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慧梅 高雁南 黑龍江東方學院管理學部
現今,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和文化異常頻繁,會展經濟作為第三產業發展日趨成熟后出現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已經成為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會展業不僅可以為會展舉辦城市帶來巨大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還能夠加強城市與外界的文化交流、商貿交流,推進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舉辦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優化地區的經濟結構,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廣泛重視。目前,會展業已經逐步發展成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一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第一屆哈爾濱冰燈展的舉辦,標志著黑龍江省會展業的起步。但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除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冰燈展及在哈爾濱舉辦的化工等行業的若干專業會議外,黑龍江省其他城市的會展幾乎空白。自1990年舉辦第一屆哈洽會開始,黑龍江省的會展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牡丹江、齊齊哈爾等城市都紛紛地舉辦各種展會。
根據黑龍江省貿促會對2011年黑龍江省展會舉辦情況的調查,黑龍江省共舉辦展覽會114個,國際性會議122個,展出面積206萬平方米,會展活動參會參展和參觀人數達650萬人次。其中哈洽會是黑龍江省辦展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展會,它已由一個地區級的展會發展成為國際級的展會。目前哈洽會已成功舉辦了24屆。第24屆哈洽會共有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1.26萬名境外客商,國內10萬名客商參會參展。共有22個交易團組與4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各類涉外合同139.9億美元;簽訂國內經濟技術合作項目總額2509億元人民幣。第24屆哈洽會共舉辦商務對接、洽談推介、會議論壇等活動82項,其中,國際商務活動共舉辦42場。12個專業展區(3個分會場),共展出42大類29700余種商品,參展中外企業1900戶,展會期間入場洽談參觀人數達36萬人次。對外貿易方面,共簽訂進出口合同113.9億美元,其中出口合同64.6億美元,進口合同49.3億美元;對外經濟合作方面,共簽訂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項目5項,合同總額3894萬美元,合同派出人數1850人;利用外資方面,共簽訂外商投資項目17項,合同總額9.6億美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資金額8.2億美元;境外投資方面,共簽訂境外投資項目11項,合同總額6.4億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資總額5.1億美元;國內經濟技術合作方面,共簽訂國內經濟合作項目587項,簽約總額2509億元人民幣,合同利用省外資金2491億元人民幣。國際人才智力交流合作方面,共簽訂國際人才智力交流合作項目42項,涉及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烏克蘭、芬蘭、挪威、德國、日本、法國、荷蘭、俄羅斯等12個國家。
黑龍江省的會展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以哈爾濱市為龍頭的具有龍江特色的會展業初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展會有:哈洽會、農博會等,這些展會與黑龍江省產業結構相關,且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
目前,黑龍江省各級政府對會展業發展的扶持力度較大,尤其是國際展,主要是通過政府參與主辦、財政撥款支持和動用行政力量直接參與會展的組織活動等體現。這種鼓勵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對促進本地會展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通過依靠行政手段還可以保證會展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一定的效益。然而,政府的扶持就像一把雙刃劍,其過多的直接干預也會給會展業帶來許多弊端,一是容易滋生“面子工程”和“政績工程”;二是阻礙了會展市場的發育和成長;三是會使會展活動專業性不足,群眾參與性不強,影響會展活動的競爭力;四是淡化了市場競爭氛圍,影響會展企業經營能力的提升。
隨著現代會展經濟的不斷發展,會展品牌對于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突顯,許多知名的會展品牌甚至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城市形象的代表。會展品牌不僅具有強勁的帶動作用,可以為其他行業帶來巨大的商機,而且還可以提升舉辦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舉辦地的對外影響力,為舉辦地吸引投資客商,帶動當的經濟的發展,因此黑龍江省的會展業的發展需要品牌的支撐來。近年來黑龍江省也一直注重加強會展品牌的培育與開發,打造了一些像“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哈爾濱世界農業博覽會”、“哈爾濱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會展項目,以此來擴大城市的知名度和輻射力,但是黑龍江省的會展品牌在品牌的知曉度上、在品牌的無形價值上與其他省市的知名展會相比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再加上黑龍江省的一些會展活動存在著規模小、國際化程度低等問題,這直接影響了會展的質量,因此在對會展品牌的把握和掌控上有些力不從心。
會展業和旅游業有著一種天然的耦合關系,彼此之間具有很大的相互依存性。會展活動為城市的旅游資源、旅游產品提供了一次展示的機會,會展活動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功能、增加城市的知名度,這些又都為旅游業的發展營造了有利的環境。同時會展活動通常會帶來人員的異地流動,從而引發對“食、住、行、游、購、娛”等旅游產品的消費,而且會展活動要順利開展,需要旅游業這六大要素的大力支持。但從黑龍江省目前的發展來看,會展業和旅游業的合作停留在初級的階段,二者只是被動的結合,存在著脫節現象。在會展業將參展商、與會者和觀眾推向飯店、景點、旅行社等旅游企業,為旅游業帶來的巨大客源面前,旅游業對此認識不充分,準備也不充足,旅游業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而且其提供的產品無論是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服務項目上都不能充分滿足會展業發展的需求,更不要說主動的去推出相關的會展服務項目或者去開發會展業發展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了。
會展業是一個涉及面廣,專業化程度高的產業,它涉及到經濟學、旅游學、管理學、運輸學、信息學等諸多的知識領域,因此會展業更加需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來支撐。從黑龍江省會展業市場上看,會展業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普遍較低,真正掌握會展組織策劃、展覽設計、會展組織管理、外語、市場營銷、了解國際會展情況并具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更是缺乏,無法滿足會展實際需要,這影響了黑龍江省會展業的發展。
會展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經濟活動,在多數情況下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參與。因此,“政企分開”的這種政策建議不能簡單地在會展業中提出,而是要理順政府在會展活動中的職能定位,根據會展活動的特點處理政企關系。政府在會展活動中的主要責任在于制定黑龍江省會展業的發展規劃、發展戰略、產業政策和市場規則等,引導、規范行業發展,創造和平及公平的競爭環境,指導黑龍江省會展業的健康、有序、良性發展。在處理會展業中政企關系方面,應堅持“分類管理”的觀點,對那些具有較高社會效益的“公益會展”,仍由政府主辦,但具體的運作方式可采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如招投標方法等;而對于一些商業會展,由于其具有明確的贏利性目的,政府應把主動權交給企業,并予以有效引導和支持,以使行業的競爭保持公平,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
黑龍江省應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挖掘、培育具有地方產業特色的品牌會展,通過打造自身的會展品牌,以此來推動會展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擴大城市的知名度和輻射力,從而會吸引來更多的資源和項目。因此黑龍江省應該對自身進行科學化的定位,結合地區的資源特點和優勢,創辦出具有龍江特色的品牌會展。黑龍江會展業要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要圍繞對俄貿易、綠色食品等彰顯我省產業優勢的幾個方面來打造品牌會展,做大做強會展產業,不斷提高黑龍江省會展業在國內國際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會展活動的舉辦必然涉及到食、住、行、游、娛、購的旅游六大要素,而各種國內以及國際會展活動的參加者也自然形成了旅游業重要的客源市場,因此會展業和旅游業要加強溝通和協作。黑龍江省的會展企業和旅游企業可以進行專業化分工協作,會展企業的主要工作包括展會的宣傳、掃募參展人員、展會的布展以及會展場館內的組織管理等工作,而旅游企業則向展會的參展商或者參觀者提供場外的“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服務,以使會展企業和旅游企業各司其職,各取所長,通過所提供的專業化的服務令參展商、參觀者和當地居民均感到便利而滿意,以吸引更多的參與者來參加會展活動,從而樹立會展的品牌,充分發揮會展的帶動作用,最終形成以會展帶動旅游、以旅游完善會展的互動互惠的發展新局面。
會展業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如果缺乏一支素質高的專業人才隊伍,是無法在國際競爭中立足的。要培養高素質的專業的會展人才有以下幾條途徑:第一,可以從國內外引進各類優秀的會展業的相關人才,同時也要為各類會展業的相關人才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第二,可以聘請國內外一些知名的專家學者及業內精英來為會展業的從業人員授課,以此來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第三,在黑龍江省的一些大中專院校開設會展專業,全面和系統地培養專業的會展人員;第四,還應加強與相關國際會展組織或企業的聯系與合作,吸收先進的行業管理經驗和服務理念,為培養黑龍江省會展專業人才提供條件。最后還應建立會展業資格認證制度,使會展人才的培養規范化、制度化。
[1]張宏.黑龍江會展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經濟研究導刊,2008年第10期173-175
[2]孟凡勝,于連姿.黑龍江會展業發展思路與對策研究.商業研究,2007(02)103-104
[3]王松.哈爾濱發展會展旅游的優勢探析.商場現代化,2013(9)143
[4]曲靜.第24屆哈洽會圓滿落幕.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