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雪冰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北京 100000)
作業成本控制法在企業控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價值,作業法英文簡稱ABC,其主要以作業為基礎,提高企業作業基礎運營成本的確認、計量來統計企業生產成本的方法。它是一種先進的成本統計方法,成本計算方法與成本控制互相結合,形成了全面的成本管理制度。作業時企業提供產品或者勞動工作的整體環節,產品生產過程都由作業形成,制造業企業的作業成本按照作業的分類可以分為單位水平的成本,生產批次的水平成本、產品維系成本等,必須要統計好ABC的基本思想和生產成本的關系,保證企業在一個均衡與可持續發展的狀況下穩定生產與增長,降低企業不必要的消耗,節省成本,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率,ABC方法是企業未來長遠發展力與生產力的一種新型發展方式的新起點,必須要重構企業發展框架,優化企業的發展動力,保證企業的前進動力,實現企業的穩定、有效發展。
由于企業的生產經濟效益在于產品生產增值作業的提高,要加強產品增值價值,必須要建立高效的作業機制,提升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改善企業對生產成本的控制能力,優化企業成本統計的科學機制,對價值分析后的作業基礎內容進行全新的作業統計,作業價值分析必須是通過作業的識別與計量分析方法有效結合的發展方式,資源費用的歸集與消耗作業的計量發展,必須要以產出為重點,加強成本的控制,改善作業方法的價值分析優勢,提高作業效率,還要在基礎層面上改進作業與成本統計規范,提高價值分析、動因價值分析、作業綜合能力,降低成本統計的方法。為了改善企業的生產力與市場競爭力,提升一定的市場價值,讓顧客滿意度逐漸提升,產出的價值必須要與企業本身的發展關系相互協調,與企業的發展形成正比。企業的生產中產出價值影響作業效率的原因有:作業量和資源消耗、產出功能等。
作業基礎成本控制作為成本控制發展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方法,雖然與傳統成本控制有諸多不同,也必然要遵循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它的程序可以分為六個步驟:
第一步:建立作業、劃分作業中心,在企業的生產現場熟悉生產工藝流程,了解各個生產步驟,在此基礎上識別定義作業。一般的企業發展會包括幾十種不同的作業種類,有的企業作業數量能夠達到上百種,企業必須要建立科學的控制標準與計算成本的規范,讓復雜性的工作變得更加簡單,降低信息收集與處理的成本,構成作業中心
第二步:進行作業價值分析,作業價值分析是作業基礎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進行作業價值分析的目的是區別“增值作業”和“不增值作業”,以及高效作業和低效作業來發現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方案,從而達到持續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步:根據改善成本目標在作業價值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作業成本、控制標準,責任中心根據每項作業不同的成本動因數量編制彈性預算,作為將來的業績考核標準。要樹立成本控制的責任制度,樹立每一位員工的責任觀念,要保證責任到位,成本控制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都要有人去負責,從傳統的成本控制理念盡快轉變思想。
第四步:計算實際成本,作業基礎成本控制中實行的作業成本指標是一定期間作業中心軌跡的實際資源費用之和,它與成本控制標準的計算期間,計算口徑保持一致,這些資源費用一般是從企業分類賬中獲得的,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作業中心上去。
第五步:開展作業成本差異計算方法,并分析差異化數據,管理者必須注重企業發展的現實情況,了解企業的成本控制方法與成本控制有效性,為了改善企業的成本預算與管理控制能力,差異分析過程中必須要做出改進,其中要做到:第一、計算成本差異數額并解決好相關問題,第二、在此基礎上展開差異化調查,尋找到影響差異的具體因素,第三、認真分析與判斷數據結果,采取措施,改進成本控制情況。
第六步:考核評價作業必須要根據原定的作業中心業績發展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分配,要根據考核計算結果的差異化進行分類,區別對待成本控制業績的詳細數據,要判斷作業中心業績的各種指標體系,并根據信息加強獎懲措施,并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鞏固現有的成本控制方式,及時通過信息反饋建立成本控制制度。
作業會計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產品生產與市場消耗作業、資源生產消耗作業、不同生產環境下的生產費用作業等,將這些作業匯集在一起,按照產品實際消耗的作業量將作業成本計入產品生產成本,按照這一成本控制方法,實現短期內的成本有效控制,改善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之間的調配比例,實現均衡發展,在傳統的成本發展環境下,成本計算準確程度依靠企業的資源間接分配的科學性。現代化企業經營狀況下,資本必須有組織地提高產品的規模經濟價值,企業要發展流水線的量化生產,產品數量與質量要不斷提高,企業內部制定針對產品的單一化標準,對企業內部的資金分配也要認真對待,將企業成本控制與發展的動因掌握好,走科學發展的道路。企業還要摒棄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要堅持創新與改進,在單一化標準的資源分配基礎下創新為成本動因的多標準分配制度,加強了分配準確性。
強調成本控制的戰略管理發展方式必須要在內部樹立正確的成本控制認識,要打破傳統控制成本的陳舊思想,傳統成本控制方式只存在于市場發展的一定階段,產品的價值實現比價值形態重要,企業必須要注重成本導向的戰略發展方向,ABC戰略成本管理方法是以成本控制為核心的市場管理理論,應對市場需求和技術的發展都有較強的發展動力,尤其是在產品投入與成本控制的發展過程中。
強調決策的成本相關性,輔助相關成本決策法。相關成本決策法是管理會計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管理決策方法,它將與某種決策相關的成本和收入進行配比來做出決策,只考慮變動成本,忽略不受決策影響的成本。
ABC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一種輔助性的決策方法,從企業經營管理系統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一項決策不僅僅要考慮它本身帶來的影響,還要考慮決策后期對企業產生的危害和影響,企業作業成本控制法必須對未來的機會成本有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還要掌握成本控制方法的技巧,提高成本控制法的長期發展狀態,了解成本控制與企業發展結合的有效性。
作業成本控制環境中,期間費用其實一種不必要的費用負擔,對待期間費用的匯集與發展對于企業來說是不合理的支出項目,期間費用指的是無效耗費能源與作業價值的資源總和,與生產并沒有直接相關性,企業對它們的耗費集中統計為期間費用,這部分費用消耗的改進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財務核算的革新,成本的控制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發展動力,必須要完善產品成本管控制度,刪除不相關的財務數據統計信息。
企業降低成本的主要原因在于提升企業整體經濟效益,降低成本完善責任制會計發展方式,在產品成本的統計中,除了對產量與作業量的信息統計外,還要有人為因素的干擾,人為因素主要指的是在作業成本的觀念中,必須要開展責任化制度,要十分合理地分配作業統計基礎,區分不同的承擔責任,針對ABC要強調零部件的數量,調整生產的數量,應對市場中變動的運輸能力與質量檢驗能力做出分析,針對產品的實際消耗也做出相關性的統計與分析。
[1] 白坤.ABC成本控制法在虛擬企業中的應用[J].北方經貿,2005(02):22-24.
[2] 石春生,李向剛.動態聯盟組織模式及系統設計[J].管理科學學報,2011(02): 21-23.
[3] 何成利,陳云.基于業務流程重組的作業成本控制[J].價值工程,2010(04):40-42.
[4] 王凱.淺談作業成本控制法在現代企業中的研究和運用[J].民營科技,2010(09):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