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遠
(安徽醫科大學 外語系,安徽 合肥230032)
語料庫語言學已經成為語言學的主流分支,它在語料庫基礎上對語言進行分析、描寫與研究 (Kennedy.G,2000)[1]。語料庫語言學在過去20多年中得到了長足發展,在理論和方法上對與語言使用有關的許多領域的研究工作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顧曰國,2003)[2]隨著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不斷發展和改革,越來越多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不斷涌現出來,語料庫語言教學已經成為許多專家、學者和教師青睞的對象。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從2008年開始開設語料庫語言教學研修班對全國的大學英語教師進行培訓,以期英語教師能在大學教學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運用語料庫從事教學或研究。利用語料庫可以對語言自身或語言使用者的運用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從而指導教師如何教授語言,學生如何學習語言,共同提高教學效果。(李文中,2010)[3]例如,教師教學的重點、難點能夠通過分析語言現象的一些特征如分布和高低頻率來確定。教師也可以通過收集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來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做到有的放矢。語料庫也能夠為教材的編寫和教學大綱的設計等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衛乃興、李文中、濮建忠,2005)[4]應用語料庫開展大學英語教學也開始引起廣泛的興趣和課堂上的實施。基于此出發點,本研究旨在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安徽省高校公共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用語料庫開展大學英語教學的情況以及給我們帶來的啟示等。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安徽省高校英語教學中:
(一)語料庫使用頻率的高低狀況,以及出現這些高低狀況的潛在原因所在;
(二)教師使用語料庫教學時側重哪些方面的語言教學(詞匯教學,寫作,錯誤分析教學,語義教學,搭配等等);
(三)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教師使用語料庫教學的教學效果如何;
(四)教師在使用語料庫教學時,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
(五)教師進行語料庫課堂教學時,采用哪些技術和途徑。
問卷調查是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統計方法是定性定量相結合。調查的對象是來自安徽省25所本科院校262名大學英語教師,實際回收有效問卷256份。問卷調查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輔以主觀回答問題,主要調查教師使用語料庫的頻率,語料庫教學側重哪些內容,語料庫教學的效果如何,教師在教學上遇到的實際問題,語料庫教學具體采取哪些技術方法等。
本課題統計、分析有效問卷后發現:
(一)安徽省高校大學英語教師使用語料庫進行教學的總體頻率偏低。在有效的256份問卷中,10.3%的教師選擇“經常使用”,15.4%的教師選擇“偶爾使用”,“從未使用”的教師占74.3%。安徽省全國重點院校教師使用語料庫教學頻率比普通省屬本科院校教師使用的頻率大約高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安徽省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很少采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或方法。
經過對問卷的分析總結,安徽省高校大學英語教師使用語料庫進行教學的總體頻率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1.語料庫語言學對中國大學英語教師來說還是比較新興的學科,許多英語教師在上學期間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習;2.盡管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從2008年開始對全國大學英語教師進行語料庫教學培訓,但覆蓋面相對還是很低,教師培訓未普及;3.教師擁有的免費的英語本族語語料庫和中國英語習得者語料庫的庫源比較少,無法開展語料庫語言教學(近兩年免費語料庫庫源不斷增加,為教師提供了便利的資源);4.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高校的不斷擴招,許多高校英語課程都是大班教學,語料庫教學有時需要的電腦硬件、語言材料復印資金等方面得不到滿足,也是制約教師使用語料庫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安徽省高校大學英語教師使用語料庫教學內容側重點也分布不均。在使用語料庫進行教學的25.7%的教師中,詞匯教學大約占據77.4%,居首位;搭配教學占11.4%,語法教學占6.3%,錯誤分析教學占4.7%左右,寫作教學,語義教學0.2%幾乎未涉及到。很明顯,大學英語教師把語料庫教學內容重點放在詞匯和搭配教學上,而忽略了其他的教學大綱上規定的寫作、語義教學等重要內容。
語料庫教學內容分布不均的現象反映出一方面教師仍然堅持詞匯教學是學好大學英語的前題和條件,另一方面被調查的教師認為語料庫詞匯和搭配教學相對容易操作和分析,寫作、語義教學相對難點,因此有點趨易避難了。
(三)在使用語料庫進行教學的25.7%的教師中,絕大多數教師(93.5%)認為,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使用語料庫進行詞匯和搭配教學,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學生一方面比較容易記得詞匯的拼寫和意義,另一方面還體現在學生較之以前更會自覺運用新詞匯和地道的搭配。
語料庫語言教學模式是一種“數據驅動學習”(DDL,data-driven learning)(Johns,1991)[5]的方法。 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能夠積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真實語言數據中尋找和發現語言的特征,印象深刻,學習效果更明顯,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學習的盲目性。(俞燕明,2004)[6]而傳統的被動式的教學,無論是書面語,還是口語,沒有實際語言的環境。學生只是機械的記憶,易忘也不會想起運用。同時,學生和教師通過語料庫得到豐富的語料資源,增加了語言學習的真實材料和真實交際,使外語學習更富于交互性,教學效果的提高毋庸置疑。
(四)由于各個高校的條件不同,教師在使用語料庫教學時,遇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教學電腦硬件供應不足,教學資金配備不足。在教師的指導下,電腦方便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大量信息的檢索;教學資金配合教師復印相關教學材料方便學生課堂或課后進行學習;這兩個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教師轉化和運用語料庫語言教學的教學模式和新方法,也是安徽省高校教師使用語料庫進行教學總體頻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五)在調查的教師中,教師進行語料庫課堂教學時,實際采用的語料庫基本技術方法,根據教師使用的頻率由高到低排列分別是:簡單檢索,索引行抽樣,詞表及其生成,頻數標準化和搭配強度計算等。這些技術方法的使用主要傾向于詞匯和搭配方面的操作,與前文提到的教學內容分布主要集中在詞匯和搭配教學方面正好是前后一致的。
本研究發現安徽省高校大學英語教師使用語料庫進行教學的總體頻率偏低,使用語料庫教學內容側重點也分布不均,教學效果較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明顯提高。教學電腦硬件供應不足,教學資金配備不足不僅是教師運用語料庫教學進行教學的障礙,同時也是教師使用語料庫進行教學頻率偏低的原因之一。教師使用的語料庫教學技術與教學內容選擇是息息相關和一致的,因為集中在詞匯和搭配教學上,所以主要選擇了簡單檢索,索引行抽樣,詞表及其生成,頻數標準化和搭配強度計算等技術方法。
針對以上的情況或問題,為了以后能更好更普遍把語料庫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一方面需要增加培訓力度、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自學,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業務水平。網絡的發展也為教師提供了許多免費使用的本族語或中國學習者英語學習的語料資源,教師平時需要學會收集,歸納,為教學提供必要的資源。各個高校的教學單位或部門也應該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提高提供硬件和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只有各個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不斷提高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不斷提高。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調查對象的數量可以再增加以求覆蓋面更大一些,調查的結果會更準確些;其次,此次調查的對象只是大學公共英語教師,沒有涵蓋英語專業教師,結果可能會有所偏頗。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適當調整,以求研究更準確。
(注:本文系2010年安徽醫科大學校級教研一般項目“安徽省高校英語教學中語料庫應用情況調查與分析”,項目編號:1204017101)
[1]Kennedy,G.語料庫語言學入門[M].顧曰國,譯.1 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1-2.
[2]顧曰國.語料庫語言學的發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03-04,(2).
[3]李文中.語料庫語言學的研究視野 [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2):37-40.
[4]衛乃興,李文中,濮建忠.語料庫應用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70-89.
[5]Johns T.F.Should You Be Persuaded:Two Samples of Data-Driven Learning Materials [J].Birmingham University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Journal 1991,(4):1-16.
[6]俞燕明.中介語對比分析法及其對詞匯教學的啟示[J].國外外語教學,2004,(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