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姝 四川大學商學院
21世紀競爭無處不在,生存壓力,外部市場環境與技術因素等外部條件的重大變化無一不是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挑戰與機遇并存,更大的挑戰也會帶來更大的發展。要想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企業只有一條出路——提升管理水平,實現管理創新。可以預見,管理創新是新世紀企業發展的趨勢,是企業充滿活力的源泉。那么,何謂企業管理創新?
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得予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創新理論”,該理淪認為,創新是對生產要素的新的組合,是使人力和物質資源擁有更大的物質生產能力的活動,創新是創造一種思想,一種資源。企業管理創新是使人才、資源、資本和科技等要素重新整合,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和社會的需求,以人才創新適應市場。管理本身的過程就是滿足人才需求,達到實現企業效益和社會責任的過程。可以說,管理過程就是不斷創新的過程,管理就是創新。
1.系統性。管理創新的系統性來源于企業的系統性。企業是一個復雜系統,系統內的各個要素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某個要素或某些要素出現問題時勢必會對其他的要素造成不良的影響。不可避免的,這個系統本身從整體上也會呈現不良的狀態。企業由人創造,被人掌控為人服務。不良的企業狀態會使存在于企業的人心生不滿,這種不滿是惡性循環,會引導企業走向衰敗。而員工的滿意狀態可以看做是企業良性狀態的反映。所以說,系統性為管理創新尋找著力點提供助力也為判斷創新是否有效提供了依據。
2.雙向性。在傳統觀念里,管理只是管理者對被管理者實施指導、監督和考核等工作,是至上而下展開的。顯然企業想要達到全面持久的管理創新依靠這種觀念是行不通的。員工切實存在于企業內部,對于企業的管理有最真切的感受,讓員工參與到管理中來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只有使全員參與,讓全體員工成為管理創新的主體,在企業實行雙向管理,形成從至上而下到至下而上的良性循環,做到真正的雙向互動,才能雙向配合,最終達到雙向進步。
3.前進性。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環境背景下,無論是社會形勢還是人們的觀念、審美、價值觀、消費觀都呈現前進性發展。企業處在此種時代背景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只有根據不斷前進發展的社會而調整管理才是管理創新。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的企業是談不上管理創新的,注定會被發展中的社會淘汰。要想抓住機遇,贏得競爭,需要企業從觀念、機制、文化、制度等各個方面都不斷前進,而管理創新就是其前進的能源。管理創新從某些方面來說,就是一場大范圍的變革。企業需要的是在變革中前進。
1.管理觀念的創新。企業管理觀念的創新是管理創新的靈魂。管理觀念創新要求企業從陳舊的思維模式、內容、構想上解放出來,與時俱進的樹立起新的適應社會發展變革的思維方式。觀念創新要既要結合實際又要展望未來,企業需要對其所面臨的內外環境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之上突破過去,超越自己。管理觀念的創新要求企業更新其價值觀念和經營理念,從戰略的高度去推動企業的管理創新。
2.激勵機制的創新。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的生命力,必須依賴于企業全體員工集體的智慧。激勵機制的作用就在于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1)運用物質刺激。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激勵機制。要使物質刺激發揮效用,真正具有激勵作用,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一是薪酬吸納法,使本企業員工的薪資優于或相當于同行業平均水平,這種方法不僅在招聘初期有效的吸納人才,而且使員工對企業有歸屬感不想離開企業;二是用檔次差異法,在不變的總工資水平下,拉開差距,出現最高工資和最低工資,員工根據表現拿相應工資;三是適當獎勵法,對企業有重要作用或對企業帶來突出貢獻的員工給予適當獎勵。如,對企業有杰出貢獻的員工、企業的核心技術人員或經營管理人才可以采用股票獎勵的方式,把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興衰聯系起來,形成企業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2)運用參與激勵。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表明,人是有自我實現的需求。通過參與,使全體員工都成為企業管理的主體,形成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可以進一步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滿足感帶來的激勵有時甚至高于物質所帶來刺激。(3)運用淘汰機制。企業要保持一定的淘汰率,適時解聘一些已不適應企業發展的員工。這樣才能給員工造成緊迫感,使其不會在工作中懈怠。
3.文化創新。企業要實現管理創新,更要實現全員參與的管理創新,怎樣才能使創新意識深入人心,真正做到群策群力?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僅僅靠外力的刺激還不夠,還有賴于企業日積月累的文化滲透。企業文化具有價值導向作用,它可以樹立一種以創新為核心的價值觀,引導這種價值觀滲透到企業的各個層面。通過企業文化的指引和激勵把員工的意愿和企業的意愿統一到一處,使員工真正的把自己的發展同企業的發展聯系到一起,形成對企業高度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只有當員工理解并接受了企業的創新文化觀,才能真正讓企業文化為企業戰略保駕護航。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和經濟環境下,管理創新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要深刻了解管理創新的特點,通過系統性找尋創新的著力點和判斷標準,從中發現要實現持續有效的創新一定要打破定向思維,做到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雙向溝通,最終實現雙向前進。同時應該革新觀念,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同時加強激勵機制建設和文化建設,增強員工的認同感,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不斷創新發展。
[1]沈麗鵬.淺析企業管理創新之路[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8.(02).
[2]吳心東.淺談企業管理創新[J].經濟師,2005,(06).
[3]余興國.企業管理創新[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4]玫·笛德,約翰·本珊特,基思·帕維特.管理創新:技術變革、市場變革和組織變革的整合(第3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5]周三多,陳傳明,魯明泓.管理學——原理與方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6]李榮華.信息化時代的管理創新[J].廣東科技,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