東的控股比例,將極大地削弱其對公司發展戰略監管的積極性;而另一方面,對于擁有較小比例的公司股東,其無法實現有效監管公司整個發展戰略。
1、轉變政府職能,消除制度性及體制性障礙。將國企經營管理職能、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相分離,在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行使資產管理職能條件下,明確國企管理人和國企資產管理人、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不同職能。即便國有資產作為主控股資本也要按照公司制度來履行股東職責,監督其國有企業經營行為,而不能直接參與國有企業直接經營。同時,國有資產部門對國企的產權拍賣、轉讓及重組均需要進行制度下的管理與監督,進而保障國有資本的增值。
2、完善生產要素市場及資本市場,建立合理資本流動。遵循股權正規轉讓制度環境,其股權轉讓都必須嚴格通過資本市場,通過公開透明的有序競爭來競價,并通過合理、合法的正規操作方法來實現,這樣能有效避免政府“拉郎配”,使國有資產重組避免內部交易狀況,從源頭上杜絕股權多元化改革中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為此,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對資本市場各個方面的完善是實現股權多元化的重要體現方面。
3、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造就一個穩定實現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社會保障制度能有效保障國有企業在資產重組后企業各階層人員的流動走向,其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最主要的社會保障即設計到改制后企業員工的安置,而這是企業現階段很難解決的問題。
1、對于實施國有企業股權的多樣化發展改革,其需要企業通過獨立自主的市場活動來實現。要讓企業的資本在市場上實現有效流動、組合,其中政府必須積極地轉變職能,尤其是要做到“政企分開、政資分離”。這不僅是現代國有企業改革的必要條件,也是現代企業改革的最終結果。對于一些地方行政部門或者行業主管機關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進而建立起具有地區性或者壟斷性的公司,這樣將極大地阻礙國有資本的優化重組或者流動,因此,應該有效制止上述固化條塊分割局面的做法。
2、進一步加快投融資體制與金融體制改革步伐,切實有效、穩定發展資本市場。為了盡快實現我國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一方面是需要加快銀行體制改革,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投資機構組織,如:捐贈基金、共同基金或商業化的老基金等。另一方面積極引進有實力的外資機構參與,以此來有效拓展投資渠道,同時還可以積極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的股權改革,這樣可實現采取金融中介的方式將國有企業的債權轉化為機構投資者間接持有的股權或者公民直接持有的股權。
3、切實建立健全中介服務機構。政府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嚴格規范相關中介服務機構(如:資產評估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的基本行為,進而實現國有企業股權轉讓的公平、公正、公開。
要建立有效的國企經營機制,讓國企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保障國企自身發展活力,就必須對國企進行多元化改革。從產權入手來改革國企,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符合時代需求的企業制度,做好管理、強化監督,進而從源頭上解決國企系列難題。
[1] 秦少博.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組成結構的優化[J].研究生法學,2008(02).
[2] 何曉星.以多元化產權改革為核心 上海國有控股公司改革的思路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