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泉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小型的連鎖超市是20世紀流行的新型業態模式,它們多位于或靠近居民區,店面規模不大,貨物種類多且數量少,非常貼近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夠滿足顧客的多種需要。其經營方式也十分靈活。這些都是小型連鎖超市的優勢。這種優勢的保持對進貨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按照傳統的分批、分種類的方式組織貨源,勢必造成進貨成本的大幅提升,進貨速度也不會太快。于是通過集中配送的方式進貨,就成為了一種必然的選擇。這無疑促進了配送中心的發展。
1.必要性。連鎖超市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技術和經濟的優勢的,如統一定價、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品牌等。但如果沒有高效的配送中心,這些優勢是無法發揮出來的。作為連鎖企業的“神經中樞”,物流配送是連鎖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1)使各分店實現真正的“零庫存”或盡可能的低庫存。配送中心的庫存和配送能力必須與貨物的銷售相適應,既要保證不出現斷貨,又要盡可能減少各分店的庫存。減少庫存不僅是出于財務管理上減少資金占壓的需要,也是為了降低配送成本,提高倉庫庫容利用效率。
(2)加速商品的周轉速度,進而加速資金的周轉速度,達到降低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3)集中采購提高了連鎖企業的議價能力,并且能夠保證連鎖經營的商品質量以及獲得更多的供應商的支持。
2.配送的類型與特點。目前連鎖超市物流配送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由連鎖企業創建自營配送中心完全是為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配送服務的自營配送模式。二是幾家企業聯合,共同使用各自的倉儲和運輸設備,在具體實施上,可以由一家配送企業對多家超市進行配送,或者將多家超市的貨物放在同一輛車上配送,這種模式稱為共同配送模式。三是超市將配送業務完全委托給專業的物流公司,即第三方配送模式。四是供應商直接將連鎖超市所采購的商品在指定的時間范圍內送到各個分店,這就是供應商直接配送模式。
結合我國連鎖超市的具體情況,我們認為采用共同配送模式是比較合適的。
連鎖超市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點:特點一,集中采購和配送,從而形成規模效益。特點二,每次訂貨的量比較小,但訂貨的頻率高。特點三,所采購的商品種類繁多,對運輸和儲存要求多種多樣。特點四,具備拆零、分揀、包裝和流通加工等功能。特點五,具備高效地處理退、換貨的能力。
3.配送流程。連鎖超市規模的不同,其配送方式也不相同。集中采購后存于倉庫是一種,集中采購后發往區域中心也是一種,集中采購后直接由廠商送到各門店的也是一種。方式的不同,其流程也不盡相同。
具體到不同的配送中心,還需要按商品經營的不同特征進行細分。每類商品實行不同的配送流程。
第一類商品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暢銷商品,如一般的常用日用品,在流通過程中,一般整批進貨和儲存,然后按各門店的訂貨要求送到各門店。這類商品的儲存又稱“創利商品”。第二類商品是配送中心把各門店的訂貨單匯總后,統一向廠商訂貨,收到貨再配送到各門店。第三類商品有一定的保鮮要求,如牛奶、面包、豆腐等,通常是不經過配送中心,直接由生產廠商送往零售店,但商品的進銷全過程信息由配送中心處理。
4.系統開發的目標。連鎖超市建立配送中心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提高配送水平來降低整個系統的物流總成本,實現銷售利潤的最大化,其核心是提高配送效率。進而獲取價格優勢,完善功能,提高現代化水平。
我們認為。小型連鎖超市的配送系統應該具備分揀、配貨、配裝、配送運輸、送達服務以及配送信息處理功能。通過這些功能的實現,可以簡化手續、簡化操作,增加便利性;而減少物流環節,簡化物流過程,可以加快配送系統的反應能力,降低配送成本,與此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向配送或配送以外的功能延伸。
小型連鎖超市配送系統具有系統管理、數據管理、配送需求管理、配送管理、配送評價等功能,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1 系統功能圖
1.系統管理。系統管理模塊主要包括修改密碼和數據初始化等功能。由于配送管理是需要有一定權限的工作人員操作的,在此提供了工作人員自行修改其自身密碼的功能。數據初始化是將相關數據還原到出廠設置狀態。
2.數據管理。數據管理模塊包括地圖信息、門店信息和車輛信息等內容。地圖信息地圖,主要是本地的地圖,是為配送的路線優化等做準備的。門店信息包括該門店的地址、主要經營品種、聯系人、聯系電話等,也是為配送準備數據的。車輛信息是針對配送使用車輛的,僅存儲該車輛的主要信息,而車輛的使用人員(如司機、裝卸人員等)是做為車輛的組成部分的,并不單獨表述。實際上,車輛信息是以車牌號為唯一標識的。
3.配送需求管理。配送需求管理模塊主要是管理需求的。它主要包括需求生成、需求歸并、需求查詢和需求報表及打印等功能。需求生成是把各式各樣的需求,如來自門店的、來自廠商的、來自總店的等等形成配送所需要的報表,這其中主要要完成數據格式的規范等工作。需求歸并是把所有的需求按商品、按門店等歸納整理在一起。需求查詢是一個標準的查詢功能,既可以查詢原始上報的配送需求的情況,也可以查詢歸并后的情況。需求報表及打印功能是將配送需求以報表的方式顯示或打印出來,以方便員工的配貨、配裝及配送。
4.配送管理。配送管理模塊是對整個配送過程進行管理的,是本系統的核心模塊。它主要包括配送加工、配送優化、配送分配與實施、配送監控。配送加工有對整包商品的分揀,對門店的配貨以及對車輛的配裝,應盡可能地分揀的合理,對門店的商品需求應在配貨時盡可能全部滿足,而車輛應裝滿,盡量不要出現半車等不滿載的現象。配送優化包括配貨優化、配送路徑優化、配送商品優化以及配送方案選定等,這些都是按一定的模型進行的優化操作,以期從中選出比較好的方案。配送分配與實施實際上是配送方案的執行,包括配送單的生成和打印等。配送監控是對整個配送過程的監控,包括車輛定位(需有GPS)、配送單據的簽收、配送時間的掌控等。
5.配送評價。配送評價功能包括供應商評價、配送方案評價、配送車輛及人員評價。供應商的評價是針對直接送貨的供應商的,同時也僅限于配送環節。關于配送評價的內容以后會有專文進行探討,在此不再多說。
1.關于配送與倉儲。目前很多配送系統已經把倉儲管理合并到配送系統中了,這是一種進步。但針對我們所研究的內容,我們還是認為,把配送和倉儲分開是一種比較合適的方案。
2.關于配送優化。在系統中,我們提出了配送優化,并給出了相關功能描述。分門別類地優化問題不是很大,但將這些優化的結果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合理而合適的方案,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相信在經過更多的驗證之間,其效果會越來越好。
3.關于配送評價。這個功能的設置,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實現從量變到質變。通過評價的積累,逐步地修正現有的方案,同時完善整個的評價體系。在評價環節中,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
小型連鎖超市配送系統的開發,可以極大地提高配送的效率,增加超市的效益。相信通過該系統的使用,各門店會獲得更多的收益。
[1]顏雙波.我國連鎖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分析[J].物流科技2010,8:140-142.
[2]李小花.連鎖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11:78-79.
[3]李麗.我國連鎖超市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市場,2007,(32):78-79.
[4]楊景奎.基于連鎖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討[J].現代商業,2013,(1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