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秋利 哈爾濱一汽變速箱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全球的環境變得日益惡劣,為了維持人類的生存,全球將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低碳經濟的概念也就應運而生了,低碳經濟就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只有推行低碳經濟的方案,才能使能源利用率大大地提高,來緩解環境的生態形勢。所以,現在的國家都在關注低碳經濟的話題。
現在全球的國家一直在提倡發展低碳經濟,從而來緩解全球變暖的緊張局面,現在就簡單分析下低碳經濟的含義,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讓產業進行改革生產模式,采用低碳環保的技術,繼而呈現出低碳產業。除此之外,人們的生活也應以低碳理念為重,從而改變以前浪費資源的習慣,過上低碳的生活。總之,低碳經濟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發展低碳經濟的模式主要呈現以下特點:首先,改革生產模式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資源消耗率;其次,企業的廢水、廢渣、廢氣等,需要通過改革生產技術,來降低排放的標準;最后,對其產生的有害物,需要將其污染程度降到最低。所以,要想滿足以上的要求,就需要不斷地研發新型的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等,這樣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的讓全球國家從高碳經濟生活轉變為低碳能源的時代。
建國以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核心,大力發展經濟,我國的綜合國力迅速得到了提升,但是,我國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含量處于世界首位。能源消費處于“高碳消耗”狀態,我國的電力、交通、化工都需要大量的煤炭能源,這些高耗能的產業加速地發展,我國正處于著高碳經濟的時代,隨著能源的不斷緊張,我國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低碳經濟,這項舉措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中國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引起了全球國家的密切關注,我國必須加大力度發展低碳經濟,這不但可以減少國際的輿論壓力,也可以轉變國家發展經濟的形式,通過積極應對溫室氣體減排導致的國際經濟格局和貿易規則的變化。因此,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資源能源使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也可以增強國內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以及緩解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上所面臨的國際壓力的需要,這符合我國未來的發展需求。
剛才上文已經提到,改變經濟產業結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發展低碳經濟的三個要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對于改變經濟產業結構,應該有一個過渡期,通過不斷地優化,最終達成改變產業結構的目的。首先,應該已發展低碳產業為重點,國家也應該適當地改變發展產業的戰略,選擇適量的低碳經濟產業作為未來的發展產業,并提供一些政策的支持,這樣可以真正地使低碳產業融入我國經濟增長的產業鏈中;其次,需要研發高效的低碳技術,制造出低碳產品,增加出口量,這樣可以鼓勵國內發展低碳企業;最后,提倡低碳消費,拉動國內市場的需求,這樣可以刺激低碳產業的發展,政府應身先士卒,實行網絡辦公,減少紙質用品的使用,加大低碳經濟的宣傳力度,在公共場所實施低碳消費,引導家庭合理消費,使日常生活變得低碳化,培養環保意識,這樣可以讓低碳觀念深入人心。
縱觀世界經濟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有經濟和金融危機的產生,每次經過這些經濟波動后,都會依靠重大技術創新的形成,催生集群式產業發展,從而促進全球經濟的復蘇。為了發展低碳經濟,來應對資源緊張的局面,各國都在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有了重大的突破,相關的新產品、新產業快速發展,可再生能源、低碳能源在逐漸替代化石能源,新型的低碳技術將成為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因此,政府要加大對節能減排和開發新能源技術進行大力的支持,尤其是先進低碳技術,這樣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我國目前該項技術水平較低,國家應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鼓勵企業開發低碳等先進技術。近年來,我國在低碳研發領域有了很大的成果如節能建筑、太陽能熱利用、超超臨界鍋爐、二代加核電、混合動力汽車等,但是,我國還應引進發達國家在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生物固碳技術等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關鍵技術等,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地改革和創新,來控制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創立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如果通過使用低碳能源來代替一部分石油化工能源,從而降低煤炭資源消費的比例,也可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現在,我國需要改變能源結構單一的狀況,通過發展天然氣、水電、核電和可再生能源,提高優質能源的比例。首先,高效低利用煤炭資源,應該大力發展先進燃煤發電技術,提高煤炭轉化效率,這樣可以適當控制煤炭需求的增長,除此,還應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生物燃料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這樣可以控制石油的需求,還應多開采天然氣,逐步讓其代替煤炭和石油,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其次,大力發展低碳能源。目前的低碳能源就是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質能、水能、風能、等。我國還應加大核電站的建設,實現能源供應的多元化、清潔化和低碳化。最后,就是構建全新的能源結構電網。我國的電網所供應的能源均為煤炭,需要用低碳能源逐漸代替煤炭能源,可以將風電、核電等新能源基地的電力輸送出來。另外,提高配電網對供需信息變化的反應能力,滿足電動汽車、蓄能裝置等需求。
低碳經濟的發展,不僅僅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發展,而且關系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新局面,只有大力推行低碳經濟,不斷研發高效地低碳技術,才能使全球經濟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因此,應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我國綜合國力進一步的發展。
[1]李德勛.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關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10)
[2]付月紅.關于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思考[J].前沿.2011(10)
[3]周玉梅.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意義與實現路徑[J].前沿.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