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群
(中國人民銀行東寧縣支行,黑龍江 牡丹江157299)
近年來,民間融資日趨活躍,其風險也成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關注的焦點。在經濟發達地區,民間融資規模已數千億計,但一些因民間融資而引發的大案要案也經常見諸報端,成為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的焦點。那么,在北方,尤其是象東寧這樣的邊陲口岸小城,民間融資規模有多大、具有哪些特點、風險如何?對此,我們深入企業以問卷加走訪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專項調查。調查顯示,轄區內確有民間融資現象,但規模不大,未出現高息融資情況。
為使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隨機選取企業樣本15個,其中工業企業樣本5個,非工業企業樣本10個;非工業企業樣本涵蓋了房地產業、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及非金融類服務業等。
樣本企業按規模劃分,大型企業1個,中型企業3個,小型企業3個,微型企業3個;從企業注冊類型上看,國有及國有控股2個、中外合資1個、股份制4個、其他(私營等)3個。
調查顯示,15個企業監測樣本中,有6個存在民間融資行為,比例較高;同時,在走訪其他企業時也了解到企業的融資現象也普遍存在,只是出于對民間融資問題的敏感,不愿意透露細節情況。從行業上看,民間融資行為體現在批發和零售業2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家,其他非金融服務業1家。
調查顯示,截止2012年末,15個樣本企業銀行貸款余額為98123萬元,6個存在民間融資行為的企業融資余額為360萬元,融資額占銀行貸款比例為0.43%;從融資流向看融入資金290萬元,融出資金90萬元;據了解,融出方融出資金并不是為了謀取收益,而是關系較好的企業之間相互支持;從用途看,6家企業融入的資金全部用于流動資金;從渠道看,從其他企業融入210萬元,從股東或內部職工融入30萬元,從其他個人融入70萬元。
在6個存在民間融資行為的企業中,1個是中型企業,2個是小型企業,3個是微型企業,小微型企業居多。
從擔保方式上看,有3個樣本企業擔保方式是無擔保公憑信用融資,有3個樣本企業采用了財產擔保;協議形式多樣化,有4個是正式合同,1個是口頭約定,1個是借據;從利率情況看,1家企業融入利率較低,經了解是從親屬處融入,有親情因素;其余5家的融入利率基本與銀行同期利率相當,未出現高息融入資金現象。
一方面,對于國有商業銀行來說,給中小企業貸款確實存在著形不成“規模經濟”的問題,因為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要求的每筆貸款數額不大,但每筆貸款的發放程序、經辦環節,如調查、評估、登記、監督等環節都大致相同,結果銀行貸款的單位經營成本上升;大銀行從節約經營成本和監督費用的“經濟性”出發,不愿與中小企業打交道。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一般規模小、擔保不足、風險偏高,很難江中正規金融機構的借款條件;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正規金融機構也很難把握信貸風險。因此,中小企業很難從正規金融機構得到及時、全部的信貸支持。
中小企業物生產經營方式靈活,也就決定了其資金需求在時間、額度上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因此,當企業出現商機有資金需求時,企業在熟悉的范圍內,如關系企業、內部職工、親屬等渠道,經過簡單協商,即可在額度、期限、利率等方面達成借款協議,企業的資金需求很快將能得到滿足。
民間融資多在熟悉的范圍內進行,相互信任度較高,借據、合同文本也比較簡單,向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審批程序復雜,驗資、評估、抵押登記、公證等環節繁多,且審貸周期長,與民間融資相比,企業更愿意避免“麻煩”。
隨著中小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斷提升,如何促進中小的發展,逐步改善融資環境,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注。鑒于民間融資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存在,而且民間融資也切實在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解決就業和支持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筆者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制定相應法規,規范民濁音融資行為,使民間融步入正軌渠道。
調查顯示,有50%的樣本企業認為資金狀況偏緊,有80%的樣本企業認為下一個季度本企業資金狀況將超緊;不難看出,民間融資的需求空間很大,同時,從社會各界對待民間融資的態度上看,絕大多數是諱莫如深,很忌諱談及這個話題。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提到,溫州金融改革要探索民間融資陽光化途徑,這更加突顯出探索民間融資陽光途徑的必要性的迫切性。一是盡快制定相應法規,在法律的層面確立民間融資的地位、作用,為民間融資正名;二是要引導和鼓勵企業正當的民間融資行為,以解決中小企業多、融資難的突出問題,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三是要明確界定民間融資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概念、范疇及不同對待政策,消除企業對民間融資行為的模糊認識,引導民間融資進入法制化軌道。
在通脹壓力下,樓市價格高企,股市低迷,期貨、黃金等投資品風險很大,存款利息負增長,民間資本面臨“走投無路”的境地,于是民間資本便自然而涌入“放貸”市場。因此,為民間資本開辟投資領域,從而分流進入放貸市場的民間資本就顯得十分必要。一是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創業,貪污設立投資企業、股權投資企業及相關投資機構,為經濟社會提供投資咨詢等服務;二是引導民間資本通過投資、參股等形式,轉化為可被金融機構利用的金融資源,通過專業的金融機構這一渠道,流向實體經濟,降低單純采用民間融資方式融資的風險;三是引導民間資金采取多種方式,把民間資金由借貸關系轉化為投資關系,從而增加中小企業實有資本,真正壯大發展實力。
加強宣傳和指導,充分提示民間融資風險。一是相關部門及媒體應加強公益宣傳,通過一些案例分析來增強社會各界對民間融資的認識;二是嚴格限定民間融資交易中出借方資金為合法“自有”、“富于”財產,不得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避免一旦出現風險后引發社會問題;三是嚴格限定民間融資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主要是遏制民間借貸的高利貸化傾向,減少市場投機風氣;四是嚴厲打擊高利貸活動和非法集資、地下錢莊、非法證券等非法金融活動。
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在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中增加記載民間融資模塊,將民間融資的額度、期限、利率等情況以及違約與糾紛情況記錄在個人與企業的信用報告中,為其他企業和個人提供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