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杰 山東建筑大學
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需要以人力資源管理為鋪墊,它與人力資源管理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可以認為,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過程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同樣,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目前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
1.不能科學認識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意義。表現在:業務市場對人才的要求經常被忽視;人才的培訓開發得不到重視;不能明顯區分人力資源和一般資源;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構建不夠完善。
2.缺乏系統的人才招聘機制。表現在:引進人才的方式,如招聘、面試等的主觀性大,思路不明確;盲目追求高學歷導致企業招聘人才成本上升,但卻降低了員工忠誠度;更傾向于雇員的專業知識而未注意到其他能力,如道德觀念、團結合作精神、協調能力等。
3.合理的用人留人機制的缺乏。表現在“:人才重用”的方法經常體現在專業人才行政級別的提高,而沒有考慮采用何種方法去極大地發揮出專業人才的作用;由于企業在內部分配上實行平均主義,這就使得企業內部的競爭機制很難表現出來,從而制約了人才的發揮。
4.缺乏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培訓內容和方式。表現在:對培訓內容和方式的認識不到位;大部分企業的員工培訓沒有系統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隨意性大,沒有針對性,從而使培訓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培訓經費往往缺口較大。
5.缺乏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表現在:考核目標的制定與評價標準的建立不夠科學嚴謹,考核流程設計不恰當,績效考核沒有與員工的績效改進相結合,從客觀上講就使績效考核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濫用考核結果,考核目的與結論不匹配。
1.績效管理創新。績效管理是一系列干預活動,它以員工為中心展開。有效的績效管理,其核心是一系列活動的連續不斷的循環過程。
(1)績效目標。績效目標是指提供評價標準給評估者和被評估者,從而能夠客觀地監督、衡量績效。績效目標一定要明確地表明兩個方面,一是想要員工達到的目標,即工作目標;二是為了能達到這一結果而希望員工展現出來的技能和行為,即發展目標。
(2)管理績效。在實踐中,績效管理的首要作用是保證員工能夠順利地在按時高效完成工作任務,這一過程是按照在第一階段設定的目標來執行的。管理績效采納的主要方法包括:輔導、咨詢、進展回顧和自我管理。
(3)績效考評。工作績效考評是考查員工實際完成績效情況的過程,其按照事先確定的工作目標和發展目標及其衡量標準進行。績效考評包括工作結果考評和工作行為評價兩個方面。
(4)獎勵績效。由于人的需求是互不相同的,因此有效的激勵系統應能反映不同層次的員工需求。常見的獎勵方式有:績效工資;獎金;表揚;提升;物質獎勵和特殊津貼等。
2.激勵制度創新。為緊跟時代步伐,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應針對知識型員工激勵的一系列問題做出有效回應,實現激勵制度的創新。
(1)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的人才理念就是一切尊重員工,從員工的需求出發,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知識型員工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占據較高位置,因此“自我激勵”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是一種能夠真正產生激勵作用并且能持久產生的激勵。
(2)建立規范的激勵機制。教育培訓機制方面:企業首要的激勵開發機制之一是將企業教育培訓提升到人力資本投資的高度。促進員工職業發展機制方面:提高企業對職業開發管理的重視度,使企業職業計劃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相匹配,為員工提供可行的發展通道。
(3)實行產權激勵。在所有激勵形式中,人們公認的最為有效、最根本的激勵是產權激勵。總結國內外經驗,股權激勵對知識型員工實行產權激勵的基本。從股權來源上看有四種:①股權獎勵;②股權購買;③股票期權;④技術折股。
3.建立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是一個不斷創新、進步的組織,企業應努力構建學習型組織。
(1)設定遠景目標。企業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來設定企業的遠景目標:①員工的心理要求;②員工想成功的意愿和決心;③建立企業獨特的品牌;④員工思想和力量的協調性。
(2)挖掘每一個人的潛能。現代企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如果一個企業能夠充分挖掘和發揮員工的潛能,就能減少冗員,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造就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的生命力。
(3)發揮團隊精神。團隊合作來源于溝通,而信任和理解是溝通的基礎。建設學習型組織,首先要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大家都應積極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優勢;每個人都應放開自我,積極與人溝通。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共同愿景。
4.企業文化建設創新。企業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企業形成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亦是如此。
(1)學習型文化。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學習型文化:①建立企業的共同愿景;②培養企業員工的團隊精神;③經常組織培訓以加強員工的素質;④培養員工個人自覺學習的氛圍。
(2)知識共享型文化。企業還應構建知識共享型文化,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建立技術基礎支持共享知識;②建立企業知識庫;③加強員工的知識共享意識;④核心管理層應發揮示范作用;⑤建立知識共享機制。
(3)顧客滿意型文化。顧客滿意型文化的核心是提高顧客滿意指標和顧客滿意級別,從而使企業能夠從顧客角度出發來分析、判斷、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顧客滿意管理機制,從而構建顧客滿意型文化,這些機制應包括:①感知顧客需求的系統;②滿足顧客需求的系統;③反饋顧客滿意的系統。
5.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發展。想要實現從傳統人力資源向戰略性人力資源的轉變,就必須開展有較高戰略價值的人力資源活動,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從下列幾方面來實現該種轉變:轉變管理理念;改進服務的技術;準確制定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并切實執行;從組織戰略目標上組織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1]彭玲.家族企業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J].嘉應學院學報,2005年2期
[2]姚裕群著.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5