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成
(韶關學院 政務學院,廣東 韶關 512005)
論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
周新成
(韶關學院 政務學院,廣東 韶關 512005)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未來技術創新的主力軍,肩負著推動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但地方高校大學生存在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淡薄、防范觀念滯后、科技倫理和方法論缺失的現狀,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地方高校可通過更新觀念、創造條件、營造氛圍等培養模式,強化、優化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教育,培養大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他們的科技風險防范能力。
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地方高校
技術創新活動和結果的不確定性而導致的科技風險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危害正在成為當代社會重要的風險源。當代大學生是未來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能否培養他們具備敏銳和較強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是高校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我國高等教育往往注重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提升而忽視對大學生進行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學生自身也較普遍地重專業技術知識學習而輕科技哲學世界觀的培養,特別是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缺乏更為嚴重,培養地方高校大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顯得尤為重要與緊迫。
科技風險屬于“被制造出來的風險”,是由于人類不合理開發和利用科學技術引發的各種不確定性的損失和危險對社會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1]。其特點是持續時間長、覆蓋面廣,潛伏性強、可控性低,恢復力差、報復性強。因此科技風險一旦變為現實就意味著不可逆轉的毀滅性破壞,其造成的嚴重后果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許多物種和不可再生資源將消失。而且科技風險報復性極強,貝克在論述風險社會時提出了全球性科技風險的“飛去來器”(boomerang effect)效應,引發風險的人類遲早會遭到風險的回擊。科技風險已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以不同形式展現出來,其影響力度和廣度也在急劇增加和擴展,核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等引發的一系列科技風險正在急劇惡化甚至接近崩潰邊緣。科技風險與人類實踐存在一種伴生的關系,科技的高度發展使技術產品遍布人類的生活世界,創新的、非嵌入性的技術造成的風險也加速擴散,致使科技風險及危害潛藏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現為復雜、突變、整體和非線性的特點,引起了人類社會普遍的關注和憂慮[2]。現代社會必須高度關注科技風險,重視科技風險的防范。對于科技風險所引發的嚴重后果,不能總是亡羊補牢,事后追究責任,更重要的是培養科技風險的防范意識,增強科技風險的防范能力。當代大學生作為未來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能否培養他們具備敏銳和較強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是現時期高校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但調查表明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缺乏的現象較為嚴重,培養地方高校大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科技風險規避能力顯得非常重要與緊迫。
筆者曾對300名地方高校大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采用隨機書面形式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出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知識匱乏、風險防范意識淡薄、風險防范觀念滯后。僅有67%左右的學生對現代科技風險有潛意識的感知,更多的是對現代科技成果的神化盲從。對科技風險的內涵、特征認知存在誤區,輕視科技風險。60.5%的調查者認為現代科技風險近似于其他社會風險,并將現代科技風險等同于其他社會風險,忽視了其是“被制造出來的風險”這一要義。在對現代科技風險特征的認知上,57%的調查者單方面關注其破壞性和不確定性,忽略了其隱蔽性、全球性。科技倫理和方法論缺失。問卷分析結果顯示:65%左右的學生頭腦中沒有系統的科技倫理意識和規范的方法論思想。只有20.5%左右的教師在課堂上將現代科技風險作為知識內容予以講解重視,26.5%的調查者將現代科技事故單方面歸于科研人員。
盡管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成果令世界矚目,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層次,大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作為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了普遍的提高,但地方高校大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并不強。調查表明: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從整體上看是較為欠缺的,大學生對科技風險問題有一定的認識,但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狀況卻不容樂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地方高校大學生自身因素造成的,另外學校和社會等方面也是導致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問題出現的原因。
目前我國地方高校的學術氛圍較為濃厚,但是與科技風險教育相關的活動卻很少出現在課外校園文化活動中,沒有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造成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整體狀況不佳,尤其是科技風險知識匱乏,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淡薄。因為缺乏現代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的有效經驗,在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上,地方高校很容易走過去高等院校的老路。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做得不夠,科技風險防范教育的意識不強。同時地方高校的師資力量還非常單薄,缺乏具備科技風險防范教育資質的專業教師,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教學資源是高校長遠發展的重要法寶,迫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教學資源被挪用到大城市,發展當地的高等學府,地方高校辦學形勢更加嚴峻。在教學資源嚴重不足的大前提下,地方高校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運行,只能把僅有的資源投放在最迫切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之中,從而忽略了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大多數高校只注重理論課程設置,忽略方法論課程的開設。同時部分高校校園建筑面積不足,硬件設施不全,直接影響科技研究的實驗室資源,由于實驗室不足,老師只是在課堂上對學生們進行理論傳授,而無法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的動手能力。
社會對培養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關注度不夠,政府決策和學校行為需要社會的監督。監督政府決策,才能使國家政策順利執行,達到預期效果;監督學校行為,關注學生思維教育模式,才能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提供保障。目前我國社會對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關注度較低,不注重當代大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達到什么程度,社會對培養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呼聲小,直接影響大學生對科技風險知識的關注和學習,致使科技風險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的培養缺乏社會保障。
首先,加強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是對所面臨的科技風險的積極回應和應對風險社會變化發展的現實需要。
科技風險防范意識與防范能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科技風險教育工作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現時期地方高校學生直接面對的科技風險主要表現為計算機病毒、電腦黑客、手機詐騙、網絡陷阱、銀行卡被非法盜用、電腦輻射、轉基因食品中毒等科技風險。許多學生如遇到銀行卡被非法盜用、手機詐騙、計算機被黑客入侵等科技風險時不知如何是好,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精神緊張,驚慌失措。在科技風險問題上不能筑起思想防線以提高科技風險識別能力和防范能力。
當前大學生的學習重心是在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上,知識面相對較窄,科技視野不開闊,忽視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對科學精神的理解和科學方法的掌握不足,對偽科學及封建迷信活動的分析判斷能力不強。這都與當今科技的迅猛發展和風險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較多學生對科技風險的來源、特征和類型不甚了解,或將科技知識的滯后作為科技風險的來源,只看到了科技創新的內在不穩定性,而忽略了人們的功利性及行動者網絡所引發的科技風險。對科技風險的認識只停留在核泄漏、溫室效應等宏觀事件上,忽略了身邊的科技風險。例如學生們會關注核輻射、轉基因食品帶來的危害,而忽略了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所產生的輻射對人體的損害,沒有通過各種途徑深入了解科技創新和成果運用所引發的科技風險,未能在科技創新前認識到科技風險的存在,多數學生的思想停留在科技創新失敗后再采取應對措施的層面上。
其次,加強大學生現代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是緊跟時代發展和應對社會變化的客觀需要。
敏銳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不僅是一種預警意識、憂患意識、理性意識,同時也是一種責任意識。大學生承載著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承載著國家振興、民族強盛的神圣使命,承載著時代賦予的重要責任[3]。只有具備了相應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和一定的科技風險應對能力,才能承擔起自己應盡的使命和責任。科技風險是一個由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人為的風險,在“飛去來器”效應的作用下,風險跨越了階級、民族、國家的界限,整個人類社會逐漸進入了一個風險社會[4]。加強大學生現代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也是深化高校科技倫理教育的客觀要求,在風險社會中,不明的和無法預料的后果有時會成為歷史和社會的主宰力量,科技風險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是既立足于大學生現階段風險意識的培養又著眼于大學生未來發展的一種教育思想,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目標。這種教育能使大學生形成敏銳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更好地適應風險社會的環境變化,形成良好的抵御科技風險的心態和培養一定的科技風險防范能力,增強自身綜合素質以應對更多的未知風險[5]。高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養大學生形成科技風險的防范意識,并將其引導、提升到更高程度,最終形成一種行為習慣,進而增強預防和應對現代科技風險的防范能力,這也是深化高校科技倫理教育的客觀要求。
再次,加強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是深化高校德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培養具有現代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精神和能力的開拓型人才,是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要求,是提升風險社會大學生發展能力的新方向。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是順應當前高校德育教育從素質教育到風險防范教育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因此,將現代科技風險教育融入德育體系,創造性地開展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活動,是新時期培養高等教育人才的一種新思路。通過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教育,能使其正確認識科技自身的內在風險,有利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科技倫理觀,增強其科技知識儲備,在認識科技風險的同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合理運用科技成果。使其在科技創新的同時能夠時刻關注科技的社會風險和負面效應,能夠客觀公正的進行科研成果的評價,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以有效地預防風險和降低風險的危害程度,讓科技成果在社會發展中發揮更重要更積極的作用,更好地為人類社會造福。
第一,更新思想觀念,科學認識科技風險,樹立正確的科技風險防范觀念,努力提高學生科技風險防范能力。這就要求高校學生理解和接受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教育,遇到科技風險時,應該注意保持健康的心態,積極地面對科技風險,克服傳統文化中的思維定勢,樹立正確的科技風險觀,增強抗科技風險的心理素質,加強科技知識的理論學習,正確全面看待科技發展。在學習專業知識之余,應當加強自身的科技風險知識儲備,理性看待科技發展的正負作用,不能對科技風險視而不見,應當加強自我約束,恪守科技創新原則,以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嚴謹自律的科學精神進行科技研究。強化自身科技倫理觀,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科技發展觀。
科技風險防范能力教育是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的主要方面,包括對科技風險的認知獲取能力和對科技風險的應對規避能力,在科技風險的發展過程中,防范和規避科技風險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對科技風險來源有全面的認識,組織和管理好科技風險源,加強科技風險意識的認識和理解,健全科技風險管理機制,構建符合科技風險管理理念的組織結構體系,加強內外部科技風險的總體研究和控制,才能對各種科技風險進行正確定位,從而提高科技風險的防范能力[5]。
第二,創造條件,強化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發揮學校日常教育和管理的積極作用。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增設科技風險防范教育課程,完善課程設置,彰顯科技風險教育的整體性,優化教學內容,加大科技風險教育的力度,改進教學方法,促進科技風險教育目的的實現,培養開拓型高素質人才[7]。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應當主動對學生進行科技風險知識教育和相關預防應對技能的培養,從具體問題入手,提高科技知識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又可以從科技風險實例展開教學,分析當前社會存在的各種科技風險所帶來的巨大危害,傳授規避科技風險的原理和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
第三,搭建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的平臺,打造一支人文科學素質過硬,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對推動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應加強對教師進行科技風險防范知識的專題培訓,及時掌握科技領域的發展和變化,適應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指導工作的需要;其次,聘請高科技專業人才作為校內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的導師,通過定期授課,將科技風險防范經驗與理論融合,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再次,輸出優秀的校內教師到國外掛職學習,積累科技風險的管理實踐經驗并帶入課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構建理論與經驗兼備的師資隊伍,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科技風險防范教育的質量,還能保證工作的延續性和可持續發展[8]。
第四,營造氛圍,優化地方高校大學生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教育環境,創造良性的科技風險防范教育氛圍。高校作為開展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的主要場所,應該努力建設積極多樣的校園文化,大力弘揚先進的科技風險文化,采取多種形式的科技風險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教育氛圍,將校園文化實踐活動與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結合起來,發揮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覺地形成科技風險的防范意識,培養科技風險防范能力。利用各類顯性和隱性的教育載體,滲透科技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為學生應對科技風險提供更多的支持。地方高校還應該通過舉辦科技活動月、發明創作展、學術沙龍和講座、有獎競答、以及建立科技社團等活動向學生傳授科技風險防范知識,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科技風險防范意識。
:
[1]米丹.科技風險的歷史演變及其當代特征[J].東北大學學報,2011(1):7-11.
[2]周新成.技術生態風險防范的多維體系及路徑選擇[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6):43-47
[3]崔德華.風險社會背景下大學生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探析[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2(4):194-196.
[4]楊文曉.試論科技風險的產生[J].高教論述,2012(20):71-72.
[5]常立農.技術哲學研究[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205.
[6]周新成.韶關核電站建設的輿情分析及對策[J].韶關學院學報,2012(9):64-68
[7]趙健.論理工科大學生航空科技風險意識現狀及應對措施[J].商品與質量:理論視角,2011(7):223.
[8]王曉明.人文精神尋思錄[M].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235.
The Status of the Local College Student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isk Awareness and Its Development
ZHOU Xin-cheng
(Administrative College,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society,is the main fo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future,to shoulder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But local college students have technology weak awareness of risk prevention,prevention concept of lag,lack of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ethodology,the status of the new situation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awareness of risk prevention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o be solved.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by updating concept,to create a training model of the atmosphere and so strengthen optimizing university students risk prevention education,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to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isk prevention capability.
college students;technology risk;prevention awareness;local universities
G641
1007-5348(2013)03-0186-04
2012-11-01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一般項目“廣東省欠發達地區公眾科技風險防范意識的現狀與培養研究”(GD12CZX03);“韶關學院2012年度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階段性研究成果
周新成(1969-),男,湖南耒陽人,韶關學院政務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科技政策與科技管理、技術哲學研究。
(責任編輯:薄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