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陳 新
(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008年12月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了結構性減稅的觀點,結構性減稅的提出在順應全球性減稅的同時又符合了我國現階段的稅負狀況。結構性減稅強調的有選擇性的宏觀稅負的降低,針對特定的群體選擇特定的稅種,通過有增有減的稅負調整,來優化和完善我國的稅制結構。而消費稅作為我國的三大流轉稅之一,據有關資料的統計顯示,2012年國內消費收入為7872.14億元,增長13.5%。消費稅收稅占我國稅收收入的7.8%,由此可見消費稅是我國稅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隨著結構性減稅的提出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改革,結構性減稅背景下的消費稅改革的問題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和熱議。
消費稅最早產生于古羅馬帝國時期,是一種古老的稅種,鹽稅、酒稅等產品稅是早期消費稅的原形。消費稅作為流轉稅的主體之一,在保障國家財政收入的同時可以體現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調節產業結構,正確引導消費結構。
我國現行的消費稅是由1994年稅制改革建立起來的,期間經過數次的改革和調整,形成了我國現行的消費稅制體系。其中2006年的消費稅改革主要是針對消費稅的稅目和稅率進項調整,新增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游艇等稅目,增列了成品油稅目,取消了護膚護發品這一稅目,同時還對白酒、小汽車、摩托車等稅目的稅率進行了相應的調整。2009年的消費稅改革主要是著重調整了煙產品的消費稅,在調整期計稅價格的同時提高了煙產品的消費稅稅率。
隨著國家對消費稅的不斷改革,2011年國內消費稅收入達6988.73億元,增長了27.5%,2012年國內的消費稅收入達7872.14億元,同比增長13.5%。從統計資料上可看出,成品油、汽車、煙酒是消費稅的主要構成部分。卷煙是消費稅的主要來源,2011年卷煙的消費稅占國內消費稅的的比重為47.97%,而2011年成品油的消費稅收入占國內消費稅總收入的36.95%,其次2是小汽車的消費稅占國內消費稅的比重由2009年的8.8%上升至2011年的10.3%。同時實木地板、高爾夫球及球具、游艇、高檔手表等的國內消費稅收入的比重較低且部分稅目的稅收有下降的趨勢。雖然我國的消費稅收入逐年增長但從國內消費稅構成可以看出,我國消費的基本格局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只是消費稅數額的絕對增長,這與今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變化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消費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如何在順應結構性減稅的趨勢下更好的完善消費稅的改革對我國的稅制體系完善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的現行的消費稅是按商品的種類來設置稅目的,目前我國的消費稅有14個稅目其中涉及的商品眾多。判斷一種商品是否應納入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征收消費稅主要是根據該商品是否屬于奢侈品或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有些商品不再適合納入消費稅的征稅范圍,而有些未納入消費稅征稅范圍的商品有符合消費稅課征的原則,應將其納入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因此,消費稅的征稅范圍雖然從消費稅建立后國家就對其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但其征稅范圍還需做進一步的調整。
同時,在現行的消費稅稅目中,有少數的生產資料也被列入了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內,例如在酒類商品的稅目中,酒精也要征收一定的消費稅,但酒精的種類較多,對酒精中的工業酒精和醫用酒精征收消費稅會增加其生產的成本,影響生產的發展,不利于經濟的發展。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一些化學類的普通化妝品,已經變成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生活品,不應再將其列入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內。
目前,我國與小汽車相關的商品大多都是單列在消費稅和其他稅種的征收稅目中,例如從消費的稅目上來看,小汽車按其排量的大小征收相應的消費稅,而與小汽車相關的輪胎則要征收3%,成品油也要單列出來征收消費稅。其次,在小汽車的交易環節還要征收車船使用、車輛購置稅等。最后在其生產流轉環節還要被多次課征流轉稅,因此小汽車及其相關商品的稅率就相對較高稅負也就隨之偏高。同時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汽車時代,普通小汽車作為普通家庭的重要代步工具,稅負較高就會擠占其他部分的家庭消費,不利于刺激需求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而化妝品的稅率為30%也相對偏高。
部分資源類商品的所使用的稅率偏低,在我國現行的消費稅制度中,涉及都資源類應稅商品的主要有樹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等,為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的,應對其課以重稅。但由于其稅率偏低,不能對浪費僧林資源的行為起到較大的抑制作用。
根據上述的分析,我國現行的消費稅制度存在著征稅范圍不合理,稅率設計不完善等問題。筆者將提出幾點關于如何在結構性減稅的背景下,貫徹“有增有減”降低宏觀稅負的同時正確引導消費的消費稅改革的幾點思考。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在收入差距日益擴大,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進一步發展,消費結構不合理的背景下,我國應對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實施“有增由減”的消費稅改革。將高檔實木家具、私人飛機、高檔私人會所等列入消費稅的征收范圍,擴大高檔消費品、奢侈品及高檔消費行為的征稅范圍。同時為順應結構性減稅及考慮到低碳循環經濟的發展,可將不可再生資源、和將高污染、高耗能商品增加到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內,這種做法既能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又可以解決目前尚未開征碳稅所帶來的環境保護問題,再次,適當取消酒類等涉及到生產資料的應稅商品的征稅范圍,在適合的時候也可取消對普通的化妝品征收消費稅。故此,在結構性減稅的背景下,對消費稅的征稅范圍進行“有增有減”的調整,既能降低宏觀稅負水平,又能完善和優化我國的消費稅制體系。
我國現行的消費稅采用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兩種形式,用以適應不同應稅消費品計算應納稅額的實際情況。應納稅額的大小與消費稅的稅率和稅基有著直接的關系。目前我國消費稅并沒有統一的稅率,消費稅的稅率是根據應稅商品的特殊性來確定其稅率高低的,稅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到稅負的高低。
在結構性減稅的背景下,應適當降低化妝品尤其是化學類化妝品的稅率。同時由于我國小汽車消費市場的發展,可以適當減低普通小汽車及其相關產品的稅率,擴大需求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提高部分資源類商品,如實木地板和木制一次性筷子等不利于環境保護、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的商品的稅率。限制過度消耗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和嚴重污染環境的產品的消費,為未來中國“綠色”稅收制度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