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斌
(空軍預警學院 軍事體育共同科目教研室,湖北 武漢 430019)
5000米耐力跑是全軍統一考試的必考內容科目之一,也是軍事院校學員能否順利畢業的先決條件之一。如何使學員在軍事體育訓練中充分掌握好5000米耐力跑的技術技能?在畢業聯考中順利通過5000米耐力跑的考核,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在教學和訓練中進行探討。
發展耐力素質的基本訓練方法是耐力跑,耐力跑練習對增強體質,改善各個內臟器官機能具有積極的作用。在軍事體育教學中,可以培養學員吃苦耐勞、堅不可摧的意志品質。
在5000米耐力跑的教學中,學員在標準400米跑道上跑完全程共需要跑12圈半的距離。學員單純繞田徑場跑的形式,學員容易感覺厭煩、枯燥無味,特別是耐力差的學員更加容易產生恐懼心理,學員逐漸對能否通過全軍統一考核失去信心。在教學方法上,教員應該在5000米耐力跑教學中根據單元計劃和內容要求,融入學員感興趣的項目,比如:分組籃球運球比賽;三步上籃接力賽;接力搶籃板球比賽;三人一組的持球進攻與防守的連續交換比賽;在教學中強度的安排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增加趣味性的練習方法,靈活運用各種對抗賽,比如60米往返接力賽;一分鐘跳繩比賽;400米變速跑;1200米全程耐力比賽;200米全力比賽;提高學員練習的興趣,達到提高長跑的耐力練習效果。
其次,要讓學員了解和掌握在5000米跑中的正確動作要領;及時的糾正在訓練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錯誤和孤僻動作。因為錯誤和孤僻的動作在長時間的跑動過程中,會使身體過早出現疲勞,造成某個部位出現肌肉僵硬等;如在跑動過程中頭部過份后仰,時間長后會使頸部僵硬,其上體會隨著頭部后仰而造成直體或后仰,這樣就使蹬地力量分解成向前和向上,浪費了很多的體能,造成身體過早疲勞。
運動負荷是指學員進行身體練習時對機體刺激所產生的生理性反應,負荷量和負荷強度是組成運動負荷的兩個因素。負荷量是指有效練習的總時間、總次數、總距離等;負荷強度是指練習的密度、練習時用力的程度、練習節奏等。合理的把握運動負荷,使人的機體驪外界環境的適應是一個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通過不同的負荷刺激,機體才能夠產生相應的變化,經過反復的刺激—適應—再刺激—再適應,人體的機能才能夠提到提高。所以軍事體育教學中,人體自身的5000米耐力訓練,先從慢跑800米開始,強度加大到1500米,再慢慢隨著跑步次數的增加,跑動速度的逐漸加快,學員的耐力素質提到提高的同時,教員在體育教學課堂中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有針對性的給學員以機體的刺激,在安排練習負荷時,量和強度要保持學員智謀的興奮性,練習的時間,重復的次數要控制強度的量,保持技術動作不變形。教員在教學中安排一些游戲,考慮運動量與強度的交替變化,與教學內容一致,使學員的耐力素質保持可持續發展,在教學中上肢力量的發展,比如引體向上、俯臥撐等;針對學員的個人軍事體育基礎、體質強弱,教員要區別對待,身體素質條件特別好的學員,在身體練習時可以安排強度負荷大一些。距離慢慢加到3000米,經過很長的時間的練習之后再加強到5000米全程跑。
(一)教員把一個隊的學員按照學員的身體素質差異,按照每個練習小組為十個人,由身體素質最好的學員擔任小隊長,負責組織這個小組的5000米耐力跑的實施。主要利用出早操時間;晚自習以后熄燈之前;周末休息時間;定時定距離訓練。
(二)教員和學員隊長聯合負責制。每個教員負責一個隊的學員的教學工作,同時與學員隊長協商,制定出5000米耐力跑的訓練計劃。教員負責制定5000米耐力跑的全程計劃安排,隊長負責日程的實施安排,相互配合,5000米耐力跑的考核成績與隊長的年終工作考核掛鉤。學院出臺有關學員5000米考核的獎罰制度。
(三)教員在5000米教學中應該采用多樣、內容豐富的練習手段,避免5000米長距離跑的過程中讓學員感覺到枯燥乏味,利用定時定量相結合,急行軍與快速跑步想結合的形式調動學員訓練的情緒;也可以采用按班級競賽的方式,采用球類項目進行長時間的練習,比如在田徑場上根據學員的身體素質分層練習,內外道,讓距離,通過娛樂活動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的要求。
運動損傷是指學員在軍事體育運動中出現的一些傷害事故,運動損傷的發生不管是意外的還是人為的,都將給學員的訓練以及教員的教學造成直接的影響,特別是在考試前夕,一定要特別注意避免運動損傷。教員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合理安排運動負荷,使學員在耐力訓練中能夠做到有練習有放松,教員循序漸進的學員練習的安排運動量,為學員創造寬松和諧有序的軍事體育教學環境,有效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教員在完成了課堂中的5000米教學,還應該在課外深入在學員當中,通過與學員的充分交流與溝通,了解學員在5000米的教學訓練之后,肌肉的反應;心臟的負擔能力表現等;通過交心談心,了解學員的精神面貌,食欲,睡眠情況,心理負擔情況,通過了解學員的這些狀態之后,教員及時調整在課堂中,訓練中的運動負荷及運動強度;更合理的指導學員進行訓練。
臨近全軍5000米統一考試前兩個月,教員應該每個星期分組模擬考試。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解決。
(一)天氣、時間因素。教員在模擬考試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全軍5000米的時間;比如在夏季全軍統一考試會選擇在早上六點開始考試,或者是晚上八點開始考試,學員能否適應晚上燈光及場地的變化;現場抽取名單組團考試;教員要針對考核的各種情況,加強學員實訓場景練習。
(二)學員成績不穩定的因素。有的學員在平時的訓練中成績合格,但是只要教員測驗,有的學員成績就特別不理想,總是在及格線上下晃蕩,學員內心非常不安。教員應該及時了解情況,深入在基層交心談心,幫助這部分學員制定有效的詳細訓練計劃,根據成績歸納一個小組,讓學員按照計劃實施訓練;兩個星期匯總,再研究訓練的成效;再歸類;制定細則。一直到學員的成績能夠穩定在及格上上為止。
(三)傷病學員的因素。如果在平時的訓練中有學員運動受損,教員要做好黨員的思想工作,單獨列出有運動損傷學員的訓練計劃,督促學員按時按量完成,能夠在恢復運動的時候,運動負荷能夠跟上。
(四)團隊協作精神。在學員入學之際,教員著重抓小胖子的5000米耐力訓練,安排人盯人的戰術,一對一互助練習。教員要求肥胖學員按照規定完成課外5000米的耐力訓練,隊長指定一名身體素質好的學員一對一幫助督促檢查,填寫5000米加強訓練卡片,教員定時檢查。肥胖學員的課外訓練主要以身體素質練習為主:俯臥撐、60米折返跑、仰臥起坐等。通過課外身體素質的訓練,培養了肥胖學員對體育活動的自覺參與的重要途徑,了解體育鍛煉的方法,自己選擇有興趣參加身體鍛煉,對學員的身體、心理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學員在教員的指導下,在同學的幫助下和隊長的督促檢查下。利用課外的時間完成耐力訓練。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關心重視肥胖學員的健康成長,有效的促進學員能夠科學有效促進學員自我鍛煉,使肥胖的學員也有信心通過全軍的5000米考試,能夠順利畢業,投入到保家衛國行列中。
(五)補考因素。由于運動損傷,身體患病不能參加全軍5000米耐力考試的學員,教員要在臨近考試時,做好這一部分學員的思想教育工作,穩定軍心(沒有通過全軍5000米考核的學員,不能畢業,必須留級);制定符合這部分學員的訓練計劃,并督促檢查實施,使他們的身體素質保持不下降;在辦好緩考的基本上,準備補考,爭取在全軍統一補考中人人都能夠通過5000米的考試,順利畢業。
在5000米耐力教學中,教員應該分析的思考在軍事體育教學過程中,教與學,學與訓,訓與考之間的關聯;通過豐富的耐力素質練習內容的學習,達到提高學員耐力訓練的效果;培養學員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快速作戰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軍事體育教學課堂是培養軍事院校學員的體能、快速反應的作戰能力。教員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培養學員自信、堅強、尤其是對5000米長跑中出現的生理、心理現象和應對的方法要詳細地講解,教學上要用鼓勵性的語言來開展教學,增強學員的自信心,讓學員有信心通過全軍的5000米耐力考試,順利畢業。學成之后信心百倍的投入到保家衛國行列中,有信心戰勝敵人奠定良好的身體素質。
[1]陳紅衛.合作學習在耐力跑教學中的運用 [J].中學版教學管理,2010,(5):54-56.
[2] 趙俊.“理想跑”在中長跑教學中的運用[J].園丁之家,2000,(2):29.
[3]李漢輝.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耐力跑[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9,(15):252.
[4]于旭東,劉凱.巧用隊形練習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J].教育與職業,2006,8(24):177-178.
[5]盧廣義,戚海宇.體育課堂中變相練習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J].運動,2011,(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