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基于SWOT理論的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研究
■安 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商務已經發展成為國際貿易領域的新形式,它以其特有的優勢促進了國際貿易和全球經濟的發展。要實現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商品流通,一個高效、暢通的物流系統尤為重要。本文從SW O T理論中的優勢、劣勢、機會、挑戰四個角度進行分析,闡述了第三方物流對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作用和發展前景。
電子商務 跨境 第三方物流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這種新興貿易形式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普及,而電子商務的三個基本組成要素為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三方面的順暢流動對于電子商務至關重要。物流作為電子商務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幫助企業完成經營活動、實現經營目標,一直被認為是電子商務的瓶頸。與普通電子商務活動相比,跨境電子商務的時間、空間距離跨度更大,范圍更廣,如何采用合理、高效的物流模式進行貿易,成為企業能否成功經營的一大關鍵因素。
所謂跨境電子商務(Cross 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是電子商務應用過程中一種較為高級的形式,是指不同國別或地區間的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及其相關信息平臺實現交易。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模式主要包括完全自營物流運營模式、海外倉儲模式以及第三方物流模式等。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是指由物流勞務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這里的“第三方”是一個外部服務提供者,可以為物流的交易雙方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可以說,“第三方物流”在某種程度上是物流專業化的體現。第三方物流實現了物流的專業化、社會化,其重要性得到了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
依據電子商務的實際發展狀況,可以看出,國內外諸多電子商務巨頭的物流模式都是第三方物流。美國大多數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后可以獲得的好處包括:作業成本可降低62%、服務水平可提高62%、核心業務可集中56%、雇員可減少50%。具體來說,第三方物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1.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范圍涵蓋全球,下游客戶位置分散,要求企業具備很強的貨物集散能力,但作為一個新興企業是很難做到的。第三方物流具有經營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所不具備的規模經營優勢和專業優勢,使企業從物流業務獲益的同時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運輸、倉儲和配送等服務,從而可以使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舉例來說,敦煌網與DHL、聯邦快遞等國際物流巨頭保持密切合作,其買家根據賣家提供的信息,可以批量購買或者選擇先小量購買樣品,快遞公司一般在一定金額范圍內會代理報關,如此一來,以網絡龐大的業務量為基礎,可使中小企業的同等物流成本至少下降50%。
2.保障企業致力于主營業務。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將物流業務以合同方式委托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減少庫存占用資金以及固定資金的投入,提高企業資金周轉速度。通過專業化和高效的物流運作,降低運輸成本,充分利用有限資源,集中財力、人力、物力發展本企業的主營業務,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從而更快地構建覆蓋全球的商業營銷體系,取得在全球同行業業務中的競爭優勢。
3.節約社會資源。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運輸距離遠、貨物運量大,各個電子商務企業自成一家的物流體系會形成重復建設的浪費,而將所有物流需求集中于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有效整合物流資源,更加便捷地實現全球資源的跨國傳遞。與此同時,這種集中化的物流還能夠減少海、陸、空三種運輸方式所帶來的環境污染,有助于提高單次運輸的邊際效益和規模效益,實現跨境電子商務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一種較新興的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發展尚不成熟,在實際商務應用中也暴露出了自身的問題和劣勢。
1.物流風險的可控性差。許多電子商務企業在經營理念與方式上采取的是粗放型經營,對物流控制力較低,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依賴性過強,容易使企業喪失對物流業務控制的主動權,在覆蓋領域和服務質量上會受制于第三方物流企業。同時,物流服務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如在發生宏觀經濟風險時,第三方物流公司可能因經營管理不善面臨倒閉或大額負債等問題,這些風險是電子商務企業所無法預料和控制的,但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溝通成本和信用成本等。
2.缺乏顧客信息的直接反饋。粗放式經營下的第三方物流會導致電子商務企業缺乏對物流信息的反饋,失去了與顧客的直接接觸。如在運送過程中產品的保管問題、產品包裝的完整性、物流人員的服務態度等信息,電子商務企業往往不能第一時間獲取。對于往來密切的老客戶或有特定需求的客戶,企業不能有效提供個性化服務。這種狀況不利于企業穩定自身的客戶群體,進而對自身的銷售額和利潤率造成不良影響。
因自營國際物流所需要的基礎條件較高,我國的外貿公司一般采取第三方物流方式,而極少采用自營物流。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只有約39%的物流企業擁有物流信息系統,一攬子綜合服務能力差,因而使得外貿行業缺乏應用電子商務的動力。因此,第三方物流無疑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的優選。但在現階段,第三方物流模式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1.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局限性。目前我國大多數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民營企業,受資金、人力等局限,其硬件設施離現代物流還有一段距離,面對更為復雜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能夠覆蓋全球、提供高質量物流配送服務的企業更是供不應求。物流配送體系有待完善,貨物包裝和搬運、倉儲設施、現代交通運輸設施等物流基礎設施落后,成為制約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一大難題。
2.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跨境電子商務要求相對均衡的運行環境,必須有足夠的后臺支持系統來響應對方的即時服務請求,而市場中的網絡基礎薄弱,存在網速慢、出口帶寬不足、資費過高等問題。我國目前的企業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計算機網絡水平低,導致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信息傳遞的效率,給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缺乏物流管理專業人員。據美國的統計,其程序設計師、系統分析員和軟件系統工程師的缺口高達數十萬。同時,新加坡、加拿大、日本等國也需要相關領域的人才。這些國家都需要到中國招募技術人員。就我國實際情況而言,尚未見到信息技術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的具體數字,但從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和發展速度看,必將需要大量的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將現代商貿理論與實務充分結合的復合型人才。由此可見,缺乏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員工素質較低,已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另一瓶頸。
如今,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基地,全球消費者和采購商都依賴于華東、華南地區的高效生產供應鏈,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前景廣闊,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對我國外貿企業的發展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改進物流環節至關重要。以下是針對跨境電子商務面臨的劣勢和挑戰提出的幾點機會策略。
1.提高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水平。第三方物流企業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高標準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技術體系的構建、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技術創新、企業文化的建設、高效信息體系的培育、組織管理體系的完善、注重其物流設施的配備和相關生產標準等,努力與國際標準接軌,早日實現標準化操作。
2.運費資金流與貨物的其他費用相分離。將第三方物流企業和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分離,讓物流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個體出售自己的服務,直接接受顧客的付款,并且得到顧客的評價。此種做法可以使第三方物流公司即時收到貨運款,減少應收應付帳款,省去資金流的中間環節,從而有效節約資金的機會成本。同時,物流過程中多可能發生的物流人員態度、物品損壞、運輸延遲等問題均由物流公司直接承擔,這樣能夠使電子商務企業將人力物力集中于自己的主營業務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直接接受顧客的評價有利于顧客對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務質量的監督,實現市場的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電子商務企業和顧客都將傾向于選擇服務質量好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這樣就會促使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斷改善服務質量,在保管物品和運輸貨物的過程中,自覺增加責任心,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反過來也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
3.產業鏈的有效整合。以市場為主導、擁有客戶資源的外貿電子商務網站只有努力向上游拓展,掌控更多的上游資源,獲得產業的深度和廣度,才能有效增強競爭力。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可以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簽訂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共同配送模式,從整體上提高供方取得價格優惠的能力,優勢互補,實現規模經濟的目標;同時注意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緊密聯系,對顧客的個性化需求設立專門的反饋渠道,從而保證電子商務業務的服務質量。
4.加強高素質人才的培育。國際物流業涉及領域較廣,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我國應采取多元化物流人才培養模式來緩解相關人才的緊缺局面。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在物流行業中推行物流師、采購師證書教育與從業人員上崗資格證制度,逐步建立我國物流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教育、培訓和從業資格認證制度及相應的認證體系。
5.政府宏觀政策的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繁榮有利于國內外市場商品的交流互補,提高國內企業的國際化水平,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生活質量,政府應加強政策調控,促進電子商務和物流體系的建設。完善現有的物流體系,利用原有的物流基礎設施加以整合,與現有的物流操作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出臺物流管理法規及相關扶持政策,保證物流信息基礎建設,加快制定和完善與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規范、管理第三方物流市場,保障其健康發展。
[1]陳蜀燕.外貿企業如何運用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J],商場現代化,2007(10)
[2]劉亞國.我國對外貿易中電子商務的發展、影響及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
[3]李志豹.中小外貿企業電商之路受阻[N],中國企業報,2012年9月11日,第006版
[4]王珊紅.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第三方物流發展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李思絲.電子商務環境下第三方物流運營模式的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1年
[6]石玲.中小外貿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研究,企業管理,2007(3)
[7]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員會.關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J],北京觀察,2012(11)
[8]常劍鋒.電子商務企業物流運營模式選擇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徐金麗.外貿B2C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比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8)
[10]李冠藝.傳統外貿電子商務轉型升級之路[J],進出口經理人,2011(11)
[11]陳曉健.關于我國外貿運輸業向第三方物流轉型的思考[J],國際貿易問題,2002(3)
[12]秦浩然.我國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管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消費導刊,2008(7)
[13]張天闊.敦煌網:鎖住買家的采購鏈[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1月12日,第023版
[14]王樹彤.外貿電子商務可為出口型企業殺出一條血路[J],I T時代周刊,2011(7)
[15]焦春風.我國外貿電子商務SW O T分析[J],江蘇商論,2006(12)
[16]周佩璐.電子商務在現代物流發展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產業,2010(8)
[17]陳麗芳.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7(12)
安然(1989-),女,漢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